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地位

2021-04-15 00:37买玉华孙晋斐
新疆社会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新疆

买玉华 孙晋斐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文化事业发展硕果满枝,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新课题,进一步推动了新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文章就如何探索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的实践路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文化润疆,是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在新疆的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激发各族群众更深沉而持久的爱国爱疆之情,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进一步强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也必将获得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延续,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增进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生命力和创造力,促进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光明日报》2009年9月28日。。历史上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和中介,中原文化和西域(新疆)文化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2019年7月21日。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文化怀抱中形成、发展的,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印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始终与中原文化血脉相连、息息相通,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民族文化进入了快速繁荣发展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把新疆工作摆在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从战略和全局上审视与谋划新疆工作,不断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全方位、多层面地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力保障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文化权益,新疆的文化教育事业也迈上了快车道,取得斐然成就。(3)根据《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11月15日)整理。

一是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全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类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从无到有、日趋完善、稳步发展。二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各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类文化设施逐步建立并形成规模;搜集、整理、翻译、出版了大量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如英雄史诗、文学典籍、民歌歌词、神话传说、民间笑话、民间故事、寓言、谚语等)。一批文学艺术作品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等奖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持续繁荣;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三是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一批代表少数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著名建筑得到了妥善维修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丰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文化及旅游产业增加值逐年增长;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门类齐全、品种多样、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市场经营格局;网络文化蓬勃发展,引领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科技事业飞速发展,科技投入、科技平台、科技成果稳步增长,基本建立起专业配套、布局合理、具有区域特征的科学研究、开发和创新体系,同时培养了一支勇于探索、造诣较深的多民族科研队伍。四是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文化交流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官方文化交流合作步伐不断加快,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传播渠道深入拓展;新疆先后派团赴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文物展览、文艺演出等,以多种形式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积极对外展示新疆风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新疆对外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当前,新疆各民族文化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繁荣发展时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新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历史一再证明,凡是中央政权对新疆进行有效治理、社会稳定时,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交融就畅通,新疆各民族文化就越能与时俱进。

事实证明,新疆各民族文化要繁荣发展,就必须积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之魂,在交流互鉴中共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家园。

文以载道,孕育希望。新疆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促进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吸收、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大交流和大交融的新局面,共同谱写着中华文化的新篇章。(4)求是杂志社调研组:《新疆是个好地方》,《求是》2019年第16期。

二、新时代新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

2020年9月25—26日,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全面部署了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新疆工作的纲领性文献。(5)新华社评论员:《长期坚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2020年9月28日,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0-09/28/c_1126549909.htm。

(一)“文化润疆”的提出及其内涵

“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治疆方针发展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是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核心内容和系统性理论概括,这五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系统整体,而“文化润疆”则发挥着理论指引、思想统领、精神支撑、凝聚共识的特殊作用。(6)李伟道:《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兵团日报》2020年11月23日。如果说依法治疆是基石,团结稳疆是关键,富民兴疆是目标,长期建疆是落脚点,那么文化润疆就是重要途径。

对于“文化润疆”,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这既是对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进一步阐释与发展,也是新时代向新疆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根本性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7)牛汝极:《文化润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人民政协报》2020年11月12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我归属感和自我根源感。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中华文化因环境的多样性而呈现丰富多元的状态。“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灿烂辉煌、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8)艾力·吾甫尔、买玉华:《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日报》2018年11月18日。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凝聚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与魂,也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新疆各民族文化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以其独特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为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作出了贡献。

文化润疆,就是要用中华文化涵养浸润新疆各族群众的心灵,以文化人、以文润心。习近平曾经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9)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因此,文化润疆就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润泽新疆各族群众,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使新疆各族群众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华文化精华,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十四五”时期我国又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对于新疆而言,我们正处在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抓好经济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抓好文化软实力建设,促进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新时代新疆工作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也向新疆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命题——文化润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需要”,“是内聚人心、外塑中国新疆形象的需要”,“是实现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10)李建军:《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开展文化润疆工程》,《新疆日报》2021年1月8日。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要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关于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重要论述的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全面提高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夯实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准确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脉搏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抢抓文化发展新机遇,加快改革创新,以新体制、机制发展理念引领文化建设,把文化润疆工程打造成凝心聚力、铸魂育人的工程。不断培育和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文化润疆的成果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新疆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在快速繁荣发展的同时,新疆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距离中央的目标要求、距离满足全疆各族群众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仍存不小差距:文化事业建设经费投入亟需进一步加大;文化体制机制需进一步改革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物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全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比较薄弱;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群众文化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艺术创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数量和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创新能力弱,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重道远;文化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不成熟;对外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有待提升;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高端人才短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等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崛起成为必然,为了消除潜在的对其霸权地位的威胁,美国不遗余力的打压遏制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以疆制华”的力度,潜伏的“三股势力”残余贼心不死,妄图在内部配合境外敌对势力,破坏新疆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文化润疆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大力推进文化润疆工程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0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正是源于各族人民共同铸就和传承的精神家园。新疆各民族文化早已深深地熔铸于中华文化的肌体,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叶茂。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始终充满归属感与自豪感,始终传承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笔者认为,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润泽新疆沃土,着力构建新疆与内地、新疆各民族间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进一步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引导各族群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和自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筑牢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基础。

首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核心主题。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文化润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根主线,着眼价值观认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实施方案》尽早出台,规划内容丰富全面系统的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润疆为起始,加强文化引导,塑造文化品牌,用先进文化凝聚思想,引领社会进步,(12)吕四元:《切实肩负起文化润疆的责任与使命》,《兵团日报》2020年11月16日。推动文化建设平衡发展、合理布局;同时,统筹兼顾,建立健全文化润疆协调合作工作机制,互通、互送、互享、互办文化润疆项目,不断丰富新疆各族群众精神生活;此外,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推动文化事业工程和文化产业项目互相依托、相辅相成。

二是面向干部群众。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主题,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大众,思人民所思、想人民所想,始终把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让全疆各族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分享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这样才能产生共鸣,才能凝聚全疆各族群众的人心。(13)孙剑:《创作优秀理论文章,深入践行文化润疆》,《兵团日报》2020年11月16日。通过文化润疆改善社会风气,最大限度形成凝聚人心,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根于新疆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三是注重实践实效。在谋划、推进文化润疆各项各类活动中,突出彰显中华文化认同主题,用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化人润心,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让各族人民打心眼里热爱中华文化,从血液中认同中华文化”(14)王石川:《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光明日报》2020年9月26日。。同时还应以多样方式进一步深入普及现代科技文化教育,形成学科学、懂科学、尊重科学的社会文化氛围。(15)高波:《进一步推进“文化润疆”》,《环球时报》2020年11月27日。

四是积极谋划创作文化精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引导文艺工作者以人民为主体,或从历史文化、社会变迁中深挖题材,或聚焦奋进新时代,创作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贴民情、聚人气,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脍炙人口、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要加大扶持制作精良的文化精品,完善激励机制,对原创性文化产品和新兴艺术产品,通过政府补贴、商业运作等模式,推动更多的文化精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用优秀文化作品和优质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五是推进文化援疆。进一步用好用足援疆省市的文化援疆政策,不断推进新疆与内地文化的交流互鉴,使文化援疆工作成为各项援疆工作的一大亮点,成为增强新疆各族群众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助推力量。

六是维护文化安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铸牢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钢铁防线,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尖锐性和复杂性,不断铲除民族分裂思想的流毒,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优秀的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其次,把传播、加强阵地建设和文化交流互鉴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重要途径。

一是加强中华文化传播阵地建设。重点支持少数民族群众集聚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村级“九位一体”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修缮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一系列基础性工程,提升公共文化辐射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广播影视译制中心等,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鼓励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充分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设施。

二是推动文化交流互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推动创新交融,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持续举办中华文化天山行等活动,邀约内地优秀剧目、民俗文化、精品展览、文艺小分队进疆展演;举办新疆文化进内地活动,借助各种节会等文化交流平台,宣传推介新疆特色文化产品,如组织十二木卡姆、民俗展览等到内地展演;每年组织新疆各民族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模范人物走进内地,开展爱我中华、民族团结、文化寻根等融情活动,拓展视野,加强交流,加深友谊;开展内地与新疆的美术、书法、摄影、戏剧(曲)、诗歌、文博、书籍、乐舞、文创、节庆、饮食等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采风和交流,挖掘素材,激发灵感,创作更多增强文化认同的优秀作品;运用新媒体技术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网上平台。让内地与新疆各族群众在来来往往、说说唱唱、聚聚聊聊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三是注重润物无声,久久为功。要在“润”字上下功夫。要明白“润”的是民族团结的和谐心,“润”的是继承创新的传承心,“润”的是互动交流的共振心,“润”的是爱国爱民的赤子心。(16)丁丁:《嵌入性理论视域下新时期文化援疆创新——基于浙江绍兴的“文化润疆”探索》,《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需要针对各族群众的不同特点,探索采取生动化、生活化、形象化、日常化的方式,从群众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入手,从身边看似寻常的文物着手,让新疆本土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并汇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7)李红:《文化润疆如何更好彰显“润”的作用》,《新疆日报》2020年11月12日。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故事,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声音,展现中华民族心连心形象;加强思想引导,以持久的耐力,日复一日地滋养润泽,最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人们的心灵和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文化的浸润与感染。

第三,充分发挥《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的引领作用,引导民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

正确阐明新疆历史,不仅是重要历史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更是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认知基础。新疆历史研究要为文化润疆承担起更大重任。(18)许建英:《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服务文化润疆大业》,《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3日。针对新疆历史文化问题研究阐释的空白点、错误认知的关键点、是非争议的交织点,组织一批专家学者认真研究,实现在新疆历史认知问题上的正本清源。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接续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化精神。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化国家史观对新疆历史研究的统领。以凝聚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历史观为核心,(19)许建英:《正确阐明新疆历史,服务文化润疆大业》,《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3日。整合资源和力量制定新疆历史文化研究规划,做好多语种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出版工作,统筹推进新疆历史文化研究工作,持续开展新疆地区历史、民族交往史、文化交融史、宗教演变史研究和宣传教育;组织推动国家和援疆省市社科研究机构、高校等单位,打造区域性、开放式历史文化研究智库,联合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历史、各民族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历史等专题研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文艺团体等资源,通过电影、歌曲、舞蹈、小说、诗歌等形式,利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物遗址、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呈现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和故事,使中华民族的优良历史传统转化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家喻户晓的故事和道理。(20)徐贵相:《正确认识新疆历史问题》,《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8日。

此外,在深入研究历史文献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引入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将历史与现实连接起来,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普及紧密结合起来,注意选取能够客观、全面、生动反映新疆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面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关系,各民族不同文化间互鉴融通的文化现象的历史故事呈现给各族群众,增强故事的针对性、吸引力,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弘扬正能量的历史故事整理、阐发出来;加大历史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使正确的历史知识和思想观念抵达人心,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教育群众、凝聚人心,积极构建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新疆历史文化研究的社会效益,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用好新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文化遗迹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十分珍贵的历史物证和活化石。为此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合作机制,做好保护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想方设法使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充满时代气息、与群众的日常生活有效衔接起来,让群众从中感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极组织新疆典型的历史文化遗产赴内地、国外展示,支持传统工艺继承和创新,让优秀文化遗产焕发光彩。

第四,把讲好身边人身边事作为文化润疆工程的有效方法。

充分挖掘、培育、运用更多新疆群众身边的爱国爱疆、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发挥好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一批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作品;以群众身边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为“点”,以新疆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效为“面”,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营造宣传先进典型的声势,形成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要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新疆故事,理直气壮宣传新疆社会稳定的大好局势、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21)《习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增强群众热爱新疆、宣传新疆、建设新疆的责任感,形成人人争做新疆的代言人、人人争当新疆的宣传员的局面。通过大力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宣传中华文化、激发群众认同感,促进各民族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谅解,始终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维护好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好局面。

文化浸润,既要做好“浸”的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生态,又要做好“润”的工作,扎实推进立德树人,引导各族群众主动置身其中,自觉锤炼修养、塑造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根本,以弘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眼点和着力点,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重点,以满足全疆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细致入微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泽新疆沃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着力构建新疆与内地、新疆各民族间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新格局,为各族群众提供更丰富、更健康、更优质的精神食粮,引导各族群众增中华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必须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找准方向、把握方向、恪守方向,以与时俱进的品格,自觉融入主流文化的洪流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润疆工程,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工程和筑基工程。通过文化润疆工程,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滋养文化血脉,筑牢文化根基,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把各族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旗帜下,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共同发展,形成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强大合力,共创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新疆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新疆多怪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