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1-03-23 04:43荣向辉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阿昔洛纳洛酮脑炎

吕 霁 荣向辉

双鸭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100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发病率十分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常发病于2-10岁的儿童,并且极易引起脑实质受损,具有高热、昏迷、抽搐等症状,严重可致患儿死亡[1]。目前,临床中多用阿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但经长期的研究发现,大量使用此药物,不良反应增多,因此不利于该病的治疗[2]。据临床资料显示,对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疾病的治疗,应用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要比常规应用阿昔洛韦的治疗方法好。鉴于此,本研究将选用我院4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40例展开研究,分组方式为硬币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20)与参照组(n=20)。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8周岁,平均年龄(5.2±1.35)周岁。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2-8周岁,平均年龄(5.3±1.31)周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常规治疗包括:退热;降低颅压;吸氧;维持电解质等。

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昔洛韦治疗,剂量为 9mg/(kg·d),每日滴注治疗2次,疗程为7d。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治疗方法,阿昔洛韦剂量同参照组,纳洛酮剂量为 0.01-0.04mg/kg,静脉滴注治疗方法同参照组,7d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缓解情况及临床疗效的效果。炎症缓解情况主要包括:惊厥;抽搐;头痛;脑膜刺激征。临床疗效的效果评定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评判标准:显效:治疗4d后,患儿无相关脑炎症症状及体征, 如抽搐、发热及呕吐等;有效:治疗1周后,患儿经脑炎症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无效:1周治疗1周后,患儿无相关脑炎症症状,并且体征基本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炎症缓解情况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临床疗效评定用卡方检验进行校准,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 结 果

2.1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缓解情况比较 对比小儿病毒性脑膜炎患者治疗前后炎症缓解时间,同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后炎症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炎症缓解时间比较

2.2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比两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疗效情况(见表2),实验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疗效(95.00%)明显高于参照组(60.00%),两者差异明显(P<0.05)。

表2 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病毒性脑炎指的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软膜和蛛网膜弥漫性的炎症疾病,其临床表现通常为高热、呕吐、头疼等。为了减少该病的致死率,减轻患者生理上的痛苦,临床中提出了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治疗方法。经研究表明,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用药的优点在于,纳洛酮可以直接拮抗吗啡受体与β-内啡呔的结合,达到降低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的效果,并且纳洛酮特别适用于小儿发病,阿昔洛韦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它还可以降低后遗症发生率[3],两者联合用药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临床疗效。采用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方法,改善了用药后的炎症症状,提高了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愈率,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更加提倡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治疗方法。

本研究将用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方式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炎症症状明显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阿昔洛韦+纳洛酮的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炎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阿昔洛韦+纳洛酮治疗方法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猜你喜欢
阿昔洛纳洛酮脑炎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
阿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致急性肾功能损害1例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