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宿迁市黄河故道城区段生态治理措施与成效分析

2021-04-03 02:36胡继成万吉祥崔延松
中国水利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故道宿迁市宿迁

胡继成,陆 毅,万吉祥,崔延松

(1.江苏宿迁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223834,宿迁;2.宿迁市水利局,223999,宿迁;3.南通大学,226019,南通)

黄河故道是黄河 “侵泗夺淮”形成的,西起河南兰考东坝头,流经豫、鲁、皖、苏四省至江苏滨海县套子口入黄海, 江苏境内自丰县二坝经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共长 490 km。 黄河故道宿迁段西起徐洪河,流经宿城区、湖滨新区、经济开发区、洋河新区和泗阳县, 经淮安张福河入洪泽湖,全长 114.3 km, 流域面积 296.9 km2。堤内滩地宽0.05~8 km, 滩地高程高出两侧地面4~6 m。

黄河“侵泗夺淮”致使淮河下游水系紊乱、河湖淤垫,加之诸水汇集,致使宿迁成为洪水走廊,洪涝威胁、水资源短缺伴随生态环境弱化严重制约着宿迁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主要做法

1.高标准规划

依据省政府批复的《江苏省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2—2020 年)》,立足省水利厅编制的《江苏省黄河故道地区水利建设专项规划 (2012—2020 年)》,统筹宿迁市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求,以高起点站位、高标准设计、高品质治理的“三高”为抓手,编制形成《宿迁市黄河故道地区水利建设专项规划(2012—2020 年)》实施蓝本。

①高起点站位。 紧扣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对接苏北“两个率先”难点, 以水安全破解宿迁黄河故道“贫困带”,以防洪保安、水资源有效供给助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

②高标准设计。 将传统的“子堤防涝、大堤挡洪”调整为“子堤挡洪”,立足洋河新区城镇化体系空间轴,拓展辐射区土地资源发展需求,将城区段从继化桥 (K53+600) 下移至五河(K61+500)段,7.9km 河道设计防洪标准由20 年一遇提升至50 年一遇,保证了洋河新区经济带轴心地位防洪安全;以拓浚中泓、梯级控制为主要措施,提高河槽蓄水量,辅以骆马湖、中运河相机补蓄水,黄河故道沿线农业灌溉保证率提高到80%以上;按照两岸贯通、路网通达原则,硬化堤顶道路, 既满足黄河故道沿线防汛抢险、工程管理道路通畅需要,又提升了沿线物流通达程度。

③高品质治理。 针对黄河故道土壤砂性重、粉粒和砂粒含量高、土壤结构松散、河道弯道多、水流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等“风来起沙,雨来流沙”实际问题,坚持生态设计理念,着力构建防洪排涝、水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水文化景观为一体的水安全体系,采取弯道顶冲、中泓控制、生态挡墙、箱式网格等技术措施,提升水工建筑物生态支撑能力,相关技术荣获江苏省优秀水利工程勘测设计奖。

2.高水平监管

宿迁市黄河故道整治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形成系统的监管措施制度体系。 主要措施有:

①高规格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宿迁市黄河故道后续工程指挥部,分管市长任总指挥,工程涉及的相关县区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通过建立和运行协调联动机制,统筹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通过优选代建单位、细化内设机构职责、明确管理人员分工等管理制度,有效破解时间紧、战线长、任务重等关键问题。

②高质量健全控制体系。 建设单位根据工程目标、进度控制、环节约束、问题导向等管理要素,细化质量控制责任网络,从而明确了责任人行为措施,并在推进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围绕工程质量优良、争创省部级优质工程奖等目标,先后制定了质量管理办法、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处理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和质量控制流程,形成质量管理技术标准化清单。

③压实“风火轮”推进速度。 科学合理安排进度交叉,六个“立即”体现“风火轮”推进速度:即在可研报告咨询意见形成后立即组织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 预研可能存在的问题;可研报告批复后立即上报初步设计,统筹安排重点和关键任务;在初步设计批复期间立即组织招标文件编制,减少标前等待时间;在招标文件发布时立即研究导截流方案审查,实施征迁前期内容, 缩短征迁矛盾处理时间;在征迁过程中实行日报制,立即实效处理征迁矛盾;在汛期来临前梳理汛期工程, 立即实施水下工程,有效降低行洪不利影响。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多为良性,也可见恶性结节,预后较差,因此早期鉴别结节的性质十分重要[1]。由于95%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因此把恶性结节从其中区分出来并不简单[2]。以往多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进行初步诊断,但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较低[3-4]。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ltrasonic guidance 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US-G FNAC)则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同时在超声引导下操作最大程度保证了吸取的安全性[5]。本研究旨在分析超声评估与US-G FNAC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④细化履约考核监督机制。 从资源投入、质量考核、安全生产、文明工地、自律教育等多方面研究制定履约考核办法。 按照考核办法对中标单位进行综合评分,依据得分率在进度支付款中扣除履约考核减项,并与信用等级挂钩。 要求中标单位法人代表现场签订合同,履行法人投标书相关事项的再承诺,并要求法人代表对可能存在的问题预警,形成相关建议和对策。 市级水行政主管领导、建设单位法人代表及中标单位法人代表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将监督约束机制的工作内容放到沟通交流机制平台上,促使通报褒奖和约谈补差收到实效。

⑤红色教育引擎建设文化。 开展“党员一股绳, 冲锋在一线”“红旗飘扬,警钟长鸣”“树旗扬帜,敬廉崇德”“四比一创,七比七争”“质量提升月”等主题活动,编写《文明工地创建实施方案》并写入招标文件,相应地设置安全文明措施费和优良工程措施费,有效提高了参建单位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宿迁黄河故道整治工程荣获“江苏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⑥信息化手段助力实效建管。 针对工程战线长、建设内容多的特点开发“宿迁市黄河故道后续工程建管系统”,将综合管理、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党的建设、协同办公、系统管理六大主模块分型成28 个子模块, 使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投资安排、 档案管理等因子得到动态控制,并预留了后期运行管理相关功能,将建管智能化、信息化目标落到实处。

3.高质量施工

①攻坚克难, 施工质量再创优。五河跌水溢流面和粉砂土防汛道路施工是两大难点。 五河跌水溢流面由曲线段+直线段+弧线段组成,堰面要求平整,混凝土面要求光滑,几何尺寸要求准确,外观质量要求优良。 施工单位采取定制钢模、 堰体承托、预埋锚栓、面层定位、三点固定、锚栓焊接等创新工艺, 最终完成堰面制作、整体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养护、拆模检测等施工任务,跌水溢流面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粉砂土防汛道路施工面临粉粒含量高、黏土颗粒含量低、毛细管发育快、水稳定性差等特点, 传统施工方法往往易导致灰剂量、压实度不达标问题。 施工单位采用统计试验法, 甄别提取粉砂土路基、石灰土底基层关键因子,通过大样本碾压试验,优化松铺厚度,测定拌和土料水量最优控制率,确保灰剂量、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

②创新技术,工法技艺。 黄河故道粉砂土防汛道路施工技术QC 小组获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一等成果奖,针对五河跌水溢流堰曲面特征形成的“溢流堰曲线堰面模板施工工法”通过省级工法评审。

二、主要成效

1.密实了水利工程运行体系

通过实施黄河故道干河治理工程、黄河故道后续工程生态治理等项目,黄河故道中泓、五河分洪道、西条堆河等主要行洪河道得到拓宽浚深、堤防得到加固。 新建的11 级梯级控制工程辅之以171 座配套桥、涵、闸、站等点位工程,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洪能泄的水安全目标。 沿线铺设的204km 交通道路、新建的水环境监测中心和信息自动化平台、管理房等管理性辅助设施,有力地支撑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

2.初显了黄河故道生态廊道

黄河故道生态整治后,沿河两岸景观带脉络分明,景观带内垂柳、香樟、紫薇等多种绿化树木构建了纵向生态空间,与地表草坪交相辉映形成纵横向生态景观。 线性景观带绿树成荫、绿地成毯、绿意盎然,以绿养水、以水带绿的黄河故道生态廊道初步建成,休闲、娱乐、文体活动,人水和谐生态空间得到有效拓展。

3.灌排水条件进一步优化

宿迁黄河故道生态治理工程通过中泓控制和11 级梯级蓄水, 不仅增加了河槽蓄水量,而且可以有效进行雨洪调度,增加宿迁市域地表水资源供给量。 通过建设引水闸、水源泵站等工程, 对黄河故道进行水源补给, 有效提高了宿迁黄河故道沿线17.8 万亩(1 亩=1/15 hm2,下同)耕地质量, 五河分洪道沿线8.6 万亩耕地的灌溉排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洋河新区城镇化体系空间轴带动辐射区土地资源整合和集中流转,土地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堤防外侧千亩藕塘示范基地、湿地浅水藕种植所需的水资源得到保证,农场化万亩果园生态区得以顺利推进。

4.夯实了高水平运行管理基础

宿迁市水利局依托市河道管理中心申请获批了16 个事业编制,成立机构负责黄河故道城区段工程运行管理, 承担15 个关键节点运行调度管理任务,确保黄河故道的水位水量和水质满足生态配水要求,防洪排涝指令措施得到可靠落实。 委托有关科研机构开展黄河故道水生态调控研究,对黄河故道沿线水资源调控和后续生态廊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黄河故道水资源进行实时监测、 实时调度和实时管理,“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集成标准化、管控一体化、决策智能化”目标得到实现。

三、经验启示

1.坚持生态为基、民生为本

河道整治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既满足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防洪排涝、引水灌溉、耕地集约、物流迅达等能力提升需求,也满足了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民生需求,要多元化植入生态要素,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

在外延目标方面,黄河故道整治工程坚持生态设计理念, 以水利工程的实体支撑,围绕生态修复、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保持等目标,利用生态水利工程技术建设生态本体,植入生态环境和文化景观要素,既体现了生态为基的建设目标,也反映了民生为本的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

2.坚持系统施策、压实责任

黄河故道整治工程具有功能多元、影响深远、技术多选、效益多向等综合性特点,这些特点决定着施策方向必须体现系统性要求,需要将总目标分解的子目标分别落实到利益主体和责任单元,并以强约束的方式压实各方责任。

宿迁黄河故道生态整治以建管并重为总目标, 逐次分解相关子目标,实施分类施策。 通过后续和外延项目的建设责任落实,明确了利益主体和责任单元,保证了洋河新区经济发展高地与黄河故道生态廊道社会发展轴融合,支撑了宿迁黄河故道区域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统筹发展。

3.坚持贴近自然、功能多样

坚持河道和占地相协调,用地较为充裕时采用“近自然化”设计,统筹滨水景观与水利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河道空间形态改造、 设立洪泛湿地、采用复式断面形式等方法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 以体现防洪排涝、水源调蓄、土地利用、水土保持、景观生态等多样性功能要求。

四、结 语

宿迁黄河故道生态整治,将洋河新区经济带轴心防洪安全提高至50年一遇,提高了防洪排涝标准;顺应河态和河势变化设计了11 级梯级控制工程,提高了水资源调蓄能力;将“子堤防涝、大堤挡洪”调整为“子堤挡洪”,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采用生态复合式断面设计, 采用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河坡、堤防防护方式,改善了水土交换形态, 提高了水土保持的涵养质量;创新水利工程设计选型,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工程控水、以水带绿、以绿养水融合成生态廊道型景观,体现了人水和谐、生境共融。

猜你喜欢
故道宿迁市宿迁
淮委组织完成黄河故道航拍调研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复苏
宿迁市打好防汛抗旱主动仗
宿迁市创建“三四五”工作法,画好侨界同心圆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维纳斯黄金苹果在黄河故道地区的引种表现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宿迁
黄河故道
宿迁市农业发展需“三方突破”
黄河故道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