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空间在室内及景观设计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2021-03-30 15:47朱梦鸽曹志明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8期
关键词:纪念性纪念馆将军

周 博,宋 磊,陈 猛,朱梦鸽,曹志明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情感不仅是一种区别纪念空间和普通空间的特质,也是纪念空间中的重要特质。在纪念空间的设计中,情感作为特殊的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纪念空间的情感表达,就是将不稳定且抽象的情感转化为稳定具象的物质,通过具象的空间形态来承载抽象表达方式,从而刺激情感。在纪念空间中,其纪念主题和核心理念是通过一定的情感来传达给参观者,而通过有效的空间组织,空间的情感才能被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1]。

1 朱瑞纪念馆在人物情感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对朱瑞将军纪念馆及其周边环境考察发现,该纪念馆在表达人物型纪念空间的设计上存在以下六点不足:建筑形态难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不协调、象征性的公共艺术品缺失、史料陈展方式落后、导向系统缺失、绿化单一及缺乏纪念性元素。

1.1 建筑形态难以表达强烈的情感

现纪念馆的建筑形态难以表达出强烈的纪念情感,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整体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紧密,缺乏象征性与主题纪念性。对建筑形态及其符号而言,建筑形态的表现主要功能就是反映建筑的外在,比如建筑的造型、建筑群体的组合及立面的细节处理等。朱瑞纪念馆建筑形态是有些新颖的建筑单体,建筑结构上偏向现代的博物馆,缺少情感的表达,形态等特征过于单一。朱瑞纪念馆建筑的改造始终围绕如何表达出强烈的情感为中心,采用象征的手法,弘扬朱瑞精神。朱瑞将军纪念馆建于宿迁,纪念馆与当地均有不同的意义,以此采用军民于水的意境作为新的建筑形态的依托,其能够更好地与当地文化相结合。

1.2 建筑单体与周围环境不协调

朱瑞纪念馆地处宿迁市黄河古道旁,地势空旷平坦,建筑本身并非组合式建筑,而是一个独立的建筑单体。体积高大,在此地势上显得有些空旷。周围大部分都是居民区,中间并没有些许屏障,因此建筑和居民区之间显得有些不协调。景观设施与自然风景方面也不能形成统一的基调。据此分析,将对朱瑞纪念馆进行设计,建筑的设计形态仍然是建筑单体,增加建筑的平面面积,降低建筑的高度并不会影响游客对于纪念馆的体验感,扩大纪念园区的绿化面积,并在景观方面进行氛围的营造,减少纪念馆与外部区域的边界感。建筑设计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以此可以拉大空间的对比度,并与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

1.3 象征性的公共艺术品缺失

通过对原馆的实地考察,发现在纪念馆园区内象征性的公共艺术品仅有几个人物蜡像。除此以外,象征性的公共艺术品还应该有反映重大事件或有纪念性的物品。朱瑞将军作为炮兵之父,“炮”十分适合作为朱瑞将军纪念馆的标志性象征物品,其微缩模型、平面简化、特征细节等都可以作为提炼的元素运用到情感内涵物化的设计中。如朱瑞将军改良的大炮、朱瑞妻儿惨遭日军俘虏、朱瑞智缴藏匿于冰面之下日军军事用品等。

1.4 流水线式的史料展品陈现

现纪念馆内部有关于朱瑞将军的生平事迹以及将军的生前遗物仅仅只是以墙上展板和展柜的形式进行展现,游客进入则只会走马观花式的简单游览,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传统的展品展示方式,将传统和独特的展现方式相结合。可以通过特殊的展示方式与室内光影材质等元素相结合,从而给游客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空间对于积极情感或是消极情感的表达。如配备多媒体电子屏、灯光以及自然光打在墙面上形成的特殊符号、图案等。

1.5 导向系统缺失

导向系统不论是在景观还是室内空间中,都具备十分重要的功能,而作为具有功能性的设计,在朱瑞纪念馆园内几乎看不见导向标识的存在,在设计中需要合理布局,增设导向标识,以确保在游客游览时提供引导作用。

1.6 景观布局不合理及缺乏纪念性元素

在道路规划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具有人性化,而原馆现有道路较为生硬、呆板,不具便利性,不符合最初的理念。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没有合理的规划,在设计中应注重主次路线的区分,简化不必要的路线,可采取多种形式,为参观者提供便利。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景观方面绿化规划不够合理,内部绿化与城市建设规模不够一致。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设计,运用宿迁市市花市树等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并且突出园区自身的特色。从质量上提高绿化水平,烘托出纪念性氛围,安排专职人员监管,真正做到“建成一片绿,管好一片绿”。

作为纪念性园区,纪念性元素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原馆对于这一部分的缺失,导致整个园区与馆内缺乏统一性。对于纪念性元素的缺失。增添空间序列、水元素、光元素来营造纪念性氛围,设置纪念小广场、拱形门状纪念碑以及纪念岩石岸与馆内形成统一。其中纪念岩石岸能够给游客提供缅怀的场所,使游客情感得到升华,与朱瑞将军进行情感交流。

2 朱瑞将军纪念馆的情感表达设计思考与建议

2.1 景观设计方面

景观部分是为表达纪念内容而存在的纪念性景观,其次是为满足周边人群的休闲娱乐的需要,园内以空间序列、水元素、光元素和植物为主营造纪念性空间的氛围。水可以作为生命与灵魂的承载,可以为纪念园增添些许生机和活力。在朱瑞纪念馆中,以水流贯穿全园,水意味传承,传承朱瑞将军革命精神。将黄河古道的水流引进园内,与馆内中央水池汇合,延伸至地下空间,北面湖引入馆内,延伸至模拟大炮水池,最终流入黄河故道,形成一个水循环。在拱形门纪念碑处运用光的投射,意味着走向成功之门,看到希望之光。运用包含纪念意义的植物,如雪松、国愧、红枫等,营造纪念性气氛[2]。

随着旧市区改革的加速,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人们对休闲娱乐的要求日渐增高,这次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一需求,在纪念空间的设计上,注意纪念主题和纪念功能。传达纪念信息,营造纪念氛围,注重游客的舒适性和感性体验可以满足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的复杂功能,形成完整的整体。从提高城市质量的角度出发,结合宿城区的发展,将朱瑞将军纪念馆作为国民教育的场所。

2.2 建筑结构设计

象征是以类似和联想的方式传达信息的艺术表现方式,将特定的形象事物与其他可感知的事物联系起来,表现人们特定的社会观念、意识和心理状态,或者赋予人们深刻的意义和感情。通常建筑形式是在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简化演变而来。建筑的外部形式方面始终围绕纪念人物这一主题,在形体外形、材质、色彩和光影方面做些意向设计。整体建筑也将作出改动,为了弘扬朱瑞精神,建筑外型将以军民鱼水这四字演化而来,建筑顶面采用镂空设计,使其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在不同季节之中烘托出不同的庄重气氛。纪念性建筑旨在意义的表达,因此需要一些表达方式切合主题。地下空间的顶部设计采用十字形的造型,可以理解为近代中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上正处于十字路口,抑或处于西方十字架覆盖下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甲字型空间,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朱瑞将军伟大精神的理解。

2.3 室内空间设计方面

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通过引入不同的主题,对室内空间所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划分,并且通过象征、对比、跳跃等手法进行表现室内空间的情感。

2.3.1 象征手法

即象征性物品通过类比联想的方式联想到其他可以感知的东西。朱瑞将军作为炮兵之父,“炮”自然成了将军精神最佳载体。因此,“炮”十分适合作为朱瑞将军纪念馆的标志性象征物品,可以将“炮”形状及其文字抽象简化提炼融入到设计中。

2.3.2 对比手法

在对比手法方面,以窥视的视角展现将军妻儿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残忍杀害,而与此同时将军却不能沉浸于悲伤中,通过这种情形的对比可以使游客切身体会到将军的伟大精神。

2.3.3 跳跃手法

这是指由于两个场景或要素之间的突然变化,使观众感到意料不到的合理,超越场景之间的过渡,更容易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顺着空间的叙事顺序向前,原本十分严肃的空间突然从窗外斜射进一缕阳光,陡然出现的将军故居,将参观者从之前的压抑肃穆带到一个安静祥和的氛围。这种突然的转换让参观者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接着便是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的情感。展示的内容由救国寻路的拼搏跳跃到和平年代的安静祥和。和平场景的突然出现将观者的情绪引向惊喜[3]。

3 结语

人物型纪念馆虽然纪念主旨大体相同,但因所纪念的人物时代背景、人物本身经历与其承载的传承意义不同,在情感表达设计过程中因回到人物本身,围绕其所蕴含的情感来设计,而不是为了纪念而纪念,不忘初心才能在设计中把握好正确方向,避免出现千篇一律,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在朱瑞将军纪念馆的实践研究中,本文只粗略探讨了朱瑞将军纪念管设计元素挖掘和情感表达的一些简单的方法与思考,更多设计思路还有待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纪念性纪念馆将军
萧军纪念馆
我家的“将军”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将军
将军驾到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
将军完婚
纪念性景观的隐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