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性分析普通外科病房需氧菌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

2021-03-23 04:43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耐药性病原菌标本

陈 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大连医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我院普通外科病房的病原学标本,一般为脓汁、切口分泌物、引流液及胆汁等,社区感染及医院获得性感染混合存在,此与刘颖等[1]报道相似。由于近5年来我医院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更加严格,因此出现A、B两组病原菌分布无明显差异,而重要耐药情况有所降低等特点。

现将两组数据回顾分析并比较,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10年9月-2020年8月入住我院普通外科病房中需氧菌培养结果阳性的菌株及临床资料。如为同一患者,3天内连续2次分离出同一菌株,则不重复计入。

1.2菌株分离及鉴定、药敏分析 合格标本接收后接种于Thermo固体培养基,使用Thermo二氧化碳细菌培养箱孵育24至48小时,选取阳性标本病原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半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实验操作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要求进行。结果判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20版标准执行[2],质控菌株分别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ATCC35218)、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等。通过细菌鉴定及药敏仪来确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

1.3统计分析 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23.2软件针对A、B两组间需氧菌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分布与耐药性的X2检验,检验水准按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病原菌检出率情况比较 2010年至2020年共10年时间里,普外科病房送检需氧菌培养有效标本共计933例,阳性标本581例,阳性率62.2%。其中,2010.9-2015.8月,共送检326例,阳性标本212例,阳性率65%;2015.9-2020.8月,共送检722例,阳性标本451例,阳性率62.4%。阳性率差异无显著(X2=0.743,P=0.389)。详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

同一患者因大于3天后依然有重复检出同一株同种同源病原菌,所以以上数据为去除重复数据后净值。

2.2病原菌重要耐药性情况比较 2010年至2020年共10年时间里,普外科病房送检阳性标本中,重要耐药菌包括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A、B两组差异无显著(X2=0.743,P=0.389;X2=0.888,P=0.346);耐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A、B两组无显著差异(X2=1.304,P=0.253);而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A、B两组有显著差异(X2=4.239,P=0.038)与谭善娟等[3]报道相似。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B两组无显著差异(X2=2.431,P=0.119);耐碳青霉烯的铜绿假单胞菌A、B两组有显著差异(X2=4.090,P=0.043),与吕红玲、聂亚红[4-5]等报道相似。详见(表2)

表2 病原菌重要耐药性情况比较

3 讨 论

我院普通外科近10年间标本病原菌分布无明显差异,而重要耐药性明显下降,应该为两个原因,第一,随着我院软、硬件实力进一步增强,辐射区域的百姓更多选择我院就诊,患者量进一步增长,相当一部分患者为社区性感染,重要耐药菌的比例较低;第二,广谱抗菌药物的审批更加严格,临床用药更加趋于合理。

综上所述,普外科病房病原菌具有社区性和医源性等混合性,容易造成抗生素滥用等情况。充分调查、统计、归纳和总结,对于指导临床抗生物素的合理使用、院感管控等非常重要。从上述数据来看,管控效果明显,重要耐药比率明显下降,意味着用药的合理性明显提升。同时,本调查也存在一些局限,调查主体为本院普通外科病房,样本数量较小,只适合本院及情况类似的医疗机构参考使用。同时,一些重点细菌的耐药机制未做详细分析,需要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补充。

猜你喜欢
耐药性病原菌标本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