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省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2021-04-14 22:45民革河北省委
乡音 2021年11期
关键词:劳动力岗位政策

■ 民革河北省委

目前,我省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就业人数稳中略升,就业质量稳步提升。但劳动力资源供需结构矛盾、行业错配矛盾、劳动技能结构性矛盾和区域失衡矛盾等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培训的力度和效益有待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建议:

一、优化政策支持,鼓励创业创新

一是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继续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和就业增长极、增长点。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就业项目补贴政策,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补助力度,加大对小微企业、去产能企业相关项目补贴力度,规范公益性岗位设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落实国家减费降税政策,减轻企业成本,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三是加大力度扶持创业创新活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健全差异化的创业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改善住房、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重点促进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留学回国人员、退休人员等群体创业创新。四是精准施策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统筹做好农村劳动力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劳务对接和就业衔接,以劳务经济、产业发展带动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与就业提升协同发展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找到产业转型升级与保障就业的均衡点,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一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挖掘就业潜力,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优先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稳定就业总量的同时提高就业质量。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挖掘其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发挥高质量就业对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撑作用,实现人民收入同步增长。三是稳妥有序地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在化解过剩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引导地方和企业分类施策,加快产业衰退地区和困难行业的脱困发展,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多渠道就业,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失业风险的底线。

三、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一是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普及高中阶段义务教育,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二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顺应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的要求,完善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强化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与公共服务,提升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创业和再就业能力。三是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制度。综合运用补贴、奖励、政府采购等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鼓励企业、院校大规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重点实施对贫困家庭子女、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等群体的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广“职业培训包”“互联网+职业培训”等新模式,培养与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创新创业、脱贫攻坚等时代要求相契合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四、优化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岗位匹配度

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政策的前瞻性,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就业预测和失业预警系统,破除妨碍劳动力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帮扶体系,促进劳动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有序流动和适配,实现用人单位和就业人员有效对接,提升就业岗位匹配度和精准度。

猜你喜欢
劳动力岗位政策
政策
政策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助企政策
政策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