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1-04-14 07:42杨通宝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异体创伤性股骨头

杨通宝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素或经常饮用高度白酒导致的股骨头血供中断、骨关节组织细胞坏死和关节功能障碍的病症[1]。股骨头内压力增高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原因,对于疾病早期的股骨头坏死,通过单纯的髓芯减压降低坏死区域髓芯压力可改善股骨头血流灌注,缓解疾病进展。但该方式仅限于早期治疗,部分患者仅通过髓芯减压无法获得理想疗效[2]。有研究表明,在粗通道髓芯减压基础上配合人工骨置入能提高髓芯减压的治疗效果,对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就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进行如下探讨,以期为该疾病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78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34例(39髋)。对照组男21例(24髋),女13例(15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7.56±3.48)岁;病因:酒精相关13髋,激素相关19髋,特发性7髋。观察组男23例(26髋),女11例(13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7.29±4.01)岁;酒精相关14髋,激素相关19髋,特发性6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此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开展,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断标准[4],并经X线片和CT影像检查确诊;ARCO分期[5]为Ⅰ~Ⅱ期;意识清醒能配合完成研究。排除标准: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合并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或伴有其他骨髋关节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单纯髓芯减压方式治疗:患者仰卧位,垫高患侧,全麻成功后于大转子下2.0~2.5 cm处作2 cm切口,参照病灶位置采用克氏针(2 mm)确定减压中轴,C型臂X线机透视下先后分别使用直径为5 mm、10 mm的空心钻沿导针位置进行逐步扩散减压,克氏针扇形钻孔3处,在10 mm处测量隧道长度,确定钽棒规格,植入钽棒并旋转至最佳位置,缝合伤口。嘱咐患者术后避免负重活动,待术后恢复至理想状态后方可逐渐负重。

1.3.2 观察组 采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入联合术,按照对照组相同步骤进行髓芯减压操作,当钻至反应性新生骨区骨质坚硬处时,取出空心钻内骨质备用,采用克氏针扇形钻孔3处,采用刮匙仔细刮除软骨下深处病变组织,C型臂X线机透视下确定病灶清除满意后,在透视下向病变区填塞同种异体骨,并用植骨棒打压夯实,为防止细胞渗漏,最后取适量肌膜进行填塞,止血后缝合伤口。两组手术均由相同医生完成,嘱咐患者术后避免负重活动,待术后恢复至理想状态后方可逐渐负重。

1.4 评价指标 疗效:术后3个月随访,依据髋关节Harris评分[6]、髋关节疼痛、活动能力拟定疗效。显效:Harris评分≥90分,髋关节基本无疼痛感,可正常活动;有效:Harris评分为70~89分,髋关节轻微疼痛,活动受限;无效:Harris评分<70分,髋关节疼痛未改善,活动受限。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随访并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内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后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严重者将失去运动功能,降低生存质量。发生股骨头坏死后,如不能在早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大部分病变将在短期内呈持续性加重,可自行修复的概率极小。因此早期治疗是控制疾病进展、改善关节功能的关键。保留股骨头是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首要目标,截骨手术、髓芯减压、异体骨置入均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延长骨关节置换的时间。

以往的保守治疗只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无症状或轻度病变者,自1962年开始使用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以来,髓芯减压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与保守治疗相比,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7]。髓芯减压能在超声引导下通过钻孔快速清除坏死灶,快速降低股骨头内高压,诱导坏死区域血流再灌注及骨质再生,从而解除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缓解疼痛感,延缓病灶进展[8]。胡长波等[9]研究证实,单纯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FicatⅠ期、Ⅱ期、Ⅲ期的优良率分别为83%、64%、28%,提示单纯髓芯减压用于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效果更佳。本研究所有患者采用直径为5 mm、10 mm的空心钻沿导针位置进行逐步扩散减压,小孔径多通道减压能最大限度减少术中对病灶周围健康骨小梁结构和骨组织的破坏,降低对运动时生物力学传导的干扰作用;同时小孔径多通道减压方式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少减压术后的股骨近端骨折等并发症,安全性较高。但部分患者采用髓芯减压治疗后效果仍不理想,需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提高疗效。

本研究对39髋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施行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进一步观察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少,表明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较好,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分析原因为,髓芯减压术可直达软骨下,术后进行打压植骨可恢复软骨下支撑结构,恢复局部结构的原始稳定性或塌陷股骨头高度;使用同种异体皮质骨、松质骨可减少对其他部位解剖结构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10]。李艳兵等[11]研究显示,单纯髓芯减压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术后关节置换率明显高于髓芯减压后联合骨植入的患者。由此可见,髓芯减压后施行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能提升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还探究了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的安全性,更加全面。

综上所述,髓芯减压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术后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异体创伤性股骨头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分析舒适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传统笙扩音管的研究与改进设想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比较法在《“荷”专题》教学中的应用
同种异体趾骨移植再造拇指的现状与研究
影响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准确率的相关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