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揭秘,食物过敏的易感位点知多少

2021-04-06 03:06高翔
关键词:位点基因组过敏

高翔

近年来,全球食物过敏(food allergy, FA)的总患病率持续上升,在儿童中约为8%,在成人中约为5%[1]。遗传因素在FA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和双胞胎研究表明,FA的遗传率约为80%[2-3]。FA发生的遗传机制亟待深入研究。随着越来越多FA遗传学研究的发表,本文对既往和近期发表的FA全基因组研究做一回顾。

1 CanPAR研究

2018年,Asai等[4]在JACI发表了一项FA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研究调查了850例来自加拿大花生过敏登记研究(CanPAR)的病例和926名澳大利亚健康对照。CanPAR研究成功地在染色体11q13上确认了一个新的FA基因位点,临近C11orf30和LRRC32基因区域。

2 GOFA研究

2017年,Marenholz等[5]发表了一项FA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在497例病例和2 387例对照中,通过口服食物激发试验诊断食物过敏。该研究鉴定了5个具有全基因组意义的位点,包括18q21.3位点的SERPINB基因簇,5q31.1位点的细胞因子基因簇,聚丝蛋白基因,C11orf30/LRRC32基因位点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区域。此后,德国食物过敏遗传学(GOFA)研究又采用独立研究人群对CanPAR研究发现的11q13染色体上的基因变异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项研究鉴定出了相同的FA易感基因位点。

3 其他研究

2015年Hong等[6]开展了全球首个FA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受试者包括2 759名受试者(1 315名儿童与1 444名父母),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了花生过敏的特异性位点位于6p21.32的HLA-DR和HLA-DQ基因区域,并在独立人群中进行了重复验证,表明该区域可能对花生过敏有显著的遗传风险(图1)。

图 1 2015年花生过敏的全基因组研究鉴定发现易感位点位于6p21.32的HLA-DR和HLA-DQ基因区域[6]

2017年Martino等[7]用GWAS对73例激发试验确诊的花生过敏婴儿与14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关联分析,发现HLA-DRB1基因与花生过敏具有显著相关性。

综上所述,HLA基因、染色体11q13的C11orf30/LRRC32基因区域在食物过敏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而SERPINB基因簇,5q31.1位点的细胞因子基因簇,聚丝蛋白基因也被发现为食物过敏的易感基因。对于食物过敏的遗传学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为疾病诊断、风险预测、个体化治疗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位点基因组过敏
Pd改性多活性位点催化剂NH3-SCR脱硝反应机理研究
DNA脱碱基位点的检测方法及其生物学研究进展
多环境下玉米保绿相关性状遗传位点的挖掘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过敏星人SOS!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第一代基因组设计的杂交马铃薯问世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一种改进的多聚腺苷酸化位点提取方法
远离季节性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