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

2021-03-29 01:05任俊蓉李璐云超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20期
关键词:电梯检验预防

任俊蓉 李璐 云超

摘 要:我国城镇化过程中面临严峻的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更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项目被开发以满足居住需求,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方便了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电梯检验工作需得到充分重视,以及时排除隐患,保障安全出行。但电梯检验工作本身存在一些事故伤害的风险,基于此,本文就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及其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梯检验;事故伤害;预防

引言

电梯检验专业性强、难度大,工作环境复杂,相关人员在检验期间可能受到坠落、剪切、触电等伤害,不仅影响检验质量,更会给相关人员和单位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必须明确事故的发生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杜绝事故的发生。

1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事故伤害

1.1机械事故伤害

1.1.1坠落事故伤害

井道内检验工作属高空作业,如未确认轿厢停在恰当位置就打开厅门迈入轿顶,易发生坠落事故。其次,一些电梯轿顶上设备、导线杂乱,轿顶有油污甚至钢钉等无关物残留,检验员没有观察工作环境就作业,稍不留意可能绊倒、滑摔,造成严重伤害。特别是一些从业多年的检验员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不提前确认安全区域,不做防护就进行作业,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坠落事故。

通往机房的通道也存在人员坠落风险,部分通向机房的爬梯设计不符合标准,固定不牢靠,通往底坑的爬梯存在同样风险,如果检验员未能提前排除隐患或在攀爬时大意,极有可能跌落。

1.1.2剪切、咬入事故伤害

此类事故在检验中较为常见,电梯机房、井道、底坑均存在移动、旋转部件,检验过程不可避免要接近这些部件,加之受建筑空间限制部分电梯机房、井道狭小逼仄,进行正常的检验活动已受限制,如防护不到位或检验时稍不留意,就可能遇到剪切挤压、咬入等伤害。剪切主要发生在人员进出轿厢、轿顶或底坑时,因厅轿门、制动器故障等缘故致轿厢意外移动,造成相对剪切事故的发生。挤压事故往往与剪切相伴发生,如轿厢与厅门、井道壁之间、轿顶护栏与对重之间。咬入事故主要发生在对曳引绳、限速器绳检验的过程中,例如游标卡尺测量绳径,如此时电梯突然启动,检验员即容易受到咬入伤害。

1.2电气事故伤害

一般情况下,电梯出现的电气事故由电气安全装置的接地故障引起。电气安全装置能确保自动化运行的电梯在出现故障时切断主机电源,及时制停电梯,以避免进一步伤害[1]。

电气伤害在检验中并不常见,因而往往不被重视。电气伤害主要有触电、电弧烧伤、雷电伤害等,触电事故伤害极大甚至可致人死亡。触电事故的风险来源有:碰触绝缘层破损的导体外露部分,对电梯带电部件不熟悉,进行相关检验时未遵守规程提前断开主开关,强行进入积水底坑作业等。除此之外,雷电等极端天气下,若电梯缺少有效避雷装置可引发雷击事故。电弧烧伤主要发生在带电状态下进行短接操作时。

1.3个人或团队配合失误带来的事故伤害

电梯检验工作需进行大量的试验、信息采集等工作,检验员之间、检验员与现场维保人员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一些工作人员由于安全意识不足,专业技术操作不扎实不熟练,在实际作业中出现精力不集中、違规操作等问题,比如一些检验项目需要检验员在轿顶或者底坑进行观察,但是人员之间没有做好沟通,出现了指令不清、分工不明等问题,严重可导致一些事故伤害。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现场检验至少由2名具有电梯检验员资格的人员进行,检验员不得进行电梯的修理、调整工作,电梯的功能试验应由维护保养单位进行,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2]。

2电梯检验过程中预防事故伤害的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电梯检验安全管理制度能够规范检验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其能够在电梯检验中有序、安全的进行操作;同时建立检验检测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体系,确定每个工作步骤或者安全检查项目存在的危害或潜在事件,并且确定其严重程度和风险度,以此来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电梯检验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从事电梯检验工作。

2.2针对具体事故制定预防计划

2.2.1机械事故预防

避免坠落事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检验人员提前佩戴好安全帽和手套、穿好防滑鞋进行爬梯和检验工作,避免失足问题;二是在上轿顶前确认轿厢的位置,确定安全区域;三是在井道内部等昏暗的地方进行检验需要设置好充足的灯光,避免因视线不良导致失足的问题。

避免剪切、咬入事故的发生,首先,检验员应该在机房确定安全回路是否短接,上轿顶和下底坑前确定层、轿门是否短接,存在开门走车的情况;其次,检验员不得佩戴可能造成钩挂的物品或饰物等,不应穿戴在曳引轮或者移动的轿顶上可能被拉扯或缠绕的服饰;最后,女检验员还应将长发盘起,绑扎妥当,防止头发散开造成缠绕或夹卡等危险。

2.2.2电气事故预防

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一是要检验电梯的各项电气设备,及时发现继电器的老化、保险管的封线等故障;二是要及时发现漏电的部位;三是夏季检验应防止暴雨、雷电、大风等引起人身伤害,出现恶劣天气情况时,检验人员应停止检验。

2.2.3个人或团队配合失误带来的事故伤害

现场检验时,两名检验员的工作必须协同进行,相互呼唤时应复述运行指令后,方可操作运行;对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梯信号,都应立即停机,以免发生意外事故;两人配合时应注意力集中,沟通顺畅。

2.3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2.3.1提升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电梯检验事故伤害的发生中我们不难看出,相关检验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措施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至关重要,因此检验员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应该做到“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检验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安全防护用品;检验时应做到思想集中、站位安全、反应敏捷、发令清楚正确;如果检验过程中如出现中暑、眩晕、呼吸苦难等身体不适情况,应立即终止检验工作,保证人身安全。

2.3.2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

当前的电梯型号众多,检验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也会影响电梯的检验质量的高低及其自身的安全,因此还应该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电梯检验部门应该定期对电梯检验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尤其是检规和标准进行修改的时候,对修改单进行统一讲解和学习,并对其学习的内容和结果进行考核;在日常的检验工作中,检验员之间也应该进行技术和经验交流,了解不同型号电梯的功能性试验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从而有效的预防在实际检验工作中因操作不当出现各种事故伤害。

2.3.3提升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

提升检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能够保证电梯检验的整体质量满足工作需要和安全需要。电梯检验部门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电梯检验流程和仪器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出现危险情况和人身伤害,并且定期组织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使检验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检验仪器;同时,建立评比制度,制定奖励机制,提高检验员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检验操作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电梯检验工作的开展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居民正常出行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数量越来越多,电梯保有量也在不断上升,电梯检验工作的开展也逐渐紧迫,相应的电梯事故伤害也有了一定的增长,因此安全问题要提高重视,明确电梯检验中事故伤害的发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电梯检验质量的同时也要维护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使检验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乔磊,柳三儒,刘德勇.电梯检验电气伤害风险与控制[J].中国电梯,2019:44-46.

[2]《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猜你喜欢
电梯检验预防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五重”预防体系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电梯检验中控制系统的常见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