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的影响研究

2021-03-23 04:42王新萍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胰岛素剂量血糖

王新萍

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21

糖尿病是多种致病因素导致糖异生脂肪代谢紊乱而引发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尚无完全治愈方法,同时在终生用药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风险的过程中,对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与护理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糖尿病患者认知片面,无法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方式,社区应当切实发挥延续性护理责任义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指导,促使其主动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质量,达到理想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122例社区糖尿病患者,病患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合并恶性肿瘤与临床资料缺失、精神意识障碍者。两组护理方案存在不同,61例对照组中男性30例,女性31例;年龄平均57.3±3.6岁。61例研究组中男性29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8.3±4.7岁。临床资料差距两组相匹配,在可比较标准范围内,P>0.05。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与信息咨询服务等。研究组施以综合性社区护理干预,如下所示;

1.2.1药物指导 护理人员定期电话或随访督促,向患者发放服药记录本,要求患者规范记录用药时间与剂量等信息,防止患者出现错服与漏服等情况。注射胰岛素患者,明确告知正确的使用时间与剂量、方法等。向患者及家属演示各指标检测方法,告知血糖等指标检测时间与规范记录重要性。短效类包括格列喹酮、格列吡嗪普通剂型,药物作用时间短,需每日三次给药,适用于餐后血糖高的患者。中长效类包括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剂、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格列本脲,药物作用时间长,每日给药1-2次即可,适宜用于空腹血糖升高为主或空腹、餐后血糖均高的患者。预混胰岛素中两种胰岛素各自发挥作用,相当于短效与中效胰岛素,适用于老年与文化水平低等类型患者,只需注射1-2次/d,适用于注射速效加中效胰岛素患者。基础胰岛素适用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FPG≥10.0mmol/l患者,调整剂量+8IU/d;FPG7.8-9.9 mmol/l患者,调整剂量+6IU/d;FPG6.7-7.7 mmol/l患者,调整剂量+4IU/d;FPG5.6-6.6 mmol/l患者,调整剂量+2IU/d。预混胰岛素方案较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低血糖风险稍高,胰岛素用量调整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1.2.2饮食指导 膳食均衡以控制血糖变化,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与病情等情况,配合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要求患者明确掌握每日所需热量的计算方法,满足营养需求的同时,控制理想体重。教会患者利用饮食交换法,丰富饮食结构。

1.2.3运动指导 患者运动量因人而异,运动量不宜过大或太小,过大会造成低血糖,过小会达不到运动目的,尤其是不能空腹做大量运动。运动方法以太极拳或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为主,每次运动控制15-20min,微微出汗即可,以达到增强肌肉对胰岛素敏感度的目的。针对于有急性并发症与严重感染时,不建议患者做大量运动。

1.2.4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疏导与宣教工作,根据患者理解能力等个体差异,采取发放健康知识手册或微信交流、播放视听材料等宣教方式,通过集体宣教或个体化宣教等途径,讲解疾病、治疗与护理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认知度,纠正错误认知观念。要求患者明确掌握自我护理技能与注意事项,能够识别与预防并发症危险因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遵医行为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2.0软件,组间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遵医行为自我效能

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评分方面,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效能评分比对分)

2.2血糖指标 从血糖指标水平入手分析,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比干预前低,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水平低,P<0.05;如表2所示;

表2 血糖指标水平

3 讨 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遵医嘱依从性差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患者对糖尿病治疗不重视,用药不规律。二是无法定时监测血糖。三是疾病认识片面,存在错误治疗认知。四是无法定期复查,对疾病严重性缺乏认识,尚未作为定期测量血压与体重。五是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不规律,与职业或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有关,自控能力差,健康管理水平低。六是对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治疗不重视,高血压药物服用不规律,无法达到理想血压值。七是心理压力大,负面情绪与致病因素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社区延续性护理干预中,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贯穿治疗全程,稳定患者身心状态,提高患者配合度。饮食运动指导,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药物与血糖监测指导,强化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水平,规避各种不良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护理干预的系统性与动态性[1-2]。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实现了医疗服务持续性与个体化,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与遵医行为强化,夯实了病情稳定基础,值得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胰岛素剂量血糖
·更正·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