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2021-03-23 04:43高晓燕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耳健康检查职业性

马 茜 高晓燕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职业性噪声聋是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病种之一 。从网报数据来看,噪声成为呼和浩特市企业数和接触人数最多的职业病有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治工作,掌握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状况,本文对呼和浩特市8977例接触噪声作业人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预防控制措施,为我市卫生管理以及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资料收集 呼和浩特市各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19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网络直报中的《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信息。

1.2方法 将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卡资料由网上直报系统导入永中office2016电子表格,选取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的资料用 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为异常[1]。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8977例接噪工人中,血压异常1479例,异常率16.48%;心电图异常621例,异常率6.90%;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648例,异常率7.22%。

2.2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2.2.1不同行业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呼和浩特市地区接触噪声的行业较为广泛,根据不同行业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情况分析,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异常率(26.83%)较其他行业高,且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5)。

2.2.2不同性别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根据男女不同性别检查情况分析,男性高于女性,且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8.810,P<0.0005),见表1。

表1 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情况(按性别)

2.2.3不同年龄和不同工龄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结果 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率随着年龄增长异常率增高,且接噪工龄越长异常率越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5)。见表2表3。

表2 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情况(按年龄)

表3 噪声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查情况(按工龄)

3 讨 论

噪声不仅是我市目前生产工作场所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也是我市企业数和接触人数最多的职业病有害因素。长时间暴露一定强度的噪声,会损伤机体的听觉系统和非听觉系统功能,所导致的噪声聋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2]。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被大量的文献所报道[3-4],轻度表现为耳痛、耳鸣等不适症状,重度可导致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听力损失早期表现是高频听阈下降,在此阶段一般的会话和交谈不受影响,多为可逆的生理性改变,可以通过职业健康在岗期间检查发现,如果继续从事噪声作业,有可能导致语频听力开始下降,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最终可能造成永久性听阈位移[5]。因此,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工作对及早发现噪声聋,及早预防控制职业性噪声聋等职业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调查结果显示,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检出率偏高,提示监督、疾控等部门应重点监督监测此类行业的用人单位,实施辖区内重点管理。

本次研究显示,男性工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率逐渐增加,接噪工龄 30-39 年者的听力异常率是刚入职者的7倍左右,这说明噪声暴露与听力损失存在时间-剂量-效应关系。

综上所述,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应采取相应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政府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大力宣传《职业病防治法》、促进职业健康教育,做好工人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筛出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其次,建议企业要从生产工艺流程入手,尽可能引进低噪声机械设备,提供有效的防噪用具,提高工人职业卫生健康防护意识,做到自觉防噪;再次,针对我市的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提示我市应把男性、高年龄段和接噪工龄长的作业工人作为职业性噪声聋防治的重点人群,做好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二级预防工作,发现听力异常作业人员,尽早换岗调岗。最终实现在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面共同努力下,大大降低职业性噪声聋检查异常率,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生产性噪声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

猜你喜欢
双耳健康检查职业性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轻叩双耳好处多
轻叩双耳好处多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职业性中暑的预防
职业性传染病的预防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轻叩双耳好处多
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