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护理进展

2021-04-06 14:31王安荣杨洁屈丹
健康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王安荣 杨洁 屈丹

摘要:中风是一种在老年群体中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突发性疾病,而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则是中风后极易发生的一种具有较高致残率的并发症之一。通过整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中,采取的康复护理措施主要为西医、中医以及中西医结合三大模块,且在大量临床研究中,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的独特优势逐渐凸显,疗效确切。

关键词: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即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该病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肢水肿、肩手疼痛、关节半脱位等,且有较高的致残率。因而近几年临床上不断提高了对该病症的关注程度,并通过采取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促进了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着重结合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西医康复护理

1.1 良肢位及主被动运动的摆放

针对急性中风患者而言,在其病发后,及时为患者摆放正确的良肢位,是降低中风对患者肢体造成危害的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护理措施。有相关研究资料也显示,早期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对于降低患者发生肩痛、肩关节脱位等并发症作用显著。与此同时,结合患者的病情指导并辅助其进行早期主动被动训练也十分重要。王晶[1]在关于“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研究中,通过及时为患者采取体位护理及主被动训练后,有效促进了其血液及淋巴回流,显著促进了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与恢复。

1.2 心理护理

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而言,由于病发突然,预后常常会伴随一定的并发症,这就导致患者极易表现出焦虑、抑郁、愤怒、烦躁等负性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而且还会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导致患者抗拒康复护理,影响康复效果。对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十分重要。有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在中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注重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同时予以针对性心理疏导,以鼓励、表扬等形式帮助患者建立乐观、积极的治疗信心,也能够显著降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

1.3 综合护理

现阶段针对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多采取综合护理形式加以干预,即将物理治疗与康复护理训练相结合的形式,以综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护理配合度的提升,进而改善康复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有多位临床研究人员在结合良肢位摆放、空气波、体外冲击波等治疗措施的同时,开展了康复训练,这对于缓解患者的肩手疼痛,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而言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肩手综合征发生的效果。

2、中医康复护理

近年来,伴随中医理论的不断发展,中医在临床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与价值也愈发明显。而从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护理方面来看,能够采取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含如下三种:第一,针灸护理。作为我国中医学领域的重要项目,针灸主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针刺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的措施。在为患者患肢侧进行针刺刺激的过程中,往往能够通过对特定穴位的有效刺激而缓解其患肢的肿痛作用,并促进其关节活动度的改善。第二,推拿护理。推拿也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一种缓解患者临床病癥的有效措施,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通过精准的推拿手法,推按其肩痛部位穴位或相关经络,可以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显著缓解患者的肩手疼痛感。第三,综合疗法。在当下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中,综合护理已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趋势,因而在中医康复护理中,也多采用综合康复护理的形式加以干预。励莉, 陈沪蓉, 邹云,等[2]研究人员在探究“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手肿胀的影响”中发现,通过采取中药熏蒸、穴位按摩等方式进行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手运动功能,促进患者肩痛程度的缓解。

3、中西医康复护理

在现阶段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护理中,已有相关研究资料证实,结合中西医理念开展康复护理,能够更为显著地促进患者预后,降低其发生肩手综合征的概率[3]。而在实际护理应用中,主要涉及的护理方式包含以下几种:第一,结合中药浸泡的康复护理。有相关研究表明,在护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过程中,通过在采取西医临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五苓散冷热浸泡或复元通络汤泡洗等方式进行护理后,有效的起到了消肿止痛、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第二,配合针灸的康复护理。伴随人们对中医理论的认可度不断提高,针灸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而言,在其护理中,配合西医临床护理为其实施针刺穴位的刺络治疗,相对于单一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对改善患者上肢疼痛感,促进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改善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效果。第三,联合熏蒸烫疗的康复护理。在采取西医护理干预下,配合中医熏蒸烫疗进行护理干预,也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疼痛的缓解,以及手功能的改善。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常规康复护理下,对患者患侧上肢肱二头肌及前臂曲肌肌群进行中药烫疗,可有效起到消肿止痛、改善手功能的效果。第四,中药外敷联合推拿针灸护理。在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康复护理中,以中药外敷的活血通络效果,针刺、推拿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效果,以及常规护理的干预,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患侧疼痛感的缓解,促进其肩手功能的改善。

总结:肩手综合征作为中风后的高发并发症,对患者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因而深入探究有效护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而言针对该病症患者的护理可采取的护理措施相对较多,其中综合中西医联合护理的效果相对更好,但在临床实践中,还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护理措施,探究更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晶. 中风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J]. 人人健康, 2020, No.517(08):225-225.

[2]励莉, 陈沪蓉, 邹云,等. 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手肿胀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6): 12-14.

[3]高嘉营, 海英. 不同频率提插手法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036(003):540-543.

(四川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610072)

猜你喜欢
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