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对降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

2021-04-15 12:57吴毅婷邱淑琴周秀明蔡惠贞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红袖品管圈家属

吴毅婷 邱淑琴 周秀明 蔡惠贞

近年来,在我国医疗活动中品管圈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并为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应用品管工具进行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改善目标[2]。跌倒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包括以下两类: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如坠床;同一平面的跌落[3]。自从开展的“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活动,把“防范和减少患者跌倒事件”作为医院安全管理目标之一[4]。可见卫生部对医院管理安全工作十分重视,而跌倒是严重影响住院患者安全的原因之一[5]。坠床跌倒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通过护士细致的评估,精心的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神经外科开展降低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的发生率的品管圈活动,现总结如下。

1 品管圈小组概况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神经外科成立了品管圈小组,圈名为“相伴圈”。圈成员共有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人,护师2人,护土2人。本科6人,大专3人。详细制定各级人员职责,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

1.2 拟定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为2018年2—3月,每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并按计划执行。

2 一般资料

在现状把握的环节使用了坠床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对2018年2—3月患者安全情况进行统计:高危患者56人,存在安全隐患41例,73.6%的患者对自我跌倒风险防护措施未掌握,如表1。

3 确定目标

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及客观因素两大部分,所以从多角度深入剖析导致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十分必要。

4 原因分析

绘制鱼骨图,从人员、设备、环境、制度4个方面进行分折,找出了患者易发生坠床跌倒的一级要因,二级要因,三级要因,并由圈员根据经验在鱼骨图上圈出要因,制定了因果关联图。进行为期半个月的临床调查,进行真因的验证,从冰山图中找出患者发生坠床跌倒的根本原因:(1)护土及家属安全意识缺乏;(2)护士宣传力度不够;(3)医院设施不完善;(4)安全告知制度不健全。

5 对策制定及实施

针对找出的根本问题和原因,对其制定对策表。并集中于以下4个对策开始实施。

5.1 强化培训及督查

辅导员及护士长高度重视,亲自检查了坠床跌倒的工作。对全科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起床三步曲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反问式提问,并进行效果监测。带教老师极为重视新护士及规培护土的培训,如:评估坠床跌倒表,强调跌倒的危险因素,增强跌倒的防范措施等。实行老带新手把手带教的模式,改变为多种教学方法,相互监督,并且不定期进行考核。护士长每周二四进行晨会提问,巩固护土坠床跌倒的相关理论。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2 加强管理

加强对护士的管理,护土转变服务理念,转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要求护土尽量在病房、在患者的身边,包床责任到人;评分4分以上的患者,尽量安排在护士站附近;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对所有入院患者一律检查患者的鞋子,裤子。发现危险因素,立即排查整改,对每一个患者均进行坠床跌倒评分,正确的认识自身能力,提高安全意识消除跌倒的危险隐患,从而取得患者及家属们的配合,特别是在夜间上卫生间的时候能保证患者身边始终有家属照护;病床的床尾悬挂红袖圈及健康教育单,床头要有警示标识,床栏的有效使用,夜里患者不可自行离床,离床须有家属陪伴等从源头上杜绝坠床跌倒的发生。每一个患者及家属入科时均签定坠床跌倒告知书,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及登记。护士须时刻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加强病房巡视,密切观察病情,落实防范措施,教会合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防护设施。

表1 56例护理预防坠床跌倒现状调查

表2 品管圈活动前后跌倒比较 [例(%)]

5.3 加强宣传力度

健康教育是预防跌倒的有效措施[6]。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口头健康教育,在病房走廊张贴预防坠床跌倒的相关知识。每张床的床尾悬挂红袖圈,患者下床活动必须佩带红袖圈等醒目标识。同时建立微信交流群来传播坠床跌倒的防护知识,利用警示照片起到强化作用。医护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告诫和指导患者做好安全防范。

5.4 完善安全硬件设施

对全科的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并且专人负责。发现有问题或潜在的问题立进行整改。对卫生间、晾晒间、开水间、休闲区等重点区域加强管理。规定保洁人员清洁地面必须放置防滑警示标识,增加卫生间海绵吸水拖把的配备,防滑垫的应用,及时保持地面的清洁干燥。加强转运工人的培训,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全院均在平车上悬挂了警示标识,躁动患者在平车上适当使用约束绑带,保证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6 结果

6.1 有形成果

从2018年2月到现在对策实施期间,跌倒例数从4例降至0例,跌倒发生率为0%,目标达成率为113.2%,达到超过了预期目标,见表2。

6.2 无形成果

品管圈的工作模式解决工作的难题,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的自信心。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降低了坠床跌倒的发生,还获得了大量的无形成果。圈成员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形成了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了护理品质的改善。同时还获得了附加效益:在全院全面推广红袖圈的应用,准备申请专利。在全院形成了防跌共识,营造防跌文化。

7 讨论

7.1 优化了坠床跌倒的工作流程

活动之前,对护理安全未足够重视。预防措施未上墙,高危患者无醒目标识,对入院患者评估不到位,只针对于65岁以上及评分未达标的人群。现神经外科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坠床跌倒风险评估,优化了坠床跌倒的工作流程、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全科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风险的能力。高危患者必须佩戴红袖圈,下床活动时家属必须陪伴。对躁动患者应做好安全防护,如床栏,约束带的应用。定期检查床单位各项功能是否完好并及时进行维修,呼叫器放在患者触手可及之处等预防坠床跌倒的相关措施。

7.2 降低坠床跌倒的发生

红袖圈是非常醒目的标识,患者下床活动或外出检查均须佩带红袖圈,以便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医护人员看见佩带红袖圈的患者,可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更加积极主动上前提醒并帮助患者注意安全。护士夜间值班期间,针对床尾悬挂红袖圈的患者,护士须加强巡视。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安全健康教育,强调红袖圈的功能作用及佩戴的意义和重要性。红袖圈也以引起家属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患者的陪伴力度,加强防范措施执行。如着合适的衣裤,防滑的鞋子, 特别是在夜间患者上卫生间的陪伴上有显著改善。

7.3 营造防跌文化,建立护理品牌

院领导高度重视,从上到下全方位多元化培训,将患者安全列为工作的首要问题,在每个科室的公共区域粘贴防跌预防措施。全院安全防跌-人人参与,人人有责。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建立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有利于医院的发展,提升医院的形象。一旦患者带上红袖圈在医院的每个角落,如至医技科室检查,均可引起医技人员的高度重视,对高危患者重点观察,去除高危因素,强化安全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品管圈作为医院管理的有效手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深化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7-8]。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管理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9-10]。品管圈的应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13]。品管圈活动的特点在于能够发挥所有成员群策群力,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因此,今后仍有必要对出现的新护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品管圈活动,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取得更大的成效。

猜你喜欢
红袖品管圈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一道“平安红”——无锡锡山区“红袖标”在行动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红袖标”后面的故事
罗衣红袖,曾在彩云归处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