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淋巴水肿)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2021-04-06 03:55闻金萍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2期

闻金萍

摘要:目的 对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的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探究。方法 以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乳腺癌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27例。给常规组应用常规的预防护理措施,给观察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采用综合措施(按摩联合治疗仪),最后对两组的效果进行比对。结果 经过比对后发现,观察组的水肿发生率7.41%要低于常规组的37.04%,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采用综合的预防护理措施能够进一步避免水肿问题发生,保证手术效果,可以尝试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患肢水肿;淋巴水肿;预防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081-01

引言:

在女性群体中,乳腺癌是极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现阶段主要以常规的手术治疗为主。但实际在手术过程中会给淋巴组织带来一定破坏,所以术后可能会出现患肢淋巴水肿等问题,引发疼痛、麻木、变形等症状,情况严重还可能引起继发性感染,给术后康复和生存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本次研究就选取了54例这类患者对其淋巴水肿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了探究,总结出了一些方法,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直接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组27例。常规组中年龄在36-64岁之间,平均年龄(49.68±3.41)岁;观察组中年龄在38-69岁之间,平均年龄(51.26±3.04)岁。本次研究将糖尿病、心肺功能不全等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常规组应用常规的预防和护理方式。即在术后的1-3d,重点对其上肢的握拳和伸指进行锻炼;4-5d,则重点锻炼手部功能,并作前臂屈伸锻炼;6-7d则指导患者用手臂摸对侧的耳朵或肩部;8-10d则适当进行屈肘训练;14d之后,再指导患者进行手臂过头训练[1]。整个过程中应该避免患者出现过度疲劳,具体运动量以其实际情况为基础予以确定。另外还应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沟通,尽可能给予充分支持和鼓励,重点介绍一些术后的康复锻炼方式等。

观察组则在常规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按摩联合治疗仪的方法:1)按摩,也就是进行淋巴引流按摩,具体操作时先对正常部位的淋巴系统进行按摩,通过手指和掌心的动作使区域淋巴引流加快[2]。整体从远心端到近心端,每天按摩两次,每次15-20min为宜。2)治疗仪加压。在术后7-10d应用空气压力波治疗仪进行护理,具体要求患者躺在治疗床上,暴露出护理部位。设备压力范围控制在20-150mmHg为宜,采用间歇性反复加压的手法,逐渐加强压力,每天使用两次,每次使用半小时,以10d为一个治疗过程[3]。整个过程中为避免出现交叉感染,还应使用专门的一次性辅料进行包裹,并时刻观察治疗部位的皮肤颜色,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一旦患者感觉不良或者皮肤颜色产生变化,则需要马上停止。

1.3观察指标

通过客观测量法对淋巴水肿进行评估:1)重度。患肢周径≥健肢周径6cm,并且影响肩关节、手指和上臂活动;2)中度。患肢周径≥健肢周径3-6cm,同时影响手背、前臂活动;3)轻度。患肢周径≤健肢周径3cm,同时影响上臂近端。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都是采用SPSS21.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比对发现,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7.41%要比常规组的37.04%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手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也会给患者的淋巴循环带来一定影响,从而引起上肢水肿。这是由于这类患者的液下淋巴结会被切除,从而使得局部淋巴回流受到阻碍,这时候间质液中的蛋白浓度和滤过压都会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得以提升,最终使得血管中的液体进入间质当中,最后形成水肿。产生水肿之后会使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循环受到影响,影响机体免疫力,由此可能引起感染,造成恶性循环[4]。当前这种淋巴水肿已经成为乳腺癌手术之后最常见的一项并发症。伴随着大众对于健康需求的逐渐提升,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受到了广泛重视,乳腺癌术后的患肢淋巴水肿问题预防和处理也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在当前的预防处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计划,并指导患者开展渐进性的上肢锻炼,从而达到预防和恢复上肢功能的效果,最终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虽然该方式有一定效果,但整体上并不显著,所以还需要配合使用淋巴引流按摩、空气波压力治疗设备进行治疗。这些手段能够有效按摩和挤压深层组织,促进局部组织实现血液循环,强化吞噬细胞的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最终有效减轻水肿问题。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使用按摩和空气压力波治疗设备综合处理模式的观察组的水肿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義(P<0.05)。这就表明,通过早期的指导锻炼和按摩治疗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淋巴水肿发生。

综上所述,给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普通锻炼联合按摩和治疗设备的综合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预防淋巴水肿发生,维护手术效果,可以尝试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云丽,执湖仙,普永丽,等.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9,000(021):228,227.

[2]郝润珍,宋帅.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护理体会[J].养生保健指南,2017,000(035):118.

[3]季英.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与预防淋巴水肿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31):P.131-131.

[4]马淑云,刘薇薇,赵娜,等.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7,046(008):1149-1150.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宁夏银川 75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