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染性腹泻60例的整体护理效果观察

2021-03-23 04:43吴丽彬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肛周感染性家属

吴丽彬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妇幼保健院 , 湖北 团风 438000

感染性腹泻在儿科中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疾病。感染性腹泻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为高发季,主要病原是细菌和病毒。小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消化酶的分泌量较少,且活动量不大,对于食物在质与量上的变化不能很好地耐受,消化道负担较重,且对于细菌的抵抗力较小,因此在夏秋季节容易引发感染性腹泻。一旦发病后患儿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拒食、发热等,对儿童的健康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小儿感染性腹泻应予以及时的治疗。而由于患儿较小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哭闹等,使得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这就需要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措施。整体护理措施是在治疗前后实施的整体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6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对其实施整体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方法的60例患儿进行对照,现将具体情况进行报告如下。

1 观察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本次选取的对象为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儿120例,其中男患儿75例,女患儿45例,患儿的最大年龄为5.5岁,最小年龄为1.5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感染性腹泻的诊断标准,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发热等。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及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儿。对比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表现等一般资料显示差异并不大,进行后续的研究有较高的价值。所有患儿家属均自愿加入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中的60例患儿仅按照常规的护理流程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包括指导患儿家属按时给患儿服用药物,在饮食上进行指导,并告知患儿多饮水,同时做好患儿的个人卫生指导等。观察组中的60例患儿按照整体的护理操作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应主动多与患儿沟通交流,且注意交流的语言应和蔼温和,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安慰,如轻轻抚摸患儿的头部给予安慰,或者是向患儿竖起大拇指以表示赞扬与鼓励。这样一来,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会逐渐舒缓,拉近了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赢得了更多的信任,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配合护理操作。

1.2.2肛周护理 由于患儿腹泻次数较多,做好肛周护理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护理人员应使用温水对患儿的肛周及会阴部进行擦洗,注意动作应轻柔以免对患儿的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一旦有皮肤出现破溃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发生感染。

1.2.3环境护理 保证患儿的病室干净整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室内的温度及湿度应适宜。减少探视人员的进出,为患儿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为了缓解患儿的恐惧感可在病房内摆放一些小玩具布偶,或是墙壁上张贴一些卡通画,这样会大大减轻患儿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另外,还要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尤其是腹部,可对于腹部进行按摩[1]。

1.2.4饮食指导 在治疗的过程中患儿的肠胃功能还没有彻底恢复好,因此在饮食上应尤其注意。指导患儿多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米粥、米糊等,且需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并将食物的温度控制好,防止过热或过凉。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次数、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总体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

1.4疗效判定 根据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三个等级,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家属的满意度使用调查表进行评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使用卡方值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两组患儿各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大便次数明显更少,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明显更早,住院时间明显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2.3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小儿感染性腹泻作为一种儿科的常见病应进行及时的治疗,以免对患儿的机体造成巨大的损害。该病起病较急骤,患儿主要表现为低热、大便次数增多且为稀水状,症状若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将会对患儿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常常给予抗感染及补液治疗,而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很难较好地配合治疗。因此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常规的护理方法就是在治疗中给予基础护理,有结果显示护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患儿家属也不甚满意。

本研究将整体护理措施应用于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给予患儿心理上的疏导,做好肛周及会阴部的护理,为患儿营造最佳的治疗环境,同时在饮食上进行有效的指导[2]。最终结果得出,使用整体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更早,且住院时间大大缩短;而在总体护理有效率及家属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更高,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在感染性腹泻患儿中应用,无论是在症状改善上还是在总体护理效果上均有很大的优势。

总之,对于感染性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提高家属的满意度[3]。

猜你喜欢
肛周感染性家属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思考心电图之177》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肛周脓肿1例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