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隔离应急防治医院设计与分析

2021-04-01 06:03何惠宜
广东建材 2021年8期
关键词:污染区隔离区生活区

何惠宜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1 项目概况

2020年2月新冠疫情期间,广州隔离应急防治医院选址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部,东邻增城区,西界佛山市南海区,南连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4城区,北接花都区和从化区。总用地面积:273250m2,地形地貌:场地内大部分较为平整,有鱼塘,局部有山包,场地内最大高差约15m,场地内无建筑物。项目定位:集中收治确诊患者,集隔离、治疗、抢救一体临时的应急医院;规模:区域内包含1000人患者、1500人医护人员及500人后勤人员共3000人。

2 项目建设的重点、难点

⑴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是应急医院的重点。患病区与医护区应严格分开,生活区、非限制区与限制区应严格分界。同时项目用地规模应相对大一些,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及收治患者的基本医疗设施和病区的完整。

⑵对于03年小汤山以及新建的火神山都是按传统的以住院为主的模式进行布置。通过与医护人员交流,在分析接诊流程后,本项目增加CT及PCR等检验流程,从初断到确诊中间增加缓冲留观,使整个医疗流程更加合理和完整。

⑶考虑新冠传播途径更快,潜伏更长,在医护流线分区时,应考虑在半污染区设置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保护的功能。同时结合小汤山和火神山案例,考虑医护人员体感,本项目在半污染区组织流线进行防护服的穿脱。

⑷广州属于高温多雨气候,场地雨水防渗透以及有效组织排水成为场地设计的重点。生活区、限制区与隔离区的污废水排放和处理也是重点之一。

3 总体规划设计

广州市隔离应急防治医院是为长期准备解决应急灾难医学救治及当前大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收治问题而设置。设计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建筑结构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消防安全和环境安全。

广州市应急医院建设用地面积约27.3万m2,总建筑面积6.3万m2。选址远离居民区、幼儿园、小学校等城市人群密集活动区,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生产储存场所。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三组负压病房楼、急救及医技区、限制宿舍、生活区宿舍、备餐间、物资储备库、洗衣房、垃圾焚化及处理暂存间、污水处理站、救护车洗消间等功能,病床总床位数建设目标为1000床。建筑布局顺应地形,设计规整,应急医院的核心区以急救及检查区为中心进行规划布局,方便患者就医检查治疗。1000床的隔离住院区按防疫要求划分成住院一区、住院二区和住院三区,各住院区相对独立。

4 功能分区及交通流线分析

本项目设计明确分成三个独立区域:生活区、限制区与隔离区,以确保院内卫生安全,同时门诊部、急救及检查区与住院区相邻布置方便联系。区域间设置30m隔离带,整个区域与外面之间设置40m隔离带。按照冬春季风北风以及夏季风东南风风向,生活区设置在上风向,隔离区设置在下风向。场地设3个出入口:东侧道路为洁净出入口,为医护人员及后勤物资出入口;西侧单独设患者入口及污物出口联通现状路,两入口间相隔270m;场地洁污分流,出入口分别设置在不同方向道路上。

患者通过救护车从北侧道路进入院区,通过分区进入住院区;医护及洁净物品从东侧道路进入生活区;污物从场地西侧运离院区;从流线上做到完全洁污分流。从隔离区到限制区再到生活区,只有唯一通道并经过强制卫生检查点;救护车与污物车通过消毒离区,并设置直升机停机坪,满足紧急救援要求。

区别于小汤山和火神山应急医院,广州应急医院隔离区设置急救及检查区,住院区围绕其设置。医护人员从北面进入,病患从南面住院区进入,建筑平面布局需满足“三区两通道”(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的要求,按医患分离、洁污分离的流线组织交通。

5 场地改造方案

场地平整方案:本次场地内主要为鱼塘、山体、现状路,具体场地平整方案如下:

⑴针对鱼塘区域,先抽干水,部分需要采用草袋围堰措施。鱼塘区域考虑到其地基承载力较小,以及避免过大沉降造成防渗膜拉裂,故采用抛石挤淤方法处理,先抛填1m片石,再填筑30㎝碎石砂压实,最后采用一般回填土回填至场地设计标高。

⑵现状水泥路一方面标高问题,另一方面防止不均匀沉降,需要拆除再进行填筑至设计标高。

⑶对于一般填方区域先进行清表30cm,再填筑回填土。

⑷回填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压实度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回填土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场地防渗系统是应急医院场地设计的重点。考虑到本项目的特殊性,本次场地的防渗系统采用1层600g/m2长丝土工布+2mm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1层600g/m2土工布的施工方案。在一般区域土基上直接设置防渗膜时,需增设土工格栅避免土基的不均匀沉降,防止防渗膜的拉裂。

6 建筑单体方案

参考案例:小汤山医院平面布局:病房间距离12m,污染区患者病房区无设置独立封闭的患者走廊,污染区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和病患合用走廊,该布置模式可节约用地面积;武汉火神山医院平面布局:病房间距离21m,走道间距15m满足隔离要求,患者病房区独立封闭的患者走廊。

本项目隔离区各平面均采用“三区两通道”严格进行设计:

⑴污染区包括患者接收诊疗的区域,如病床区、观察救治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

⑵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更衣室、配餐室、值班室及库房。

⑶半污染区指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是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病毒的区域,包括治疗室、护士站、医疗器械等处理室、内走廊等。医务人员通道、患者通道完全分开。并设置医护筛查与留观功能,更能对医护人员进行全面的保护。

住院按轻重症分三大区域,每个住院区的平面设计均参考武汉火神山案例,采用王字布局形式,中间为集中设置的洁净区,即:医护办公区、医生休息区和库房区。集中设置的洁净区左右两边为病房,洁净区通过半污染区进入病房污染区。为合理设计诊疗卫生流程,住院洁净区进出污染区出入口处分别设置进入卫生通过室和返回卫生通过室。进入流程为:“一次更衣-二次更衣-缓冲间”,以供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后,从清洁区进入到污染区。返回流程为:“缓冲间-脱防护服-缓冲间-脱隔离服淋浴-更衣”,从污染区返回清洁区,返回卫生间通道应男女分设。住院为双边病房布置,中间医护通道,两边为独立封闭的患者走廊。住院区主要是单人间病区与双人间病区搭配,配有40床重症监护病房,病房设计3.8m宽,满足房间内设备及转运要求。

隔离区在中心位置设置急救及检查区,里面三大功能分别为:

⑴急救及抢救区,设备抢救室、手术室、诊室、检查室、MR室及X光室,可直接收治处理重症病患并对病患的病情轻重进行诊别;

⑵设置影像检查、腔镜检查、功能检查、超声检查及输血科等完整的医技检查区,医技检查区不再与病区混合设置;

⑶医护工作区位于上风向,在半污染区组织穿脱防护服流线。

限制区设洗衣房、物资储存、备餐、限制留观与限制区宿舍。限制区与隔离区、生活区之间通过检查口相互分隔。限制区宿舍为两层板房,每个组团38间房,共三个组团。生活区靠近西侧出入口,设离区检查房、备餐与宿舍。生活区宿舍为两层板房,每个组团38间房,共十个组团。生活区宿舍可满足1000医护人员、500后勤人员的住宿需求。

污水处理场地、太平间、医疗废品收集等配套附属用房位置应在建筑下风向并尽量远离餐饮区和供水点

7 通风空调的气流组织

项目根据设定的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别设置送、排风系统,按不同压力梯度控制气流流向从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以自然通风为主,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设置机械通风。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以机械通风方式为主。房间气流组织采用新风上送风、排风下排风的方式,防止送、排风短路;同时新风送风口位置应使清洁空气首先流过房间中医务人员可能的工作区域,然后流过传染源进入排风口,使得医务人员不会处于传染源和排风口之间,减小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机会。

8 污废水排放、收集和处理

⑴本项目室外采用污、废合流,生活区独立排放,限制区、感染区统一排放。

⑵限制区、感染区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经灭活消毒,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出水水质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并设置排水事故应急池。

⑶生活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经灭活消毒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⑷在感染区排水管网末端设置污水处理站,处理量为1500吨/每天。

⑸污染区的空调冷凝水集中收集排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⑹针对医院的隔离区和限制区,场地设置了防渗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面可能受污染的水向下渗透的可能性。同理,隔离区和限制区的雨水实施统一的收集和消毒处理后,方能排出场区外的环境水体。

9 结语

应急医院预案作为重要防疫治疗工程,除了满足医疗流程和管理外,重点在于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快速建设。本项目施工采用集装箱模数,大大降低生产时间。整体方案在总结小汤山和火神山的设计及运营经验后,优化了流程,设置完善的半污染区来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并设置独立完整的医技区。在日渐严格的传染病防控要求下,广州应急医院的各项流程设计、措施均在进步,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各项措施,创造快速建设条件,与病毒进行赛跑。

猜你喜欢
污染区隔离区生活区
浅谈传染病医院给排水设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区通风空调方案
中国英雄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郑州市不同污染区主要绿化树种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研究
污染区环境质量监测的报告分析
福建省建成国内首批肉鸡无禽流感隔离区
偏远生活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某矿生活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提高梅山钢铁企业生活区电费回收率的研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