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中实践路径分析

2021-03-23 04:43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见性食管癌出血量

牟 晶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本文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收治的64例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实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收治的64例行胸腹腔镜联合治疗的食管癌患者,采用计算机表法将分为试验组(n=32)与参照组(n=32),试验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之比为17:15,年龄取值上、下线分别为76岁、35岁,平均年龄数值为(54.39±3.52)岁;参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之比为18:14,年龄取值上、下线分别为77岁、36岁,平均年龄数值为(54.78±3.81)岁。利用统计学软件研究两组患者资料,P>0.05,具有研究参考价值。经家属确认后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上交至伦理委员会后获批。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术前检查、手术准备及生命体征监测等措施。给予试验组行预见性护理,具体措施:(1)术前准备。给予患者术前访视,了解其症状表现,协助其检查各项体征指标,向其讲解手术相关流程及措施;耐心安抚缓解其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通过成功案例鼓励及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叮嘱患者术前晚9点后禁食饮,并沐浴更衣为次日手术做好准备。(2)术中配合。医护人员术前确认职责并明确分工,进入手术室前需进行消菌;负责管理医疗器材的护理人员需明确手术过程中各环节相关操作,并保证全程无菌操作;负责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按手术标准执行手术室消毒工作,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按手术要求协助医师摆放其正确体位,强化体征监测,注意保护隐私,有异常情况需立即转达医生,以防出现应激反应影响手术效果。其他护理人员需熟悉各个环节,做好配合工作并记录相关指标。(3)术后护理。给予抗生素抗感染预防并发症产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施镇痛措施,在病房修养期间需每1~2h巡访一次,观察有无并发症产生并给予相应治疗以消除并发症,促进预后康复。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2)两组患者可通过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我院参与研究的患者所有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分析采取(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且予以t检验,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采取率(%)的形式表示,且予以X2检验,当检验结果显示为P<0.05且具有明显的差异对比,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2 结 果

2.1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手术相关指标 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参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对比试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现阶段微创技术逐渐成熟,临床广泛应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其特点是创伤小、出血量低及预后恢复较快[1]。为了保证手术效果,临床通常给予专业的护理服务提高手术质量。预见性护理是建立在常规护理之上重点强调提前性的安护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了解其疾病及生理特性通过讨论制定科学的围术期护理方案[2],术前给予手术介绍及心理安抚,促进手术依从性,术中医护人员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预防应激反应及其不良因素,术后给予定期巡视避免并发症产生[3-4]。预见性护理注重各阶段护理操作的优化及配合,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预防各种不良因素发生,使其疗效得以全面提升[5]。

计算数据表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96.87%)明显优于参照组(75.00%),术中出血量低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参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研究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手术中可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恢复周期,提升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食管癌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