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研发
——以中国制造业为例

2021-03-30 05:56李竹君
市场周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董事学历董事会

李竹君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210023)

一、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是我国制造业目前还是暴露出高端产品不足、低端产品供应过剩的问题,研发创新依旧不足、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投入虽然每年都有较大提升,但2019 年的报道指出中国创新排名居于世界14 位,依旧落后于先进国家。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一直是国家鼓励且大力支持的,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企业研发创新,那影响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因素是什么呢? 外部因素如经济环境、政府相关政策等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还是企业的内在因素。 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董事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一座桥梁,时刻保护股东的权益不受侵害。 作为公司决策系统和执行系统的交叉点,董事会对企业投入研发资金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与定夺权,而董事会的各项特征如规模、人员情况等往往代表了一个董事会的执行能力,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存在一定程度影响。 由此,文章提出一个问题:董事会组成特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究竟如何呢?

基于董事会职能角度,论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董事会特征衡量指标,了解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核心的董事会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程度,丰富了有关制造业企业创新研发的研究。 利用2010~2019 年全部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项董事会特征中,董事会规模与研发投入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董事学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持股比和独董工作地点均与研发投入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除此以外,董事会特征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内更显著,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保持不变。

二、 假设提出

有关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企业自身,企业的日常活动包括经营、决策和监督,董事会主要负责后面两个部分。 因此论文试图探究董事会的各项特征对研发投入有何影响。 董事会的特征有很多,文章主要选择了一些代表董事会多样性和独立性的特征进行研究与探讨。

假设1:董事会规模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关系

评价一个董事会最直观的指标就是董事会的规模特征,即董事会的人数是多少。 关于这个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呈正向关系,即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能够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水平,如Upadhyay 和Sriram;也有一些学者如Alexander等指出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带来更多的分歧,导致创新效率低下。 论文同意后者的看法,当企业的董事会人数较多时,众说纷纭现象时有发生,董事会成员达成一致的可能性随之降低,而董事会规模较小时,面对外界的突发情况更能灵活地应对,能够随时调整企业的创新研发策略。

假设2:独立董事占比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独立董事是一个董事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体现董事会独立性的重要特征。 独立董事往往是由在某个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专业知识丰富的人来担任,因此他们往往会对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非常看重。 同时,独立董事可以对公司提供有帮助的决策建议、提升董事会的客观性和强化公司的监督职能,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 执行监督职能是独董存在的一个关键,对于企业是否应该加大研发投入这一问题,独立董事可以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上考虑,避免出现管理层为自己考虑而放弃研发的短视行为。

假设3:董事会成员学历水平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董事会成员的学历状况是董事会专业性的写照。 刘柏和郭书妍指出高管的学历水平与上市公司的业绩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何强和陈松指出制造业研发投入与董事会学历正相关,博士董事比例越高时企业的研发投入越大。 文章也赞同这一观点。 增加研发投入本身是一个需要多方面考量且有一定风险的决策,当企业董事会中高学历人员占比较多时,他们会更加重视研发创新这一方面的内容,指引企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假设4: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指的是董事长与总经理均由一人担任,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主要分为两类观点,即委托代理理论和管家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支持“两职分离”制度,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权力;管家理论则正好相反,它认为“两职合一”这种模式能够促进企业业绩的上升。 在研发创新方面,论文认为“两职合一”的模式更能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因为在此模式下董事长会更以企业整体的利益为重,同时作为总经理他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在投入研发资金时会从当前企业财务情况入手,进行清晰的规划。

假设5:董事会持股比例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许多上市公司为了激励董事,往往会给他们一些股票激励,比如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等,使得董事们更能从战略角度关注公司的前景和规划发展。 创新是企业不断向前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董事对研发创新的认可是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前提之一,因此当董事持股比例增加时,不管是从企业还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董事都希望公司的前途一片光明,因此董事持股比和研发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假设6: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与上市公司所在地一致性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来自全国各地,往往同时兼任数家公司,从而导致其工作地点往往与其兼任的各家公司不一致,这样的独立董事也称为“异地董事”。 谭劲松等指出国内上市公司在聘请独立董事时,往往会偏向选择地点一致的人员兼任,因此他们可以对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出席董事会会议、进行监督管理的成本也较低,从而便于更好地监督公司董事会的具体工作。 因此当独立董事工作地与上市公司所在地具有一致性时,独董可以更加明确企业的现状并执行监督职能,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

三、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2010~2019 年中国全部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在原始数据基础上作出以下筛选:①剔除ST 和*ST 类型的上市公司;②剔除行业类型为金融业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与一般上市公司的会计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定等都有较大差异;③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 经过上述筛选操作,论文共获得11269 个样本进行分析,数据均来自国泰安CSMAR 数据库。 最后,为了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文章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了缩尾处理。

(二)模型构建

在此模型中,R&D 是被解释变量,代表企业的研发投入。参考刘诗源和Shen 等的研究,有关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企业研发费用/资产总额(R&D1);另一种是企业研发费用/主营业务收入(R&D2),在下文的实证分析中分别采用这两种方式检验董事会特征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

文章的解释变量是董事会的六项特征,如下表1 所示:

表1 董事会特征

?

考虑到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因素较多,因此借鉴已有文献加入若干控制变量(莫理宁等,2020;刘鑫和薛有志,2015)。 主要包括:无形资产密集度(INTANG)、存货密集度(CH)、营业收入增长率(YYSR)、总资产周转率(TOA)、资产收益率(ROA)和流动比率(CR)。 除上述公司层面的变量以外,论文还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

μ

四、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显示了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使用两种方式测算的企业研发投入的均值分别是2.28%和4.70%,依旧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有关董事会特征的变量中,董事会人数(BSIZE)均值为9 人,人数跨度是5~14 人,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3~13 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5~19 人;独立董事比例(INDERP)平均值是37.4%,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 同时,有42.56%的董事会成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EDU),说明董事会成员的学历处于中等水平;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合一”(CEODU)的平均数是0.3,也就是说约有30%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 董事会持股比例(SHAREH)为16.08%,说明在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的持股占比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SITE)的平均值是45.57%,说明约有一半的独立董事会选择与自己工作地点一致的城市任职。

表2 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检验

在进行相关系数检验之前,文章还进行了方差膨胀因子检验(VIF),得出的平均VIF 值是1.17,说明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 紧接着又进行了相关系数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3,样本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于0.5,也说明了没有多重共线性现象产生。 另外,各个董事会特征与研发投入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符号均与上述假设相符,将在下文的回归分析中进一步验证。

表3 相关系数矩阵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 值。

?

(三)回归分析

表4 是回归结果,第(1)列和第(2)列,分别用R&D1 和R&D2 来检验企业的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支出的影响。 董事会规模(BSIZE)与研发投入成反比,与假设1 相符,即董事会规模增大会抑制企业研发创新资金的投入;董事会学历水平(EDU)、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CEODU)、董事持股比例(SHREH)和独立董事工作地点一致性(SITE)都和研发投入成正比,验证了上文提出的假设。 董事会成员学历越高、持股越多时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当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时,独董身处公司所在地时也会促进企业研发资金的增长。 但是独立董事比例(INDERP)这一变量不显著,说明二者之间的联系较弱。

表4 回归分析系数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 值,√表示控制了年度效应,下同。

?

除了基准回归以外,论文还从产权性质出发,研究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方面存在的差异。 从(3)~(6)列可以看出,除了BSIZE 和INDERP以外,剩余四个董事会特征都是非国有企业较为显著。 相较于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或者优惠贷款更少,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盈利,在行业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创新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非国有企业会更重视企业研发,董事会的多项特征对企业研发的影响力度更大。

(四)稳健性检验

针对构建的模型,文章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检验:第一,替换被解释变量。 根据现有文献,一些学者使用企业的研发费用/期初总资产(R&D3)衡量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使用其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替代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5 第(1)列,与上文回归结果大致相同。 第二,选取子样本。 选取2015~2019 年的数据重新进行回归,结果见第(2)和第(3)列,未出现显著性变化。

表5 稳健性检验

?

续表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括号内为 值。

?

五、 结论

研发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和企业的重视,只有众多制造业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我国的实体经济才能更高更强的发展。 因此论文利用2010~2019 年的数据,分析企业董事会特征对于研发投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董事会规模与研发投入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董事学历、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持股比和独董工作地点均与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呈正向调节作用,但是独立董事比例在对研发投入的作用方面不明显,可能存在的原因是我国独立董事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导向,使得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刘建华等,2019)。 除此以外,论文还将样本根据产权性质进行划分,发现董事会特征对制造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内更显著。 鉴于此,论文提出以下建议:①虽然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企业要聘用独立董事,但是企业可以在雇用他们时进行仔细的审查,比如专业技能、学习背景等,保证其能够在董事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要关注独立董事的现有工作地点,聘用与公司所在地相同的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②上市公司应确立合理的董事会规模,若规模过大并不利于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决策,选择最为适宜公司当下情况的董事会规模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 ③对于董事的个人特征来说,在聘用董事时要重视学历的加分作用,并鼓励现有董事进行深造;同时健全董事会激励制度,给予董事股票期权等股份方面的激励,激发董事的积极性。 ④站在促进企业研发的角度来说,可以试图让董事长同时兼任总经理,同时要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

猜你喜欢
董事学历董事会
独立董事制度、公司治理与国有企业治理文化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缺陷与改进建议
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膨胀学历
董事会规范高效运作需“闯三关”
知识无力感
学历是工作的敲门砖
拉赞助
“学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