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认知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1-04-07 19:41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导图区域素养

◎ 刘 鹏

在我国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为教学目标,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培养的需要,地理教师需要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区域认知素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积极迎合新课改对地理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可以有效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占据着较多的课堂时间,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以及地理教学水平的发展和进步。而在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判断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内容,也要求地理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而需要注重加强对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搜集更多的教学内容。在对学生进行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微课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应用,以此来促进自身教学技能的发展和进步[1]。

2.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区域认知的理解和表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认识和了解,透过表面看到地理问题的本质。在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区域图,通过多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加以语言上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中,发现地理问题的本质,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一般来说地理教师往往会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地理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学习的难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3.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发展。从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情况能够看出,学生在回答地理问题时容易出现关系混乱,逻辑不清以及方法不当等现象。因此要求地理教师在设计地理问题时需要保持清晰的逻辑,使得学生能够容易找出需要分析的要素,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发现区域问题的本质,提高学生在区域问题上的分析能力[2]。

二、区域认知能力的几个重要培养途径

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我国高中地理教学的情况能够看出,有效地地理区域认知素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师需要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进行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笔者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

1.开展定期巩固训练,反复强化学生区域认知

在对学生进行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如果仅仅通过单一的教学将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并且学生在学习之后容易出现忘记的现象,因此地理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来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使得学生将学过的地理知识,有效地融入自己的知识库中。从地理学科的性质上来看,地理属于文科的范畴,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背诵,并且需要在不断强化的过程中,来提高记忆的效果。为此地理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班级课堂交流讨论,为学生们创造出更多的交流互动机会,使得学生们可以就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讨论。同时地理教师也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在问答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发现自己在地理学习中的薄弱之处,并且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和过巩固,以此来强化对地理区域的认知[3]。

2.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区域知识框架

地理教师需要加强对思维导图进行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地理知识的组成,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例如在讲述到自然景观以及人文景观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地理内容的记忆。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构建起适合自己的思维导图,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进步。例如在讲述到《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内容时,传统的地理教学需要将课程分为三堂课的内容。而通过对思维导图法进行应用,教师可以更加简洁直观地为学生介绍教学内容,方便学生提炼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更短的教学时间中学习到更多的内容[4]。

3.比较地理之间的差异,建立有效地联系

地理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比较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在比较中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理差异,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同时还需要学会区分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形成联合记忆来增强对地理事物的了解。在比较学习中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讲述到《沙漠化的防治》时,学生们会了解沙漠化的防治和森林的开发与利用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地理教师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通过联合教学来提高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又例如在西藏区域中河流的海拔落差相对较大,水资源的势能相对较高,因此在这个区域中对水资源进行利用时,需要克服的困难要比在长三角区域中更多[5],在西藏地区山高水深,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要远远高于长三角区域。并且在西藏区域进行水资源设施的建设时,也需要考虑到当地的生态所能够承受的压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地理认知素养,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符合新课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需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地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猜你喜欢
导图区域素养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分割区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第6章 一次函数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