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1-04-15 12:57覃娥田乃任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程胎儿

覃娥 田乃任

分娩特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也是女性身份转变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子宫收缩会贯穿其中,而因宫缩引发的分娩痛会刺激产妇的交感神经,除了引起相应的应激反应外,更容易导致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的释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及其血管收缩,继而延长产妇的产程,增加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风险[1-2]。近年来,无痛分娩在临床的运用愈加广泛,它在缓解产妇分娩痛方面应用效果显著,但仍有部分人认为麻醉药物的使用会不利于胎儿的健康[3]。基于上述因素,本文选取我院80例待产产妇展开研究,在征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前提下分别予以正常分娩和无痛分娩,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12月间待产产妇进行研究,将其中自愿参与本项研究的80例产妇列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4]:(1)所有产妇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产妇胎位正常,符合自然分娩的指征;(3)产妇的依从性和配合度良好。排除标准[5]:(1)产妇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2)产妇患有严重的妊娠期疾病,如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期糖尿病等;(3)产妇的产检资料不完整。依据分娩的先后顺序将80例产妇分为两组,分娩时间在2019年1—6月间的40例产妇纳入正常组,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年龄范围在22~36岁,平均(30.25±3.19)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38.86±1.03)周;分娩时间在2019年7—12月间的40例产妇纳入无痛组,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10例,年龄范围在21~36岁,平均(30.81±3.23)岁,孕周为38~41周,平均(39.11±1.05)周。两组资料经比较提示P>0.05,可行分组研究。

1.2 方法

对正常组产妇实施正常分娩方式,指导产妇合理的深呼吸,积极的鼓励产妇,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产程变化。

对无痛组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方式,当产妇宫缩以规律状呈现,且宫口开至3 cm时,在L2~L3之间予以产妇硬膜外麻醉,麻醉方式如下:先注射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生产厂家: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271;规格:119.2 mg/支),然后结合产妇的体质量和疼痛程度再次予以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持续泵入,直至产妇的第三产程结束。在此过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和胎儿的胎心率。

1.3 观察指标

(1)产程时长:详细记录产妇的产程时长,分别比较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之间的差异;

(2)分娩结局:记录所有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两组在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方面的差异;

(3)产后情况:选用Apgar评分法[6]评估产妇分娩后新生儿评分,统计两组的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4)并发症:统计所有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产妇和婴儿两方面,其中产妇的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软产道受损、尿潴留和下肢疼痛麻木;而婴儿的并发症则包括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比较两组间的差异[7]。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 18.0软件所有参与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予以t检验和χ2检验,检测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程的比较

无痛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程的时长均短于正常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分娩结局的比较

无痛组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占比率分别时95.0%和5.0%,分别与正常组的72.5%和27.5%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3 两组产后情况的比较

无痛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正常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在新生儿评分方面无明显区别(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

无痛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婴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分别与正常组的20.0%和12.5%相比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4。

3 讨论

在正常分娩的过程中,因子宫收缩引发的疼痛会使产妇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影响产妇的顺利分娩,大部分初产妇因难以忍受剧烈的疼痛,会导致自身的负面情绪逐渐加重[8]。而无痛分娩则是在不影响胎儿安全和延长产程的前提下,通过予以一定的麻醉药物,在保障子宫规律性收缩的同时,阻断痛觉神经传统途径,继而减轻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对痛觉的感知,但部分产妇因缺乏对相关知识的认知,认为麻醉药物的使用会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因此对无痛分娩产生抵触心理[9]。基于此点,本文选取80例待产产妇进行研究,比较正常分娩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

表1 两组产程的比较(min, x- ±s)

表2 两组分娩结局的比较 [例(%)]

表3 两组产后情况的比较(x- ±s)

表4 两组并发症的比较(n=40)

经本文研究发现,无痛组在产程时长、分娩结局、产后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均优于正常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无痛组在分娩的过程中,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持续性的予以药物镇痛,直至分娩结束,有效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避免产妇因承受剧烈的痛感而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对于提高临床配合度和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除此以外,无痛分娩的麻醉药物浓度控制较低,可以有效保障产妇的自由活动,不会过多的影响产妇的运动功能,从而有效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出现[10]。另外当产妇的疼痛减轻时,可以有效阻止儿茶酚氨类物质的释放,避免影响新生儿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降低婴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婴儿的生命安全[11-12]。本文研究结果证实,无痛组Apgar新生儿评分(9.42±0.55)分与正常组(9.46±0.51)分相比无明显区别(P>0.05),与朱全姿等[13]研究结果一致,研究组和参照组的Apgar新生儿评分分别是(9.51±0.37)分和(9.34±0.48)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实无痛分娩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无痛分娩相较于正常分娩而言可以在保障产妇和婴儿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产妇的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的占比率,减轻分娩时的疼痛感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产程胎儿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沈志洪:着眼“无痛分娩”,推进妇幼健康学科群建设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