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研究

2021-03-26 11:47王纪鹏刘旭映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王纪鹏,刘旭映

(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3)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该讲话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而且指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

一、新媒体背景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关系辨析

“思政课程”是以国家意志为核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传播国家意识形态,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而“课程思政”是将“思政课程”所体现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等相关内容融入到不同学科之中,使其在展现专业化与特色化的同时,让不同课程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从而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并不断扩大“思政课程”的影响范围。“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同向同行的共生关系。一方面,“思政课程”作为“课程思政”中最为主要的内容,主导其他专业课程的政治方向,提升其他专业课程的品质,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将“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本学科教学之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具体化、常态化、全员化,进一步扩大了“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延伸了“思政课程”的育人空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具有渗透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就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将“思政课程”中所带有的思政元素与内容合理地融入专业课程中,更好地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将协同育人的合力发挥到最大化。

二、新媒体时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新媒体以其传播之快、利用之广、感染性之强的特点给传统的“思政课程”带来巨大的影响,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重新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有着重要意义。

1.新媒体技术架起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桥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是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课程思政”提升育人质量的关键。“课程思政”要求各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向学生传授政治志向、国家意志、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等价值观念以及学术上的伦理规范和学术志向。新媒体技术能将这些观念性的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中,促成思政元素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拥有个性化、实时化、多元化、互动化等特点,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信息多元化更便利“课程思政”融入思政元素,新媒体技术的信息传播速度使得信息的空间距离缩小,方便思政元素的传播,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产生更直接、更便捷的沟通,更有利于将思政元素贯穿于各专业课教学全过程。总之,不同的课程利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将不同类型的思政元素进行融合,不同的思政元素进行叠加,使每一门课程都能融入思政元素,而学生们并不会感受到思政元素的强行“灌入”。即“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了新媒体的辅助,“课程思政”才更加彰显了它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2.新媒体技术能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形成教育合力。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教育生态系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教育的革新。新媒体时代下的交互式教学,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分析已经成为当今教学新模式。新媒体技术将课程系统化地展现在网络平台上,各专业课程教师与学生在自身思想政治相关知识缺乏的状态下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于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进行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专任教师、学工队伍、团学组织及家企社会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四大主体。”[2]只有这四大主体通力合作才能最优化达成协同育人的效果。这四大主体原本只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但是在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队伍结构松散、沟通交流不畅、育人合力不足等机制性障碍。新媒体技术有利于四大主体协同合作、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育人。这种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沟通,体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共建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更有效地助推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合力,共同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

三、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制约瓶颈

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还存在着诸多制约瓶颈,具体内容如下:

1.开放的网络环境导致“伪”思政素材进入课堂。首先,网络的开放环境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一方面,西方国家试图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占据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利用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在各大平台鼓吹和传播西方国家的“自由”与“民主”;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思想争辩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各种不良社会思想的有效解释和合理引导,导致各种不良思想流入网络空间。其次,新媒体背景下,价值流动性在不断地加强。互联网以不同形式将不良的价值观包装成为“新型价值观”影响高校大学生与各专业课程教师,导致有些专业课程教师与大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中迷失自我。这些带有思政元素的“伪”素材如果没有足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政治鉴别能力是无法分辨出来的,互联网的随意性使得这些“伪”思政素材不断侵蚀各专业课程教师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然而作为高校专业课程教师,其自身思政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存容量是不充足的,他们往往借助互联网来搜集思政素材,才能更好地上一节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然而互联网上思政素材与“伪”思政素材混合在一起,专业课程教师的思政素质如果不高,就无法从思想层面准确地去判断与分析,导致各种异常化的思政素材整合进入各专业课程教师授课内容中,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2.课程教学实施者业务能力欠缺。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然而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要将新媒体运用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各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知识掌握不全面。许多专业课程教师更多是在本专业领域拥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很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无法借助新媒体技术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其次,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换过来。现阶段许多课程教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思维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教学习惯。他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习惯、不愿意接纳新媒体技术,尤其是那些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教师,对新媒体技术有着强烈的抵触心理。最后,课程教师媒介素养与水平不高。“在将新媒体应用到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时,拥有优秀的媒介素养与较高的水平显得十分重要,是确保新媒体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3]然而,现实教学中许多课程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不足,无法很好地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此外,一些年轻的教师虽然能够很好地掌握新媒体技术的信息检索功能,但是由于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的能力所限,更无法发现新媒体平台上的优质思政教育资源,很难自主地完成教学内容与资源筛选。

3.高校课程考核体系不完善,有些教师过分注重形式化教学。新媒体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时要求教师深入剖析专业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借助新媒体技术将思政元素“潜”入本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层面的思考。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各大高校都在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然而从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开展状况模式来分析,新媒体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建设上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校方面,一些高校由于目前将新媒体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没有明确的计划与安排,对其考核指标难以确定,规范性不足,并且新媒体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考核形式与其他专业课不同,难以用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进行审核,对教学效果难以进行准确评价。基于此,很多专业课程教师对于在授课过程中“课程思政”是否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效果并不太重视。同时,有的专业课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在新媒体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过程中过分重视表面工作,在课程形式上不断“突破创新”,学生吸收的专业课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反而减少,导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失去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真正意义。

四、创新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途径

新媒体技术不仅为“课程思政”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1.加强思想政治话语交往,搭建思政元素采集平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动着网络话语与大众话语的发展,相对于苦涩的政治话语与学术话语,网络话语与大众话语显得更加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现出话语内容的人本性。在课堂上,有些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往往会采用网络话语与大众话语对于学术内容进行解读分析。这为“伪”思政元素堂而皇之地进入课堂提供了机会,各高校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师生之间利用网络话语与大众话语加强正确引导及过程监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交往是主体间在一定知识基础背景下,借助一定的传播媒介,就特定的话语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以取得话语共识进而共促话语发展,这种交往的本质就是通过排除错误思想或者敌对思想来辩护正确思想。”[4]通过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引导与过程监管,不仅可以巩固社会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还可以更好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同时防止各专业课程教师因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低下而错误分析网络话语与大众话语,将“伪”思政素材带入课程,从而起到了防止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实施效果降低甚至背离的真正目的。与此同时,专任教师、学工队伍、团学组织及家企社会这四个团体应紧密联合起来,共同搭建思政元素采集平台,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在思政元素采集平台上搜索课程需要的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严谨性,以确保教授内容正确反映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

2.加强师资团队队伍建设,形成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理论与实践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必须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培养能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能力兼备的师资团队。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学校可以通过远程设备邀请思想政治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丰富各专业课程教师的相关思想政治知识。多鼓励教师自发举办以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为主题的学术沙龙活动,在交流中相互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融合,从而提升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高校应该储备一批从事新媒体教学的优秀人才,旨在为学校各专业课程教师运用新媒体教学方面出谋划策,为各专业课程教师运用新媒体“课程思政”教学时提供技术指导。同时高校也应精心组织全校思政教师协助各院系深入挖掘整理“课程思政”教学的素材,充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由此,新媒体技术人才为各专业课程教师提供新媒体技术,思政教师协助各专业课程教师全面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政治理论、课程专业知识与新媒体技术相融合,实现三位一体,形成一套完整的新媒体时代“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3.运用教育大数据,健全课程考核体系。“教育大数据有两大来源,即教学活动过程产生和教育管理过程采集,前者可为优化教学提供依据,后者则能为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供支持。”[5]新媒体想要更好地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避免形式化教育,需要借助分析教育大数据为合理健全“课程思政”考核体系提供依据与考核标准。由于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尚无明确的安排,“课程思政”的考核标准与其他学科的考核标准也并不相同,教学效果难以测量,所以,我们要区别于其他课程单独制定“课程思政”考核标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大数据来监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对各专业课程教师教授内容是否合理的依据。并且通过分析教育大数据来健全“课程思政”的考核体系,改进新媒体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疑点问题,推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辅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发展。对于新媒体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发展,应该把握好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技术融合这三层关系,明确安排好“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细化“课程思政”的考核指标特别是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的指标,加强新媒体技术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运用部分的考察,深化新媒体技术融入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中。

总之,新媒体视域下,新媒体技术融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高校应及时转变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管理体系,以便顺应时代的变化,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快“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施。同时,从国家、学校、新媒体三个层面更好地进行改革,共同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战略,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