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护理质控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1-04-06 03:55黄蔚范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2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

黄蔚 范平

摘要:目的:对实时护理质控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由患者自主抽签的方式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包括患者50例,分别予以实时护理质控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综合护理质量得分为(97.13±1.26)分,组内护理满意度为96.00%,各项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8.67±1.98)分、78.00%(P<0.05)。结论:实时护理质控的应用,是提高ICU危重症患者临床综合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实时护理质控;ICU危重症;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2-102-01

在现代医院中,危急重症监护科(ICU)承担着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管理任务,由于收治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进展快、易恶化、并发症多,因此给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死亡、伤残,引发医患矛盾[1]。因此对于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而言,如何通过有效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对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分析探讨了实时护理质控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ICU危重症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抽签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34-81岁之间,平均年龄(62.17±3.42)岁;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例,年龄在33-83岁之间,平均年龄(63.09±3.18)岁。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给药、不良事件预防等。

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质控管理,主要方法措施如下:

(1)建立实时护理质控管理小组。由ICU护士长以及主任医生担任组长,同时包含10名责任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实时护理质控管理培训,告知其实时护理质控的含义、要点。

(2)制定ICU危重症患者具体的护理标准与规范,建立个人责任制度。以《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措施》的相关内容,联系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危重症患者护理标准与规范。小组成员在对患者实际护理的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严格依照所指定的标准规范进行。全面考察小组人员的岗位职责,结合人员实际表現情况及时奖惩,不断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

(3)持续质量改进。日常护理中,动态巡查病房,保证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全面掌握患者疾病情况。通过每日晨会、每周以及每月工作总结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的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当护理措施,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改进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住院护理期间的综合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部检查和护士长检查两部分,检查内容包括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风险排除情况、护理舒适措施实施情况等,护理部检查和护士长检查总分均为100分,计算两部分得分平均值,作为患者最终的综合护理质量评价得分。

采用院内自制的ICU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在出院前1d对患者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填写采用不记名方式,患者独立完成,任何医护人员不得干扰。问卷总分10分,依据得分高低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分级,8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6-8分表示满意;6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工具使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者表达形式(均值±标准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形式百分率(%),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表

在本次护理管理期间,观察组组内综合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护理管理中,观察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实时护理质控管理是指通过不间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实时更新护理计划和措施的方式[3]。本次研究中,接受实时护理质控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分较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6.00%,而对照组仅为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实时护理质控的应用,是降低患者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保证患者护理舒适度的有效途径,可促使患者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实时护理质控还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缓解医患矛盾。

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实时护理质控管理能够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患者护理重难点以及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方式,达到防止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工作有效性的目的。与此同时,实时护理质控管理期间,医护人员与患者有着紧密的沟通交流,这不仅有助于患者更好的了解自身的疾病情况,也能够促使其对于临床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原因与目的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因而可有效避免因为误解产生的医患矛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管理中应用实时护理质控是切实可行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综合护理质量、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爱园.实时质控护理对ICU患者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3):126.

[2]胡玉兰.实时质控加图片质控在ICU轮转护士护理质控中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9,32(16):184-186.

[3]杨丹丹,陈海萍.实时护理质控在ICU危重症患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5):90-91.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
护士长巡视工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新木桶原理在临床科室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