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1-04-07 19:41魏本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章节高中历史翻转课堂

◎ 魏本霞

高中是学生养成各项历史知识基础能力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知识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受到学生考试成绩等因素的影响,在课程中采用“理论灌输+题海训练”的课程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卷面应试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其个人成绩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创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形式,应用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一、课前翻转,推动发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高中生来说,有效地预习可以帮助他们提前把握重点和难点,使他们的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面对以往历史课程教学中缺乏课前预习环节的现状,教师不妨将视角放在翻转课堂上,通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和科学的预习任务部署,引导学生进行在线预习,使后续的课堂教学得以有效进行。

例如,在谈到“抗日战争”的相关课程知识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网上预习。一是搭建学习平台。上课前,教师可以依靠微信、QQ 等软件搭建学习平台,为预览资源的上传和共享打下基础。第二,课程资源的生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章节教学内容要点等因素,结合网络视听资源,设计优秀的章节ppt 或微课资源。在这些信息资源中,一方面可以整合一些与知识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使章节知识可视化。比如,抗日战争的主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和一系列经典战役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设计一些阶梯式的启发性问题,比如日本侵华政策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如何逐步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以保证学生预习的方向。这样既能保证学生预习的规范化,加深学生的认识,又能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问题,从而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实现教育效果的提高。

二、课上互动,深化理解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提出的问题进行翻转实践部署,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思考,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思维的突破学习困难及其学习效果的提高。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西汉的大一统”的相关知识点时,我建立了“西汉政治制度基础”和“西汉经济基础”等多个翻转的探索任务,然后通过独立分析、相互沟通、集思广益,引导各组成员确定相关结论。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翻转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可以建立“模仿西汉政治决策”的活动式翻转实践,引导各组成员确定角色分工,演绎真实过程,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此外,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好教学检查,以维护课堂秩序,及时为学生提供建议。例如,在这一时期,有的学生不了解西汉时期汉代与西域的交往状况时,教师需要对西域的文化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保翻转课堂模式的正常运行。

三、课后翻转,巩固成效

我们都知道,教学效果的保障既取决于课前预习以及课堂授课环节的效果,也和课后复习与巩固环节有着莫大关联。所以,在翻转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有必要结合该模式的教育思路来引领学生进行翻转复习,从而以个性化的复习教学和实践训练来巩固教育实效。首先,教师可将章节微课、数字试题等分享到班级网络群当中,指引学生进行观摩复习,使他们能够不限时地的进行复习巩固。其次,教师也可布置一些个性化的实践作业。如录制历史的案例演绎视频,比一比谁的作品内容最丰富、效果最好等等,以此来激起学生的课后实践和课后复习热情。再者,教师还可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与学生定期展开知识点的互动,如可以与他们聊一聊历史趣事、相关实例、探讨所学知识点等等,从而更好了解他们的学习疑问,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实课堂授课与网络连线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在现代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当前,很多教师受到学生的升学成绩等压力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为主,这种情况导致历史课程教学质量不足,学生不仅缺乏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也难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等历史学科素养。针对这种问题,我们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开展翻转课堂,深化历史教学成效,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章节高中历史翻转课堂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