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F患者GDF-15、NT-proBNP水平的检测意义

2021-04-15 12:57赵智慧郑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代偿心室心衰

赵智慧 郑杰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多数患者具有心脏病病史,如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原发性心肌病等,而且患者易受到各种因素导致肺淤血、心排血量减低及体循环淤血,继而引发心力衰竭,需积极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1]。为准确评估病情及进展,临床需加强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但其价值局限。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的超家族成员,在正常心肌细胞无表达,若出现心室长期压力、心室容量负荷过重等应激则表达增加[2]。氮末端-前体脑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作为监测心脏功能的常见指标,若出现心力衰竭,则NT-proBNP水平不断上升[3]。为此,本次研究对不同程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GDF-15、NT-proBNP表达水平的检测意义进行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相关标准[4]。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society of cardiology,NYHA)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为心衰代偿组48例,NYHA Ⅲ~Ⅳ级为心衰失代偿组32例,均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58.94±3.82)岁;另选择健康体检无器质性心脏病者80例作为对照组资料,男性44例,女性3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02±3.78)岁;排除近2月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患者;呼吸道严重感染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各种类型肿瘤患者等。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受检者均取空腹静脉血4 mL作为标本,离心处理10 min,3 000 r/min,取血清放入-70℃冰箱中冷藏,GDF-15、NTproBNP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GDF-15、NT-proBNP水平;比较心衰代偿组和心衰失代偿组患者GDF-15、NT-proBNP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7.0处理,计数资料以(%)进行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GDF-15、NT-proBNP比较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GDF-15、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心衰代偿组和心衰失代偿组GDF-15、NT-proBNP比较

分析表2可知,心衰失代偿组GDF-15、NT-proBNP显著高于心衰代偿组,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心血管医师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GDF-15、NT-proBNP比较(ng/L, x- ±s)

表2 心衰代偿组和心衰失代偿组GDF-15、NT-proBNP比较(ng/L, x- ±s)

更加深入,发现了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心力衰竭的病情进展、严重程度、治疗效果评估作用巨大[5-6]。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具有心脏病史,部分伴有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但仍有患者无明显症状,难以准确诊断评估患者病情[7]。为确保治疗效果,预测预后,需加强除症状、体征外其他评估方法研究。其中GDF-15与其他转化生长因子β的超家族成员有较大区别,仅有小部分氨基酸相同。根据研究可知,GDF-15为正调节基因,能够抑制心肌肥大、心肌重塑及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脏应激反应密切相关[8]。GDF-15激活后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而心脏压力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肥厚,继而出现失代偿引起心力衰竭,此过程GDF-15浓度逐渐增加,因此可将其作为评估心力衰竭发展的参考指标。BNP作为心力衰竭的定量标志物,可依据含量进行室收缩及舒张障碍程度的评估,同时该指标随着心室容积及压力增加而增加[9-11]。BNP属于肽类激素,在心房心室内合成,当心室肌牵张,室壁张力增高,则该指标水平明显增高,而由于人体内BNP半衰期非常短,而且体外稳定性差,因此可加强NT-proBNP检测,具有半衰期更长,且敏感性更高,稳定性好的优势,适于评估是否存在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病情进展、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GDF-15、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衰失代偿组GDF-15、NT-proBNP显著高于心衰代偿组,P<0.05,提示加强GDF-15、NT-proBNP检测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及发展有较高价值,病情越严重,GDF-15、NT-proBNP水平越高,为临床诊断、治疗及治疗方案调整可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期间需重视GDF-15、NT-proBNP表达水平的检测,对病情的评估具有较高价值。但需注意,本次研究纳入对象较少,为进一步明确GDF-15、NT-proBNP与慢性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研究。

猜你喜欢
代偿心室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关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的几个问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慢性心衰患者失代偿期抗凝治疗的临床观察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大脑中动脉闭塞诊断及侧支循环观察中的作用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