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用于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4-06 16:28康元蓉
健康护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效果分析。方法 纳入40例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随机数表分组为对照(20例)、观察(2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盆底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统计对比组间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脏器脱垂分期0度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两组患者1度脱垂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度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 以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病症,提高患者盆底肌力,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康复训练;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临床疗效

盆腔脏器脱垂是由于患者肌力、筋膜张力下降所产生的的脏器位移现象,主要表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该病症通常是由阴道分娩作为主要诱因,产妇阴道分娩可促使盆底肌肉产生形态及功能的损伤和变化,同时可能伴肌肉撕裂等现象产生,严重情况下会促使患者尿失禁、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正常生活[1]。现为探究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作用于该病症中的作用,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40例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以随机数表分组为对照和观察两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年龄22~31岁,平均(28.13±2.07)岁。观察组年龄22~74岁,平均(29.01±1.57)岁。患者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单胎妊娠、阴道顺产患者;②所有患者均符合盆腔脏器脱垂I~II度。

排除标准:①结合严重的恶性肿瘤者;②存在其他心脑血病症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盆底康复治疗,首先评估患者盆底创面情况、会阴体弹性、产后闭合、收缩情况等,同时根据患者产后的恢复情况制定提肛肌群收缩训练。肛門缩紧运动需保证3s/次,随后放松,以此为循环,保证150~200次/d,次数需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I类肌纤维训练时需以重复性、力度和持续时间为主,II类肌纤维训练以速率、力度、疲劳度为主。所有患者共计治疗2个疗程,以4周为一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患者取仰卧位于阴道置入电极,调整强度为0~100V,患者可自感轻微电极,调整总频率为1~200Hz,脉宽为0~2000s。生物反馈康复训练需嘱咐患者进行锻炼肌纤维收缩、会阴收缩到锻炼肌力、会阴-腹部协调收缩,根据患者训练情况进行调整。生物反馈模块以30min/次、2~3次/w为标准,持续8w[2]。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组间患者在接受相应恢复治疗后的脏器脱垂变化情况。采用盆底脏器脱垂分期诊断(pop-q)进行评估,0度为无脱垂;I度为脱垂远端处于处女膜愿内侧,距处女膜缘<1cm;II度为脱垂远端处于处女膜内侧或外侧,距处女膜缘1cm之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脏器脱垂变化对比

观察组脏器脱垂分期0度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两组患者1度脱垂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度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产妇产后肛提肌所产生的肌源性、神经性改变,在伴韧带、肌肉等组织损伤的情况下会影响阴部结构及肌肉的稳定性,同时肛提肌为骨盆出口的封闭肌肉复合体,具有承托腹腔和盆底脏器的作用,在其结构受影响的情况下会减轻其承受力,进而产生盆底脏器脱垂。研究指出,康复训练的作用,可有效修复盆底组织结构,提高其承受力,康复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盆底肌力收缩力,但由于单纯训练无法有效探查恢复效率,同时易引起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使用效率欠佳。而通过结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方式进行康复治疗,可在常规运动康复过程中进行刺激性治疗,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会阴收缩,保证其神经敏感性,提高整体恢复效率[3]。

本文纳入40例患者分析有结果:观察组脏器脱垂分期0度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两组患者1度脱垂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2度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由此分析,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作用于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具有显著的使用效果,可大大加快患者的恢复效率,提高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康复训练作用于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史红梅, 龚林, 董玉楠,等.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用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护理, 2018, 10(4):317-319.

[2]贺文丽.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力及盆底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1):85-87.

[3]沈芸, 顾萍.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轻中度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59-60.

作者简介:康元蓉;出生日期:1993-12-1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甘肃兰州;学历:本科;职称:护士;主要研究方向或从事工作:护理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730050)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临床疗效
电神经肌肉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阴道口闭合不全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行生物反馈加电刺激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产后生物反馈治疗对女性盆底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