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2021-03-31 06:21王丽娜苗增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扳机

王丽娜,陈 莉,苗增欣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河南 漯河 46200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局限在面部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痛为临床主要症状的疾病。发作时患处可出现如电击样、刀割样、灼烧样、撕裂样疼痛,发作具有周期性,间歇期如正常人,对口腔颌面的“扳机点”任何刺激可诱发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好发于中老年人,以女性多见,单侧发病多见,且右侧较左侧多见,下颌支发病率最高。笔者用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2例,均为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康复科就诊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28~59岁,平均(44.18±7.34)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3.41±1.76)年。对照组男14例,女22例;年龄27~59岁,平均(43.13±6.45)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3.14±1.16)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根据国际头痛学会分类委员会2013年颁布的第3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3)(试行版)中的诊断标准[1]。①发生于三叉神经1条或多条分支支配区域的单侧面部疼痛;②疼痛特征至少满足以下描述中的3项,反复间歇性发作,持续1s至2min,疼痛剧烈;疼痛性质呈放射性的触电感或尖锐刺痛,患侧面部可因轻微触碰等非伤害性刺激引发疼痛;③除血管压迫因素以外,没有显著临床证据表明有神经系统损害或肿瘤等其他原发性疾病引起。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25~65岁;③VAS基线评分大于5分,每日发作3次以上,每周至少4天有发作;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研究。

排除及脱落标准:①三叉神经痛为继发性,如存在颅内占位性病变、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②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心脑血管疾病(有出血倾向)或恶性肿瘤等;③伴有精神或认知行为障碍;④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其他针刺治疗禁忌;⑤治疗期间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及射频热凝术等外科手段介入治疗;⑥无法耐受或中途放弃等不能配合。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治疗。①针刺治疗:眼支取攒竹、阳白、鱼腰。上颌支:四白、颧髎、迎香。下颌支取颊车、下关、地仓。嘱患者取仰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采用安迪牌0.30mm×40mm毫针(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生产),针刺泻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min,每日1次。②扳机点(触及该点即可诱发疼痛)穴位注射:注射药物为甲钴胺注射液1mg和2%利多卡因2.0mL混合液(共3mL)。医者双手及扳机点消毒后,迅速进针,刺入约2cm,回抽无血液后将药液缓缓注入。每日1次,连续治疗10天后休息1天,而后继续治疗。如果无明显扳机点,眼支疼痛取鱼腰穴,上颌支疼痛取四白穴,下颌支疼痛取下关穴。

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卡马西平,口服,每次200mg,日3次,若疼痛不止适量调整剂量,最高剂量每天不超过1.2g。

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疗程30天。

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2]:在纸上作1条长10cm的线段,从0~10标记,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的疼痛,线段分为2面,将有数字标记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纸上标出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再由医生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判并记下疼痛的程度,1~3分为轻度疼痛,可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睡眠,尚可忍受;7~10分为重度疼痛,影响睡眠,疼痛难以忍受。

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先做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两组数据比较采用非参数独立两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取Wilcoxon 符号秩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3]。治愈:疼痛症状完全消失且面部感觉功能正常,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VAS评分为0。显效:疼痛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再次复发但发作频率减少50%,症状改善显著,VAS评分减少大于等于6分。有效: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发作频率减少25%~50%,VAS评分减少3~6分。无效:疼痛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加重或VAS评分减少小于3分。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7.056±0.207 2.056±0.321*△对照组 36 6.889±0.213 3.194±0.396*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头痛”、“头风”、“偏头痛”、“面痛”范畴。是风寒、湿热、痰饮、瘀血阻塞脉络及清窍,三阳经脉瘀阻头面所致。疼痛常可能因为洗脸、刷牙、咀嚼、吞咽、说话或是精神情绪紧张而诱发。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常规先使用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时考虑采用手术治疗。卡马西平是临床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能够抑制三叉神经脊束至丘脑的病理性多元神经反射,从而达到止痛目的。然而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副作用明显,如眩晕、头昏、厌食、嗜睡、视力模糊、口干、运动失调、低钠血症和骨髓抑制作用等,严重者影响肝脏及肾脏代谢[4]。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需要加大药物剂量才有满意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手术治疗能迅速改善疼痛症状,但具有较高的风险,容易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如感觉迟钝、听力损伤,且手术的精准度和操作要求较高,复发率高。

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扳机点,稍加触碰即可诱发疼痛,这与针灸学的阿是穴不谋而合。“有诸内必形诸外”,阿是穴反映了脏腑气血经络失调,阴阳失衡的外在表达。正所谓“得邪所在,万刺不怠”,针刺结合扳机点的治疗能更好的引导气至病所,起到“通则不痛”的效果。根据经络循行路线,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和三阳经的经络循行路线基本吻合,眼支疼痛主要属于足太阳经病证;上颌区、下颌区部疼痛主要属于手阳明、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症。因此治疗多取手足三阳的穴位。三阳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能激发经气、活络通经、疏通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在针刺的基础上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研究表明单纯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与卡马西平相比具有优势[5]。鱼腰穴下有眶上神经分布,四白位于眶下神经点处,下关位于三叉神经总干分支,在没有明显的扳机点时取这3个穴位能有效通络止痛,行气活血,提高针刺疗效。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时,针刺扳机点能够迅速激活下行抑制系统,释放内啡肽、P物质、5-羟色胺等镇痛物质,提高扳机点的疼痛阈值,减少发作次数,达到治疗目的[6]。

研究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5.0%,且VAS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能有效缓解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痛扳机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MRI融合技术提高三叉神经痛伽马刀治疗术前定位的准确性探讨
生命不能承受之痛:三叉神经痛
闲话“二道火”之惑
特殊类型血管神经压迫致三叉神经痛二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非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疼
带你了解“天下第一痛”
如何延长汽车装配单元风扳机的使用寿命
血拼政策扣动风险扳机
我的一份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