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肢体麻木应用血府逐瘀汤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的效果评估分析

2021-03-23 04:43班志勇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刺络麻木方剂

班志勇

河池市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 547000

中医理论中,中风后肢体麻木属于“不仁”范畴,多为中络所致,以淤血阻滞经络为主要病机,因此中医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以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除弊为主[1]。血府逐瘀汤具有血活瘀化气行的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具有温经通阳、调和营卫的作用,在治疗中根据患者体质加减经方,再配合刺络放血,能够起到排出经络淤血的作用,疏通经络,使得经络得通,减轻肢体麻木症状[2-3]。本次以我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评估在单纯进行刺络放血治疗与联合中药方剂加减方治疗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7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常规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68~82岁,平均(74.40±3.20)岁,病程20d~2个月,平均(1.30±0.23)月。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6~80岁,平均(73.98±3.24)岁,病程15d~2个月,平均(1.32±0.25)月。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中风后肢体麻木;②对临床治疗方案知情同意,自愿参与临床研究;③配合临床治疗,病例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中风前合并肢体麻木症状;②合并较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功能不全;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精神疾病。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西药治疗。给予患者脑心胶囊,每日三次,每次1粒,口服用药。肌肉注射100mg维生素B1,500μg维生素B12;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1.0g,每日一次。

观察组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刺络放血治疗

①血府逐瘀汤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中药加减方剂辩证施药。中药方剂如下:黄芪15克、桂枝12克、生姜18克、芍药12克、大枣4枚,桃仁12g、红花9g、当归9g、生地黄9g、牛膝9g、赤芍6g、枳壳6g、甘草6g、川芎4g、桔梗4.5g、柴胡3g。根据患者体质加减经方,如气虚乏力体倦者,中药方剂中增加黄芪30g;腰骶部疼痛者中药方剂中增加续断15g、桑寄生15g、延胡索10g。中药方剂每日1剂,用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

②刺络放血治疗:保持患者仰卧位,做好刺络放血相关穴位周围皮肤清洁。取双侧夹脊穴,十宣穴、十二井穴,并依次取少商穴、商阳穴、中冲穴、关冲穴、少冲穴、少泽穴。根据患者肢体麻木情况选取不同穴位治疗,如下肢麻木取第6胸椎~第3胸椎夹脊穴,上肢麻木取第1胸椎~第5胸椎夹脊穴。以梅花针叩刺夹脊穴4至8次,观察皮肤潮红出血,可以火罐闪火法于出血点穴位处拔管,放出鲜血2~5ml,留灌10~15min。另外,以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十二井穴,穴位出血量为1滴。刺络放血后消毒针刺部位,擦拭皮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①显效:肢体麻木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临床证候积分减小>70%;②有效:肢体麻木症状较治疗前减轻,临床证候积分减少30%~70%;③无效:肢体麻木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临床证候积分减少<30%[4]。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统计学有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 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疗效比较[n(%)]

3 分析与讨论

中风后肢体麻木是临床常见的中风后遗症,患者伴随感觉神经障碍,肢体功能受限。中医理论中,中风后肢体麻木不仁多为中络所致,即患者经络中淤血阻滞,气血停运,经络不通,从而引起肢体麻木。有学者指出,中风后肢体麻木采取中医刺络放血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疗效显著[5]。中医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可配合中药治疗与多种治疗手段,如采用刺络放血治疗,将经络淤血排出,达到疏通经络、调和营卫的效果,促进经络得通。药物治疗中,桃仁、红花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甘草具有补益脾肺的功效、黄芪具有补气功效,桔梗、柴胡等具有开宣行气功效,多种中药方剂配合使用,起到了活血祛瘀、补气通络效果。以中药方剂加减治疗方式,针对于患者经络不通、淤血淤滞、气机郁滞给予治疗。如风邪偏重者,加防风、防己以祛风通络;肝肾不足而筋骨痿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兼血瘀者,可加桃仁、红花以活血通络;兼阳虚畏寒者,可加附子。根据患者体质情况加减经方,使得中药治疗发挥更好的疗效。

本次研究指出,在血府逐瘀汤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中,患者病情改善效果显著,肢体麻木症状有效缓解,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治疗总有效率达97.14%,相较于单独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总有效率77.14%更高。中医治疗手段下,刺络放血在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上具有一定疗效,在配合中药方剂治疗下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也提示在中药方剂配合治疗下,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更佳。用于中风后肢体麻木患者的中药治疗中,起到了活血化瘀、补气通络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风后肢体麻木给予血府逐瘀汤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刺络麻木方剂
麻木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浅谈中医拔罐法治疗头痛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探讨针刺、拔罐结合刺络放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浮生一记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古代刺络理论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