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评价

2021-04-09 06:51张福添杨仁贵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6期
关键词:红霉素阿奇霉素

张福添* 杨仁贵

(福建省仙游县妇幼保健院儿科,福建 仙游 351200)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微生物,同时也是小儿常见感染病原体,是导致小儿肺炎的重要原因[1-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肺炎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占居首位,已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4-6]。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肺炎支原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有关,导致抗原结构发生改变而自身产生抗体,从而造成机体免疫损伤[7-9]。临床关于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主要给予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或并发症的处理等,红霉素和阿奇霉素均为大环内酯类药物,也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但是这类药具体疗效也不一,有待研究[10-12]。有学者指出,将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这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中,疗效更佳[13-15]。因此,本文通过对我院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分析,旨在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序贯治疗中应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每组55例。试验组55例患儿,年龄4~12岁,其中男35例,女20例,平均年龄(7.48±1.38)岁;病程最短3 d,最长10 d,平均病程是(5.22±1.08)d。参照组55例患儿,年龄4~11岁,其中男33例,女22例,平均年龄是(7.25±1.22)岁;病程最短4 d,最长9 d,平均病程是(6.04±1.88)d。在统计学软件中录入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试验组和参照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研究对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家属在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临床研究,另外医学伦理委员会也对本次研究的全过程予以监督和批准;经支原体抗体检测、X线检查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IgM呈阳性[16];年龄为4~12岁。排除标准:患儿有脏器功能障碍,如肝脏等,既往有精神病史或是心脑血管病;药物过敏者;发病年龄在6个月以下。

1.2 方法 入院后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退热、化痰、止咳等,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序贯治疗,内容如下。

参照组:该组患者予以红霉素(生产产家:江西赣南海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6021156,规格:0.25 g)治疗,将红霉素(20~30 mg/kg)溶解在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

试验组:该组患者予以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方法,具体如下:在参照组方法基础上,红霉素连续静脉滴注4 d,之后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生产单位: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12,规格:0.1 g)口服治疗,将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溶于在温水中,服用前搅拌均匀,于早餐前服用,每日1次,连续治疗3 d,并停药4 d。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临床疗效,记录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如皮疹、静脉炎、胃肠道症状、肝功能受损等)。血清CRP和SAA水平的检测[17]:采集外周静脉血,及时离心,并在分离后置冰箱保存待测。通过荧光免疫法(由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件公司提供试剂盒)测定SAA水平,通过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疗效判定[18]:胸部平片、体征、症状在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记为痊愈;胸部平片、体征、症状在治疗后有一项未恢复,记为显效;病情在用药后有所改善,只是不够明显,记为有效;患者用药7 d后不仅没改善,甚至还加重,记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本研究中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血清CRP和SAA水平为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本研究中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组间临床疗效 试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比参照组高,χ2=4.583、7.314,均为P<0.05。见表1。

2.2 比较组间临床时间 试验组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比参照组短,t=8.216、13.052、7.930、9.598,均为P<0.05。见表2。

2.3 比较组间血清CRP和SAA水平 两组在治疗后,其血清CRP和SA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t=7.925、10.000,均为P<0.05。见表3。

2.4 比较组间不良反应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低,χ2=14.850,P<0.05。见表4。

表1 临床疗效的组间比较[n(%)]

表2 临床时间的组间比较(d,)

表2 临床时间的组间比较(d,)

表3 血清CRP和SAA水平的组间比较()

表3 血清CRP和SAA水平的组间比较()

表4 不良反应的组间比较[n(%)]

3 结 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里有渗出性的阴影,属于急性感染,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患者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该病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19-22]。有学者指出,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理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乱及机体免疫损伤[23-25]。一旦发病,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而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对此无治疗效果。临床针对这类患儿,多通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具有抗肺炎支原体作用,但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形成耐药菌株,极易让患儿产生耐药性,会出现部分不良反应,某些患儿难以应用。序贯疗法是近年来抗生素用药的一种新型方案,首先进行静脉给药,待患儿病情好转后,再调整为口服用药[26-28]。虽然红霉素序贯治疗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常用的方案,但研究认为,将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进行联合序贯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疗效。本研究中,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通过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给予患儿序贯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效果。与红霉素相比,阿奇霉素抗肺炎支原体作用更显著,且具有保护正常器官的作用,可减少患儿机体损伤。这是因为小儿器官尚未发育完全,稍有不慎就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小剂量阿奇霉素可减轻患儿的不良反应,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29-31]。而使用红霉素一般采取的是大剂量,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导致患儿不能接受[32-35]。另外,有学者指出,阿奇霉素比红霉素的安全性要高,与本研究结果相同。本研究还发现,在血清CRP和SAA水平的检测中,试验组患儿经治疗后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在临床时间方面,试验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以上结果说明选择阿奇霉素+红霉素序贯治疗临床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选择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序贯治疗比较好,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红霉素阿奇霉素
红霉素眼膏 用途知多少
红霉素软膏不能长期使用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阿奇,出发
红霉素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柔红霉素致幼大鼠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建立与评价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