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经管类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为例

2021-03-27 10:47吴小卫
教育现代化 2021年103期
关键词:商科服务公司童车

吴小卫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一 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现状

(一) 平台建设

我校于2020年投入240多万元建成商科综合模拟教学中心。占地面积共542m2,计算机终端176台,1间模拟洽谈室。采用新道公司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3.6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可容纳150位学生同时进行实训,支持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经管类专业开展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

(二) 课程设置

该实训课程学时设置为64学时,占4学分,由2~3专业任课教师(其中至少包含一名财会类专业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同时分工授课。实训课程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表1 VBSE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课程教学计划(内容)

课程的核心部分是模拟经营,模拟经营分为固定经营和自主经营两个阶段。其中固定经营阶段包括经营准备、月初经营和月末经营三个部分。固定经营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企业的经营业务规则与流程,为自主经营阶段做准备。自主经营阶段是各学生团队制定企业经营战略,拟好经营计划,学生自行发起任务,自行把控工作进度,与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与同行业的企业展开竞争,力争获得最佳的经营业绩。

课程考核标准分为团队成绩和个人成绩两个部分。具体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各部分的比例教师也可根据参训班级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学生实训成绩=团队成绩*50% +个人成绩*50%

其中团队成绩包括点钞大赛、企业文化建设、经营业绩、总结汇报等方面;个人成绩包括考勤情况、阶段测评、团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面[1]。

(三) 教学状况

学校目前已完成了两期的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7个专业的大三年级学生分批次授课,每批实训时间为1周(6天)进行实训,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20—2021学年经管类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情况

两期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参与学生数达2437人,共20批次,每批次人数约120人左右,总计完成1280学时的授课任务。这种大规模、多轮次的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课程在提高我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岗位配置不合理

在两期的实训过程中,发现平台对各组织机构的岗位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机构岗位配置数多,如制造业有18个岗位;有的岗位数少,如外围机构的银行和服务公司,只有1~2个岗位。而各岗位任务量差距较大,制造业中财务总业务量大,而营销、生产、采购等部门的业务比较分散,大都是流程化的业务,业务量较小;外围机构中银行和服务公司的业务量较大。任务量的差异导致有的岗位的学生很忙,经常要加班加点才能完成任务,而有的岗位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任务,很清闲。岗位配置不合理既使得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又影响了机构的运营效率。

(二) 服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还有待完善

VBSE平台是模拟商业社会全景,包括机构、环境与业务流程模拟。企业各部门岗位的设置和工作流程的设计、单据的填制都实现了高度的仿真,但外围机构中服务部门的某些业务流程还存在问题,如融资服务公司的业务流程。以制造企业的童车公司为例,童车公司不管是要购买厂房、仓库、生产设备,还是要做市场开发,业务流程是:童车公司向融资服务公司提出申请,服务公司受理后,即提供服务(此时制造公司就拥有了厂房、仓库、生产设备),然后童车公司开具购买款项的发票给服务公司,服务公司拿发票到银行划款。从这个业务流程上可以看出,服务公司提供了服务到拿到相应的童车公司的购买款,这之间是有个时间差的,这里会出现三种情况:

(1)童车公司即时开具购买款项的发票给服务公司,服务公司拿到发票即时到银行划款;

(2)童车公司即时开具购买款项的发票给服务公司,服务公司因为业务繁忙没有即时拿发票到银行划款;

(3)童车公司没有即时开具购买款项的发票给服务公司。

其中(1)是正常业务,(2)和(3)都会出现童车公司延时付款,这时公司账户的资金并没有减少。而由于服务公司是不参与对抗竞争的,没有业绩上的考核,所以没有即时拿到制造公司的购买款,对它的业绩考核没有影响。但在(1)情况下童车公司账户上的流动资金差异很大,会使各公司之间产生不公平竞争。

(三)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在自主经营环节中,还发现有的公司在市场交易中违反公平竞争原则,采用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获利。比如,制造企业、工贸与商贸企业为了打压竞争对手,相互抱团或垄断经营,通过压低产品市场价格、高价购入原材料产品低价卖出或签订阴阳合同手段,达到打压竞争对手的目的,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

VBSE平台的外围机构设置了工商局,以我校为例,工商局设专管员岗位1个,负责整个市场上中下游商业交易的监管,但市场监管力度不够。一是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大多是暗地里进行,不易察觉。二是缺少处罚细则,操作起来带有随意性,容易产生商业争议与纠纷。三是岗位数过少,市场监管工作复杂,人手不足难以应对。

(四) 忽视了职业道德与品质素养的培养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出现有的企业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不讲诚信、缺少契约精神。例如在和上下游企业洽谈过程中先口头假意承诺合作,转而又反悔与别家企业签约;还有的在经营中不计成本恶意拼价格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损害了市场经营环境,导致经济纠纷。还有的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战略制定不合理或市场经营风险估计不足,导致企业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破产,这时候就产生了心灰意懒、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甚至放弃经营,缺少了直面困难和挫折坚持下去的勇气。

三 跨专业商科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进建议

(一) 根据部门实际业务量合理配置岗位

授课教师应按照部门各岗位业务量的大小来配置岗位数,对某些业务量较小的关联岗位进行并岗。如制造业营销部中的市场专员与销售专员并岗,仓储部中的仓储经理与仓管员并岗,人力资源部中的人力资源经理与人力资源助理并岗;经销商中经销商出纳和财务经理并岗。对某些业务量大的部门可增加岗位数,如外围机构中的工商局岗位数由原来的1个增加到2个;工商银行岗位数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服务公司岗位数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3个。外围机构增设岗位数,可以提高服务的效率。

(二) 优化服务公司的业务流程

对于融资服务公司的业务流程出现的问题,一方面将问题反馈给平台服务商,建议升级系统,优化服务公司的工作流程。将流程调整为:制造企业向融资服务公司提出申请购买设备申请,服务公司受理后,开具购买款项的发票给制造企业,制造企业拿发票及时到银行划款,取得银行划款凭证给服务公司,服务公司才提供相应服务。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制造企业先享受服务又延迟付款的现象。

(三)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制定具体措施,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1) 专门组织工商局开会,明确工作任务及职责。

(2)制定违规处罚细则。教师可参照《反不正当竞争法》规章,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违规处罚细则。比如,规定市场交易价格超出产品市价的±(5%~10%),即属于不正当交易。对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企业,工商局责令停止违规,没收违规所得收益,并处违规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设立工商举报通道。发现企业有从事违规行为的,可以向工商局举报。

(4)给工商局增设岗位。增设了岗位,工商局可以安排人手每天审查各公司的交易合同和资金账户,防止阴阳合同和违规交易。

(四) 加强职业道德与品质素养教育

商科综合实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品质素养。因此,教师在实训过程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品质教育。

一方面倡导企业诚信守约,即遵守市场规则,重视契约,讲信誉,努力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氛围,在行业内树立良好的口碑。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企业坚持诚信经营、规范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道。另一方面,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时,鼓励学生学会坚持,不轻言放弃。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企业经营又存在风险,因此企业的经营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而会面临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当企业面临困境时,企业经营者应勇于面对,积极行动,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等待,消极应付。通过正确认识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提高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增强自身企业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实现新发展。

具备诚信、契约精神、坚持等这些职业道德与品质素养,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摆脱困难,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

四 结语

民办高校通过开设“商科综合实训”跨专业实践课,让学生切实体验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跨专业知识的融合,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经管类学生跨专业实践能力,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平台保障[2]。

猜你喜欢
商科服务公司童车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尊重孩子的生命感
海外新颖童车推荐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童车及婴童用品精选
童车新品发布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