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21-03-27 10:47黄雪涛郭荣春王海霞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3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资源

黄雪涛,郭荣春,王海霞

(山东交通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一 引言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方式也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学的核心,课程建设也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线课程正逐步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主流和方向。蒋志辉[1]研究了在线开放课程中教师支持行为对学习者满意度的影响;李秋灵[2]基于泰勒课程理论探讨了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认证的框架及认证结果的运用技术;魏晓会[3]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了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问题;李秋梅[4]通过课程资源使用情况问卷调查,结合课程平台学习行为数据分析课程资源的应用效果,研究了课程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杨丽华[5]研究了世界一流大学在线教育战略,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国内在线教育提出了建议;赵辉[6]确定了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学习体验影响因素层级模型;李琛[7]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综合应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姚玉华[8]进行了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方式现状的调查,分析了不同层次高校、不同学科门类教学方式的应用情况;陶娟[9]结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地方院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中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建设原则、激励制度、学分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制度性调整;姜华等[10]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理实一体教学+翻转课堂+云班课APP+QQ+立体化教材”的O2O混合式教学模式。然而,同在线课程资源建设飞速发展不适应的是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却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以至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课堂教学水平良莠不齐,严重阻碍了在线课程的推广应用及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本文研究在线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线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及其组织实施措施,为在线课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 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在线课程资源在教育资源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尤其是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以来,在线课程课堂教学逐渐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主流和方向,然而,我国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亟需解决:

(一) 在线课程课堂教学互动性差,缺乏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

在线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教师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从而调节课堂教学进度。而在线课程课堂教学,教师面对的是摄像头或其他电子设备,学生面对的是电脑和手机,师生间互动交流不足,教师无法实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有问题也无法得到教师的实时解答,故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互动性差,缺乏有效的教学反馈机制。

(二) 在线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课程学习完成率低

课程学习完成率是衡量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然而,各大在线课程平台的统计显示,在线课程的课程学习完成率不足30%,究其原因,在于在线课程教学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学生对网上资源的选课积极性较高,然而或者课程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促使其学完全部的课程,或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使其修完所选的在线课程,致使在线课程的学习完成率较低。在线课程学习完成率直接影响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也影响深远。目前在线课程的学习完成率低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课堂教学效果差。

(三) 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监管缺失,未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现代高等学校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手段。传统课堂教学大多建立了包括学校、学院、系、课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然而对于线上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由于其授课过程的特殊性,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与传统课堂教学差异很大,很难用传统的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去监督和支撑。现有的在线课程教学模式的质量评价多是处于成果导向,以学习者在线时长、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模式去衡量,对在线课程的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管,未建立起有效的在线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指的是在线课程教学效果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符合程度,是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及指导。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需确定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照教学目标,重点关注教学过程,将线上教学过程进行模块化划分,对照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各模块、各环节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在线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总体来说,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平台因素三个方面。

(一) 学生因素对在线教学质量的影响

作为在线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对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虚拟的教学环境,缺乏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学生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和空间进行线上课程的学习。由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较少,教师端无法实时得到学生的上课信息,更无法及时得到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反馈,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自律性及主观能动性。在对知识的汲取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措施,学生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甚至部分学生边听课边浏览网页等情况。学生对线上课程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低,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进而产生学习倦怠,致使在线课程学习无法完成或教学质量下降。

(二) 教师因素对在线教学质量的影响

教师是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主体,是在线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对在线教学本质的理解和对在线教学的态度及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等都对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故教师是影响在线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期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进行在线课程资源建设,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现有网络资源等,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调整,以适应网络教学的要求。大多数的老师对于专业课程内容及线下教学方法掌握较透彻,对于网络教学的技巧和方法却缺乏深入的认识,导致线上课程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 平台因素对在线教学质量的影响

现今大部分的在线课程均是基于大型的在线课程平台建设的,平台的运行情况、网络设备水平、资源模式要求及管理制度等对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在线课程平台如智慧树、雨课堂、云学堂、中国大学MOOC在线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了众多的在线课程优质资源。每个在线课程平台都对其平台内的在线课程有统一的要求,如视频时长、测试题、互动讨论等。在线平台建设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与反馈也直接影响着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如智慧树网上课程平台要求在线课程资源每经过几分钟就出现一道测试题,只有在学习者对问题进行回答后视频才会继续播放,且学生回答问题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该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督促了学习者在在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对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改进效果。平台的运行情况及网络设备等也对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网课运行过程中的卡顿现象、音质视频等传输的保真效果也直接影响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架构

为保障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提高在线教学课程质量,需构建规范的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行学生、教师、平台、联盟四级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过程,建立健全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图1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生作为在线课程的主体,为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第一层管理体系,通过对学生在线时长、作业、互动、测试情况的监控,确保学生在在线课程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积极参与课程互动,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作为在线课程的设计者和具体的实施者,是在线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第二层管理体系,通过对课程质量标准的解读,进行课程资源建设,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估,确保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平台作为在线课程的具体承载着和运行者,组成在线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第三层管理体系,负责对在线课程资源的认定评估及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的监控督导,并进行平台设备建设,确保在线课程的顺利实施;为有效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各高校之间还应成立在线课程联盟来作为在线课程质量保障系统的第四层管理系统,高校联盟负责制定在线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办法,进行在线课程的课堂教学督导听课,明确在线课程的考核方法,并制定联盟高校在线课程学分互认的审核办法,使优质线上课程在高校间流通交流,进一步提升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从教学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质量监控四个方面完善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了学生、教师、平台、联盟四位一体的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完善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体系。

五 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实施

以在线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建立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加强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管理,推进在线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及学分认定制度建设,提升在线课程教学管理质量。

(1)加快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建设优质在线课程资源。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快线上课程的资源建设,将在线课程视频教学、PPT课件支撑、慕课教学内容、线上线下作业、随堂测试等内容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线上课程建成集知识、兴趣、应用、思政于一体的优质在线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内驱力,提高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2)加强在线课程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有效提升在线课程教学质量,结合线上教学条件,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监督,做到对在线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责任明确、督导到位;要严把课程质量关,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审核、对任课教师的培训考核、对教学过程的督导审核。在线教学要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预先设置2~3个讨论话题,让学生提前预习课程知识,课堂上实现话题的讨论互动,使学生在在线课堂上有话可说,在话题的讨论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有效提高在线课程教学质量。

(3)加快在线课程认证制度建设,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创建高校在线课程联盟,制定线上课程学分互认机制,结合高校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实现在线课程资源的优化,为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制定详细的学分认定和在线课程考核办法,课程的考核结合平时表现、课堂答疑、在线测试、交流互动、期末测试等多个层面进行,修完在线课程并考核合格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分认定政策,使在线课程真正支撑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从产出导向来进一步提升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教学质量资源
区域推进国家安全教育的现实路径与保障体系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基于任务的航空装备保障体系概念建模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