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要点分析

2021-04-10 19:34蔡忠祥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器械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蔡忠祥

云南省楚雄公路局,云南 楚雄 532301

1 公路养护工程的内容及目的

公路养护工作包括对路面的清理、破损路面及设施的维修恢复、公路绿化等,要求施工团队按照具体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在对公路开展养护工作时,需在重点路段设置交通标志,以防意外发生。公路质量决定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便捷程度及安全性,由于公路质量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较多,为了有效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证公路使用安全,一方面需要完善施工技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2 公路养护工程的特点

2.1 安全隐患大

公路养护作业大多为边通车、边施工状态,安全风险高。在地理区位方面,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的公路多穿越于崇山峻岭之间,山高坡陡是既有的最大特性,在公路运营过程中极易发生边坡坍塌、泥石流等情况;同时,其气候湿润,在冬季、雨季极易出现雨雾及冰凌天气,导致路面结冰、能见度极低等情况。

2.2 不确定性强

公路属于带状构筑物,点多线长,分布不集中,导致无法提前预测出现异物或破损、缺失的路段。因此,相关人员需根据具体出现问题的路段开展施工工作,使公路养护工程存在较强的随机性及不确定性。

2.3 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包括噪声污染、环境污染等。

3 公路养护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1)人为因素。①公路使用者的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不可抗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过往车辆驾驶人员的技术及状态。在较高行驶速度下,如果驾驶员技术不熟练或精神状态不佳,发生突发情况时便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此外,部分驾驶人员的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时会造成人员伤亡。②施工人员的因素。施工人员的知识水平相对偏低,安全意识相对薄弱,且制度意识不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安全隐患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极可能出现不规范施工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天气因素。公路养护施工工作的影响因素较多,由于工程作业的不确定性强,当作业遇到恶劣天气时,将很大程度地增加安全隐患。同时,驾驶员的行车状态也取决于天气因素,当遇见雨雾天气时,驾驶员的可见度低、视野差,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另外,当遇到炎热天气时,驾驶人员容易疲劳,可能导致操作失误,还可能导致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爆胎,均不利于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的作业安全。

(3)内部因素。由内部因素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操作不规范、养护器械检查不到位等。在公路养护过程中,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需要在养护路段设置安全标志,以提醒驾驶员注意前方路况。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器械进行全方位检查,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及施工安全,检查使用的器械是否完好、材料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并设计完善的应急预案,同时加大施工安全管理力度,从而推动公路养护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养护投入不足,施工养护技术水平偏低

(1)养护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轻养”的现象,对公路养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养护资金投入不足,根据资金计划确定的养护方案便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维修过的公路及设施短时间内可能再次出现破损,增加了维修频率,将延长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长,提高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2)养护工作专业人员不足。我国公路建设大干快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快捷出行,同时培养了大量的公路建设专业人员。但是公路建设与养护在专业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差别,养护专业人员存在断层现象,年轻的养护技术人员经验不足,养护设备无人操作而导致长时间闲置或是由非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养护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和非专业人员操作设备直接影响养护质量,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施工养护器械配套设施不足。公路施工养护工作仅凭人力无法完成,需要合理使用相应的施工器械。目前我国对公路养护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且公路养护器械配套不完善。另外,相关技术部门存在对机械配套开发不足的问题,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降低了使用效率,严重影响施工进程。

4 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的具体方法

4.1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安全系数,需要从最根本的问题着手,其中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关键。由于工程团队施工人员存在较高的可培育性,可以对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对施工人员渗透安全知识,使其明确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并逐步落实到实践工作中,进而大幅提升公路养护施工的安全性。

4.2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是管理制度得以落实的前提。要想实现养护工程的生产安全,需要对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选择具有优秀管理经验及管理能力的人才进行工程管理,管理内容包括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施工计划的执行等方面。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加大施工管理力度的同时,需保证管理制度的规范化。首先,企业管理人员需做出表率作用,严格遵守相应规范制度;其次,提高管理层人才的管理理念,使其明确各自的责任,并深入施工实践中。

4.3 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系统

(1)加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度是降低安全隐患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专业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严格按相关操作条例进行作业,检查材料的摆放位置,并注意安全标志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有助于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补救。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无需养护路段的正常使用,避免因无序的施工妨碍交通秩序。同时,根据施工操作需要,与政府部门等沟通协调,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

(2)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切身安全利益,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安全监督网络,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情况;同时应设立具体的安全领导小组,对公路养护工程现场的安全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由于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存在多种多样的突发情况,需要安全小组在施工前排除安全隐患,并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现场勘察,及时找出并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系统还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硬性保护措施,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要求着安全帽、服;危险地段作业设观察哨;严格划分工作区及休息区;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并且施工过程中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按照要求存放施工材料,避免影响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等。

4.4 完善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1)器械检查。公路养护器械的状态决定了施工质量及效率,因此,需要注意施工作业对器械的选择。在使用器械前需严格检查器械的损耗程度及状态,防止在使用过程出现机械故障的现象。另外,公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存在部分危险系数较高的机器设备,在使用时需严格遵从专业施工人员的指挥,按照正确的使用方式开展作业。

(2)标志设置。设置交通标志,可对经过养护路段的驾驶员起到警示作用。在设置标志时,需要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并对设置的标志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破损及设置不正确的标志。正确地设置交通标志,可以避免因驾驶员车速过快引发的安全事故。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交通标志的设置位置比正常位置前移50~100m。除此之外,相应交通管理部门需积极对驾驶人员进行标志认知教育工作,进而保证施工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

(3)紧急预案设计。由于地理位置及环境的多变性,公路施工存在较多不可预测的风险,为了更好地规避风险,实现安全施工,需要提前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案设计。要求设立专门解决施工安全问题的小组,当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指导意见调整方案。

5 结束语

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需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要求。这些要求不仅是单纯业务上的具体要求,还应该结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抓安全生产就是“守纪律、讲规矩”的具体体现,只有做到技术、管理两手抓,才能进一步实现公路施工的安全生产。其中,首要任务是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深入了解公路安全问题的危害,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加大安全施工的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操作,从根本上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猜你喜欢
器械施工现场施工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