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2021-04-10 08:59杨佳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锐器手术刀气溶胶

杨佳

(赣州市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手术室是医院抢救危重患者、开展手术治疗、高危护理集中且隐患纠纷多的科室[1-2]。手术室护理人员需长期连续工作,其工作特点为节奏紧张、压力大、强度大,常暴露于有害气体、放射线环境下,且易与感染性病原体携带患者接触或触及患者体液、血液和各种分泌物,职业暴露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3-5]。因此,若能早期充分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对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和提高护理人员自身安全具有积极意义。为此,本研究旨在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相关预防措施提供指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职于我院手术室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名,女51名;年龄(31.90±3.25) 岁;职称:护士36名,护师13名,主管护师11名。护理人员在研究期限内发生多次职业暴露,重复内容仅统计1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凝血功能正常;无代谢功能紊乱;护士档案完整。排除标准:院外原因造成的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妊娠、哺乳期女性;实习生;进修生;产假或长期休病假的护士;调查期间因其他因素不在岗的注册护士。

1.3 方法

对入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暴露感染、从业时间、职称、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等,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其中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为经溅洒或溢出、研磨、混合、打碎、开瓶等操作导致护理人员吸入含有病原体的气溶胶所致的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单因素

60名护理人员中存在职业暴露感染者24名(40.00%),无职业暴露感染36名(60.00%)。职业暴露感染组年龄(31.75±3.39) 岁,无职业暴露感染组年龄(32.65±3.42) 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0,P=0.321)。两组性别、从业时间、职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暴露感染组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比例高于无职业暴露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对比 例(%)

2.2 多因素

以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发生职业暴露感染为因变量实施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见表2和表3)。

表2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及赋值

表3 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3 讨 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性质与普通病房相比有所不同,需接触各种手术器械、化学试剂和药品、精密仪器、具有传染性患者分泌物和体液及排泄物等,常置身于以上职业性危害因素中,不仅会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还会危害人身安全[6-8]。本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与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指麻醉制剂和化学制剂等。前者主要为氟烷、氨氟醚等麻醉药品,吸入机体后需经一段时间方可排出,若长期接触易损伤肝肾功能[9-10]。化学制剂主要指戊二醛、甲醛以及手术过程中常使用的环氧乙烷气体、化学消毒剂等,具有高挥发性,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腐蚀机体各个器官,诱发头晕、脱发、致癌、流产等不良情况。另外,消毒剂还对人体皮肤、眼睛、呼吸道黏膜形成腐蚀性损害[11-13]。手术仪器开始向电磁波、放射性方向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频繁接触放射粒子并长期暴露于异常环境,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甚至细胞癌变。手术室器械设备较多,若使用不当或线路老化,易出现触电、漏电现象。手术室采用紫外线消毒,对护理人员的暴露皮肤、眼角膜等有一定致病性,可引起烧伤或炎症,而层流手术室噪音>40~50 dB,也会影响身体健康[14-16]。手术室是医院病原菌相对集中、高危患者高度聚集的地方,其护理操作易频繁、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分泌物,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生风险[17-18]。血液病原体对护理人员最具危险性,其主要经黏膜暴露、皮肤暴露等途径传播,一旦出现整理锐器时刺伤、传递锐器时刺伤、手术刀坠下扎伤等情况,极易发生感染[19-20]。医院需加强职业安全管理,成立职业暴露上报流程、暴露处理标准化流程等体系,建立完善的职业防护制度,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知识培训,纠正安全认知上的疏忽与误区,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最大程度减少因粗心、重视程度不够所致的伤害。护理人员要坚持用持针器或镊子取放被污染的针头、剪刀等;应用工具分解注射器、针头;禁止用手对污染的针头回套针帽;严格管理损伤性医疗废物;清点器械时可酌情储存或转移相关工具;佩戴医务手套,必要时可佩戴双层手套,加强防护,避免被刺伤。护理人员需谨慎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制度,尤其是涉及大动脉、腹部、胸部等易引起大量血液喷溅的手术,需佩戴防水性手套和专业防护眼镜,穿着防水隔离衣等,避免血液喷溅感染;认真检测麻醉设备和药物雾化的密闭性;正确使用消毒剂,在密闭箱中储存易挥发、刺激性的消毒剂,避免外溢或溅溢;加强护理人员防污意识培养,非手术期间注意手术室环境消毒和通风,避免吸入有毒微粒。

综上所述,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医院需加强职业安全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以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提高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锐器手术刀气溶胶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
基于飞机观测的四川盆地9月气溶胶粒子谱分析
基于CALIPSO数据的沿海区域气溶胶光学特性时空特征
一种可视限高安全锐器盒的设计
关节置换术切口应用含碘膜对手术刀污染的影响
含碘切口膜对于关节置换术手术刀细菌污染的影响
基于CALIPSO 资料的东亚地区气溶胶 垂直分布特征分析
气溶胶科学
临床医务人员锐器刺伤的危害及对策
未必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