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郎中的身份焦虑
——笺释刘凤梧诗八首

2021-04-14 19:18夏中义
东吴学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诗人

夏中义

竹风蕉雨,历来是文人雅士寄喻情怀之诗性符号,有人径直将“蕉雨”释为“溅落在蕉叶上的雨”。这从语义上看,不错。落到诗人心境上看,浅了。自古解诗有窍门,窍门之一,着眼于“谐音”。“蕉雨”音谐“焦虑”。诗人对易代后遭逢的生存困境满怀焦虑:从时局遽变、弃教从医到身份歧视、饥寒交集、“文革”焚书、幼子辍学、恐怖禁闭,至死未见缓释。这就应了“蕉雨轩”主在晚境的两句诗:“床边泪共檐前雨,隔着纱窗滴到明”,全是伤心泪。

将诸多伤心泪聚焦于一点,令诗人心痛得渗血的,是“身份焦虑”:此即诗人1951年因故戴上、未尽公正、终身未摘的“地主”帽子,这“玄冠”二十余年如一日地泰山压顶。古人云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名”的当世版,即划“成分”,定“身份”。几近“命根”乃“要命”,甚至可谓“有名似有一切,无名失却一切”。此“名”即某社会成员若不被指称为“人民”,他即沦为“敌人”,不仅本人厄运,子女也倒霉,转眼友朋冰炭,亲戚厌嫌,朝野歧视。

也因此,诗人的后半生,几乎无时不在构思一首“落帽书怀”诗,这是他一辈子最想写、写得最具才情、最别具想象张力,也最无中生有的一首诗。这就意味着,为了能在生前摘除“玄冠”,其他加在其头上的,在坊间眼中不无光环的种种桂冠,诸如“民主人士”“统战对象”“省文史馆馆员”等,他一概“零期待”,不动心,也不想因此跻身省城或县城,甘愿栖身破旧农舍。

说“落帽书怀”诗写得非常好,用钱锺书的术语,好就好在“下转语”。钱著《管锥编》认为陶潜“下转语”下得最炉火纯青的,莫过于《归去来兮辞》《自祭文》这两名篇。前者写生归园田,后者写死归黄泉,然机杼归一,皆把“将而未犹之词”写得已活生生地呈示一般,亦即“下转语”特征是“叙将来若现在”。明乎此,再体味刘诗人那首杰作的最后四句:“乍听金鸡颁赦诏,顿教宠鸟转欢颜。坠巾春雨浑闲事,此后心房不用关”,也就极容易让粗读者误会,这是诗人真听到了“摘帽”消息、喜极而泣若春雨润酥,连头巾坠于雨中也不顾忌,连平素忧惧交织、极渴望自由的那间心房也无须紧锁了。虽然这一切要等到诗人逝世四年、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出现的“拨乱反正”,但无碍诗人在1962年已迫不及待这般写了。诗人太期盼“梦想成真”,于是就将梦想写成真的了。此诗若能起朱光潜于九泉拔冗一阅想必入其法眼,因为朱能确认此诗已深得六朝诗文之神髓:明明悲苦之音却以明媚华美道出。

丁酉夏余应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之聘,寄居岳西县垣。夜不成寐,起读杜工部诗,感而赋此①本题含七律四首,此选其一。1957年夏,时诗人64岁,应安徽省文史馆之聘为馆员,因年迈未赴省城,被调至岳西县文化馆任职。当时诗人被视作“民主人士、统战对象”,且将1950年莫名落下的“地主”帽子移到其夫人头上,易名为“家庭地主”,但席卷国中的“反右”已起,因率性而怕说假话的诗人履新文化机关适宜与否,这恐是一件让诗人“夜不能寐”且感而赋诗的心事。② 历尽句:寥寥七字压缩着诗人因易代所遭逢的难言艰危及饥寒,当非一对“尽”字所能道尽。一顶“地主”帽子便让诗人憋屈到艰于呼吸。诗人祖上奉“耕读传家”,然因诗人长年求学在外,祖上田产典当殆尽,全赖诗人193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时39岁)任职教育界后,才将田产陆续赎回,不料却因此被划“地主”成分,居“四类分子”(地、富、反、坏)之首,本人遭管制、批斗,子女连累为贱民。

图5为调试后样件的测试结果。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22 GHz~27 GHz工作频带内,最大插入损耗点约为1.6 dB,其余均在1 dB以内,相位呈现良好周期特性,驻波比在1.35左右,群时延在1 ns左右,与图3部分仿真结果比较,测试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曲线基本一致,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其一

历尽艰危忍尽饥②,那堪羌笛又频吹③那堪句:喻指1956年后时局对知识者的怀柔动向。羌笛又频吹:巧借唐·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语意。。

梦魂落拓愁羁旅,涕泪飘萧受拾遗④涕泪句:“拾遗”,本唐代谏官名称,诗人藉以指代其受聘省文史馆馆员,被感念得涕泪飘洒若雨潇潇。。

自叹沈腰浑似柳,谁怜潘鬢已如丝⑤颈联两句:用“沈腰潘鬓”的典故,以示诗人并无欣然履新之意。“沈腰”典出南朝诗人沈约,沈约多次上书请辞官职,皇上未准,沈于是给朋友徐勉写信说自己每隔一段时间,腰带就须缩紧几个眼孔,长此以往地消瘦,怎能支撑甚久?刘诗人则自谓“沈腰”已纤瘦若柳条。“潘鬓”典出西晋诗人潘岳,潘因仕途不顺、爱妻早逝而早生华发,遂吟《秋兴赋》以感伤中年鬓发如霜。?

红楼漫把花枝卜,君问归期未有期⑥尾联“:红楼”在旧诗中喻指二义:一是象征权贵邸府,唐·李商隐《春雨》诗“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中的“红楼”;二是富家豪门之外墙大多涂红漆,称朱楼,亦称“红楼”,即唐·刘禹锡《和乐天<春词>》诗“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悉”中的“红楼”。刘诗人此处有点与夫人玩幽默,1951年土改后,刘府之居仅二屋,皆破旧不堪。刘诗人请辞文化馆回乡仍以行医为业,是1957年秋。末句挪用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之成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劝慰夫人在家勿牵挂自己何日打道回府,因尚待定夺。。

(1957年)

清明杂兴①本题含七律两首,此选其一。

其一

乱后清明祭事乖,几家坟上子孙来②首联两句“:乱后”之“乱”有二义。一指世态紊乱。1958年人民公社运动伴随“大跃进”“大炼钢铁”瞎折腾,诗人也被卷入,赤足在山溪淘铁砂,山林间无数百年古木悉遭砍伐,用来烧窑炼铁。另是公社大办集体食堂,农民举家在食堂就餐,先是每餐为杂粮稀饭,缺粮后继以粗糠,并掺野菜、树皮。二指乡民丧乱。1959年肇始的“大饥荒”,令诗人所居之地西冲湾也饿死数人。这就使1962年清明家祭有悖常规,因有好几处家坟竟很少见子孙辈来烧香、扫墓、祀拜。乖:此指乖背,违反。。

已无麦饭殷勤荐,剩有梨花烂漫开③颔联两句:1962年早春“七千人大会”,导致国策有重大调整,时局较前宽松,国民经济逐渐回暖,但对清明时节的乡间草民而言,饥荒并未彻底消退,幸存者尚吃不饱,坟头也就看不见麦饭供祭,只剩野生梨花烂漫。。

荒塚累累翁仲卧,空山寂寂杜鹃哀④颈联两句:层层叠叠的荒凉坟墓,宛若横卧倒地、或铜铸或石雕的巨人偶像,满目阴森冰冷。翁仲:传说是秦皇年代的巨人,身高五丈、足迹六尺,坊间有人仿写其形,铸金人以像之,称为“翁仲”。后遂称立在墓地的铜像、石像为“翁仲”。这当使坟头累累,几无人气的沉寂山林使得杜鹃啼鸣也分外哀切。空山句:语本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莫敖旧鬼同饥馁,杯酒何人奠夜台⑤尾联两句:敖:通“邀”。为了不让先归九泉的旧鬼也遭“大饥荒”所累,饥馁与共,是谁在墓地(夜台)置酒一杯呢?坟墓因寝门紧闭,不渗日光,故称“夜台”。后指代阴间。宋·陈普《夜台》诗:“人寰黯淡如夜台,百物凄怆生芒峰”。?

(1962年)

落帽书怀⑥本题含七律两首,此选其一。

其一

一顶玄冠重泰山,十年生命系刀环⑦首联两句:“玄冠”,原指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的黑色冠帽,秦尚玄黑,后遂成士阶层的常用冠帽。《论语·乡党》:“羔裘,玄冠不以吊”,杨伯峻注:“羔裘玄冠都是黑色的,古代都用作吉服”。易代后大陆以鲜红为主流色系,玄黑也就沦为标识反派人物暨事物的颜色。诗人称地主帽子为“玄冠”、泰山般压得他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并非修辞,确属史实。诗人1951年被戴地主帽子至写此诗的1962年,已逾十年整,十年间的个体生命安危是被捏在一言九鼎者的掌心的。此即“系刀环”。“命系刀环”,义近“命悬一线”。刀环,腰刀的环。典出《汉书·李陵传》,李陵系西汉名将李广之孙,善骑射,汉武帝时率兵出击凶奴,战败而降。汉昭帝即位,在朝廷掌大权的霍光派人出使凶奴,欲暗示劝李陵返回汉朝为国效力。汉使在匈奴酒宴上不能与在座的李陵单独谈话,只能以目示意李陵,且屡次抚摸所佩腰刀的刀环,因“环”与“还”谐音,暗示李陵可“还”归于汉。。

友朋冰炭无相契,亲戚参商莫往还⑧颔联两句:狠抓“阶级斗争”所酿成的全民性“ 人人自危”,实是某种无形恐怖,哧得被戴帽者怯于找人诉告其无辜,而能体恤戴帽者之无辜的人则不敢公开其同情,原本平静共和、相安无事的族群被神经质地、硬生生地撕裂,用诗人的对仗来说,即“友朋冰炭”“亲戚参商”。前者典出《韩非·墨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意谓彼此合不到一块。后者典出《左传》,说上古有一对叫阏(yān)伯与实沈的亲兄弟本该和睦相处,谁知难兄难弟住得愈近,结冤愈深,只能将他们分开,最好一辈子不碰见,酷似天上的参星与商星,参星在西,商星在东,两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永不照面。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乍听金鸡颁赦诏,顿教笼鸟转欢颜⑨颈联两句:诗人当时获悉中央可能颁布“摘帽”之“小道消息”,因难辨真伪,故诗曰“乍听”。“金鸡”,喻指中央权威之声。明·唐寅《题金鸡报晓图》诗:“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赦(shè,音设)诏,旧时朝廷下达宽免罪过、罪名(类似“摘帽”)的诏书(类似“红头文件”)。这未经证实,却已让神经因脆弱而过敏的诗人喜出望外。“笼鸟”喻指诗人(及其夫人)那样被莫名剥蚀尊严的戴帽者。在全国范围内,还无辜者以政治清白与历史公正,这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有的“拨乱反正”。。

坠巾春雨浑闲事,此后心房不用关⑩尾联两句:诗人畅想若真有“笼鸟”脱樊的那一天,他定然喜极而泣得像春雨润酥,任头巾坠落也无须顾忌,不再拘头拘脑,因为从那天起,其忧惧交集、然又渴望自由的内心再也不用像房门紧锁了。“浑闲事”,典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却江南刺史肠。”凤梧诗人是反其意而用之。。

(1962年)

闻县文教局将聘余修正音乐,以诗谢之⑪此题含七律两首,此选其一。

其一

美人迟嫁尚含羞,况复徵歌到白头⑫首联两句:美女迟嫁尚且含羞,征选歌曲之类的事情竟落到年近古稀的老男人头上,未免滑稽。时诗人69岁,无怪他以诗婉拒。“徵歌”,旧指征招歌伎。唐·李白《宫中行乐词》诗:“选妓随雕辇,徵歌出洞房。”此处应指徵选地方歌曲等事宜,如其诗题所云“修正音乐”。。

忍抱铜琶弹旧调,怕携檀板唱梁州①颔联两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还好意思“手抱琵琶半遮脸”地当众弹奏老调子么?他更怕敲击着檀板去唱凄楚悲抑的古曲《梁州》。铜琶:语出俞文豹《吹剑录》“:学士(指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檀板,用檀木制成的、制约歌唱或器乐节奏的拍板。《梁州》,唐大曲名。唐·李频《闻金吾妓唱梁州》诗:“闻君一曲古梁州,惊起黄云塞上愁。”。

已抛丝竹中年候,更谢铅华半世秋②颈联两句:诗人继以“老歌伎”作隐喻,说自己早在中年时就不碰丝竹(乐器)了,不涂脂抹粉地登台也有半世春秋了。。

漫道中郎能顾曲,宫商不叶老伶愁③尾联两句:不要说“中郎”?(专职于皇帝内务的侍卫和随从)能“顾曲”(对音乐、戏曲颇内行)是复合型人才难得了,这位老艺人对音乐已生疏得宫商不协了,正愁死人了。这儿有两个趣味性的言辞游戏。一是刘诗人易代后以行医为业,俗称“郎中”,恰是对“中郎”倒过来读。二是“顾曲”曲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说“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扣,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顾曲”一词,遂懂音乐、戏曲之典。周瑜是军事家,又真懂音乐,倒堪称复合型人才。“爵”,酒宴上喝三杯酒。“宫商不叶”,指五间不协和,中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徵、羽来标识五声音调中的五个不同音阶,又以宫商来统称古乐。“老伶”,旧时称老龄戏曲演员。。

(1962年)

深秋漫兴④本题含五律四首,此选其一。

其一

惆怅青衫误,蹉跎皓首归⑤首联两句:诗人以“青衫”“皓首”对仗,慨喟其人生七二拟分两截。易代前是“青衫”阶段(1932年大学毕业后)除了执教中学就是任职教育界巡导,此甚合“青衫”一词之古义,既指学子、书生,亦指官职卑微。宋·欧阳修《圣俞会饮》诗:“嗟余身贱不敢荐,四十白发犹青衫。”易代后是“皓首”阶段,55岁始以行医为业,风尘仆仆于荒山僻村,那是没有出路的出路。前者令诗人“惆怅”,后者让诗人“蹉跎”。。

年荒鸡犬瘦,世乱虎狼肥⑥颔联两句:以“年荒”对“世乱”,以“鸡犬瘦”对“虎狼肥”,恰是在写诗人对“文革”前后的生命亲证:前者发生“大饥荒”,曾饿死人,鸡犬亦骨瘦如柴;后者“世乱”更可怕,“虎狼”指丧失理智的红卫兵,有些红卫兵“扫四旧”时看到喜欢的物件就据为己有,不感兴趣的就任意毁灭。他们曾经把诗人的千卷藏书堆在屋前打谷场付之一炬。幸亏诗稿数卷事先藏到屋后瓦檐间,躲过一劫。。

孤鹜惊秋色,残蝉咽夕晖⑦颈联两句:前句化用了唐·王勃《滕王阁序》的千古名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后句简缩了唐·伍乔的《晚秋同何秀才溪上》诗“: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其结果,当是让惊恐撕碎了宁静遥深,让凄恻涂抹了雍容清幽。。

忍看小儿女,饮泣卧牛衣⑧尾联两句:诗人最不忍心的,是目睹稚嫩子女哆嗦着卧在粗麻纺织的牛衣里饮泣,恐惧不敢出声。当年诗人最小的儿子初中尚未卒业,因父亲系地主成分,被学校迫令辍学回乡,嗣后务农十余年,屡遭凄辱,颇历艰辛。。

(1966年)

春阴写怀⑨本题含七律两首,此选其一。

其一

劫后逢春不当春,柳因雾锁翠眉颦⑩首联两句:1966年是十年浩劫之首年,故1967年也不宜当阳光明媚之春,因时局迷茫若雾,困扰得柳树也翠紧锁。柳因句:语本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

文章花样番番异,世事棋围局局新⑪颔联两句:“文革”演化到1967年春,其重头戏叫“一月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让造反派“夺权”。这是时局中的新花样,也是“梁效”“罗思鼎”“石一歌”各式写作组及造反小报版面套红的新标题,令诗人愈益看不懂。。

万里风烟弥海宇,经年亲友困江滨⑫颈联两句:各派别在“一月革命”因分权不均,而酿成系统性、地域性内斗乃至武斗,故诗云“万里风烟弥海宇”。安庆造反派之间武斗甚炽(动用枪炮),让平素交往的亲戚朋友也被困在江滨(安庆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动弹不得。。

可怜战垒荒郊骨,曾是红楼入梦人⑬尾联两句:“城垒荒郊”,典出唐·韦庄《过黄内县》诗:“云中粉蝶新城垒,店后荒郊旧战场。”然掩埋红卫兵遗体的“战垒荒郊”,可是当世城市用血写的青春惨剧,那些从弹孔中淌着热血的无辜死者,正处于宝黛般在大观园初恋的梦幻年龄啊。。

(1967年)

深秋望先人墓葺①本题含七律两首,此选其一。

其一

门对先塋不忍望,无人修葺②修葺(qì),用茅草覆盖房顶,后泛指修缮房屋等。任荒凉。

黄花憔悴增秋色,红叶飘萧乱夕阳③颔联两句:用“黄叶憔悴”“红叶飘萧”来隐喻先茔(yíng)即先人坟地因年久失修而格外荒芜苍凉。“黄花憔悴”,语出宋代邵雍《梅花诗》:“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红叶飘萧”语出宋代沈辽《次韵奉酬公诩短句》诗:“红叶飘萧下石台,扫除山径半天开。”。

深夜那堪听鬼哭,幽泉争许④幽泉句:九泉,阴间;争许,怎能准许让鬼哭来招惹地下长眠者的哀伤心绪呢?惹神伤。

此生行近西山⑤时诗人七四哀龄,故诗曰“行近西山土”。与“日薄西山”近义,意谓已走近人生终点。土,一眺松楸一断肠⑥松楸: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后代指父母坟茔。。

(1967年)

听雨有感⑦本题含七律四首,此选其二。

其二

胸负丘陵自不平⑧胸负句:乍读是化用宋·黄庭坚《题子瞻枯木》诗“: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细读则宜将“胸负丘壑”体味成刘诗人对其毕生亲历的国史家事这甘苦自知,渊墨而若闻雷声,故诗曰“自不平”。,病中多恨以诗鸣。

廿年白日无温色⑨廿年句:诗人近廿余年来看不到太阳温暖的亮色。,千古黄河有怒声。

身窜荒山亡命⑩荒山亡命:诗人1964—1974年卧床不起(时71-81岁,直到逝世),是因为1964年元宵节后,应邀紧急出诊,却因冰滑跌成腿伤,本已年迈体弱,乡间缺医少药,落下风痺症,行动不便,日常食沐皆赖家人护理,诗曰“身窜荒山亡命客”,并无夸张。客,梦回孤枕⑪梦回孤枕:“文革”期间,最令诗人噩梦连连,心惊肉跳的事件,恐是遭本族侄辈的无端诬告,被公社以“反动”嫌疑,去禁闭室关了数日。其原委是诗人有一祝姓老同学,青年时入伍国卫军,抗日时任炮兵团长有战功,晚年返乡务农,诗人为此作诗托亲戚转交致慰。不料半路上杀出好事者,窃窥诗稿后抄报政府,诗人兀遭禁闭,尽管查无实证,不了了之,却使诗人诗兴顿减,反倒病患加重。可怜生。

床边泪共檐前雨,隔着纱窗滴到明⑫尾联两句:语本宋·聂胜琼《鹧鸪天·别情》词:“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几近成句移植。。

(1971年)

猜你喜欢
诗人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诗人的书画
诗人的书画
最帅的诗人
“诗人”老爸
晒娃还要看诗人
愤怒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