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联合抗阻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2021-03-31 06:21苏小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肌群糖化

苏小红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广东 广州 510700)

本研究用快走联合抗阻运动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90例,均为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黄埔医院内分泌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走组、抗阻组与联合组各30例。快走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8岁,平均(50.50±8.61)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9年,平均(4.31±2.32)年;抗阻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65岁,平均(50.63±9.13)岁;病程最短0.7年,最长11年,平均(4.15±2.44)年;联合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9岁,平均(49.23±9.23)岁;病程最短0.8年,最长8年,平均(4.09±2.00)年。3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1]。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7.0mmol/L,和/或随机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L(有糖尿病症状),和/或口服75g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2h的血浆葡萄糖浓度大于等于11.1mmol/L(无糖尿病症状)。

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35~70岁;③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糖化血红蛋白小于10%;④可坚持按疗程治疗。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需联合胰岛素等多种治疗方案;②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继发眼部、足部、心脑血管病变;③有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感染、认知障碍、活动不利;④不能坚持治疗,不服从随机入组。

2 治疗方法

联合组用快走联合抗阻运动治疗。①快走运动:采用快步走方法于每日早、晚餐后1h进行训练,每次快步走时保持抬头、挺胸、收腹、身体稍前倾姿势,快走时节律保持快、慢有度,快走强度以自觉稍累,但无呼吸急促为度,快走速度为80~100m/min,快走时最大心率为(170-岁数),每次快走时间30min,每周训练4次,连续训练3个月后观察疗效。②抗阻运动:主要针对全身大肌群、腰背部核心肌群进行训练,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胸大肌、腰背部肌群、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群、腹部肌群等各大集群进行抗阻训练,包括施加阻力对抗、举哑铃、下肢负重行走、直腿抬高、卷腹、小飞燕等动作,训练强度以自觉稍累,但无呼吸急促,不影响次日活动为宜(以最大心率的50%~65%确定运动强度,男性最大心率=220-年龄,女性最大心率=210-年龄)。每次训练30min,每周训练4次,连续训练3个月。

快走组:单用快走训练治疗,方法同联合组。

抗阻组:单用抗阻运动训练治疗,方法同联合组。

3 观察指标

采用电子血糖检测仪监测者每日晨起时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其中餐后2h血糖取三餐后血糖测量最高值。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

4 治疗结果

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见表1。

表1 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 (mmol/L,±s )

表1 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较 (mmol/L,±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抗阻组、快走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0 8.61±1.02 6.67±0.69*△ 14.07±1.09 10.49±1.21*△抗阻组 30 8.59±1.12 7.19±0.65*13.85±1.15 11.30±1.25*快走组 30 8.57±1.03 7.26±0.59*14.06±1.38 11.28±1.30*

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 (mmol/L,±s )

表2 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比较 (mmol/L,±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抗阻组、快走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0 5.05±0.37 4.67±0.26*△ 2.01±0.17 1.76±0.18*△抗阻组 30 5.06±0.29 4.84±0.26* 1.97±0.15 1.83±0.12*快走组 30 5.09±0.38 4.85±0.25* 1.99±0.17 1.87±0.15*

3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mmol/L,±s )

表3 3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mmol/L,±s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抗阻组、快走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0 7.54±0.29 6.54±0.24*△抗阻组 30 7.50±0.24 6.84±0.29*快走组 30 7.58±0.26 6.86±0.32*

5 讨 论

运动疗法是目前一致认可的、能广泛运用的、具有远期效应的2型糖尿病干预方法。在合理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控制的前提下,辅以运动疗法能够提高新陈代谢水平,规律的运动疗法可以增加肌肉组织、骨骼肌对血液中葡萄糖的消耗利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周围神经、大血管及微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2]。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运动方式包括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有氧运动与抗阻运动的结合。快走属于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快走时能够有效、快速地活动大肌群与关节,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输出量,加快对葡萄糖消耗、脂肪消耗,达到有效降糖、降脂的作用。抗阻运动是专门针对肌肉力量与耐力的训练方法,能刺激骨骼肌,骨骼肌能代谢机体一半以上的葡萄糖,肌肉组织是胰岛素的主要靶器官。因而,抗阻运动通过全面活动大肌群肌肉与关节,能增加肌肉与骨骼肌对葡萄糖、脂肪的消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受体数量增加,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从而改善高血糖、高血脂状态。研究指出[3],不同运动模式的组合比起单一运动模式更能有效控制血糖与血脂。

快走联合抗阻运动较单一的快走、抗阻运动能更有效控制血糖及血脂水平,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肌群糖化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高甘油三酯血症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
常吃煎蛋有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