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4-15 00:31
卷宗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队伍志愿者

李 琳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 300191)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日益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升高,都离不开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努力,优质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很大程度限制了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程度的提升。对此,有关人员应加强对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重视,并针对当前阻碍其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的完善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良好发展。

1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

从我国现阶段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现状来看,经过一些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总体结构有所改善。具年龄结构而言,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就知识结构而言,全社会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知识的培训都十分重视,同时,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使越来越多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效毕业生逐渐加入到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中来[1]。

其次,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现阶段,我国社会社区工作人员在解决社区矛盾以及对舆情的合理疏导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社区社会工作者招聘条件的日益升高,从根本上,直接改变了传统居委会的整体形象,进而促进了社区工作的高效开展。与此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社区社会工作者干工作环境的改善,增强了其与社区居民之间的高效沟通。最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价值感有所增强。目前,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会进行积极的配合。与此同时,我国各地方也都出台了相应政策,为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提供支持,这些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社区社会工作者自身的社会价值感和归属感[2]。

2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队伍不稳定

现阶段,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社区社会工作者流动性较大,导致其队伍不稳定。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主要从事的是社区的建设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称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不稳定性,很大程度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当前,社会工作者队伍不稳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社区社会工作者存在思想不稳定。一方面,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比较困难。大量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知识将其当成寻找理想工作的过渡性临时工作。另一方面,社区社会工作者工作量比较大,通常加班加点,同时,大多数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工作的认同程度并不高,其工资待遇也相对较低,致使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不满情绪,进而影响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思想,导致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不稳定[3]。

2.2 志愿者专业程度不够

在实际的社区工作当中,单纯依靠专业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积极动员广大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志愿者,鼓励其参与到社区工作当中来。现阶段,社区已经拥有了一些老党员、积极分子以及在校大学生促成的志愿者对去,到其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并不能进行高效率的社区工作,同时其稳定性也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第一,这些职员往往没有过类似的社会工作经历,也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同时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以及培训。第二,对于社区工作,有很多社区居民并不理解,缺少相应的认同感。同时,由于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处于比较低的状态,且其对社区的志愿服务是没有报酬的,导致其作用并不能被充分发挥[4]。

2.3 培训制度不健全

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而言,并不具有相应的、挖山的培训制度,这对其正常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大多数社区社会工作者单纯注重问题的暂时解决,而忽略了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在实际的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中,也没有重点强调案主自决、个别化和尊严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重点关注以及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的自我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以及判断和解决问题职业培训缺乏专业工作方法,通常采用的是简单的说服式教育。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通常以经验为基础进行培训,并不具有专业系统的工作理论指导[5]。

3 完善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对策

3.1 健全激励机制

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增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激励作用:首先,工作激励。主要表现为,加大力度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在全社会面前进行良好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形象的树立,真正营造出社区工作大有作为的舆论导向以及工作氛围。对此,社会各个方面都应予以关心、爱护、全力支持以积极配合。其次,待遇激励。可以将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薪资福利、保险均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行列,保证社区社会工作者福利待遇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同。与此同时,可是实现年度补贴政策,与绩效挂钩,按照岗位责任制以及年度考核结果,给予社区社会工作者一定的经济实惠,进而达到激发社区社会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目的。然后,行政激励。在选人用人环节,从表现优异的社区社会工作这种进行培养,在表现优异、能力突出的街道干部中选拔。同时,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区社会工作者成长,鼓励其在社区建功立业。最后,责任激励。创设实绩考核办法,将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进一步明确考核需求,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履行情况以及实际自身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于产生年终考核不合格情况的社区社会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调整[6]。

3.2 明确社会工作者职责

在我国当前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对自身职责的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我国社区发展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是最大程度减少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行政性事务,对于日常存在的各项检查,可以进行适当取消。其次,调动社区资源进行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与居民群众的桥梁作用,为其有效沟通提供基础。第一时间将及时将居民的意愿以及要求转达至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同时,带便社区居民,对政府组织以及社会中间组织进行高效监督。最后,要明确社区中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和定位,使社区办理居民事务和受理居民诉求的办法和程序规范化。进而实现工作效率高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对队伍的建设。

3.3 提高兼职人员专业程度

在实际的社区工作当中,面对人员数量不足的情况,引进兼职人员以及志愿者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的提升兼职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现有社区志愿者的培训。通常情况下,社区志愿者队伍人数很多,其志愿服务热情也很高,服务能力比较强。但其对于社区工作的了解以及实际的生活经验并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接到需要组织自身力量,为愿意参与到社区工作当中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培训,使其拥有相关专业知识,进而造就一支事业心强、有奉献精神的服务队伍,充分扩展社会工作的覆盖面,进而切实达到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的目标[7]。

3.4 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教育培训机制

按照当前社区工作的实际需要,创建以及优化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制度,加大力度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再教育、再培训。进而达到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专业化水平的最终目的。就培训内容而言,应当从传统的政治理论以及党建业务向经济、法律、社会心理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群众工作等各个社区工作领域进行全面的扩展。就培养方法而言,通过正规教育以及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当中的管理层人员应当进行系统的岗位培训,进而实现社区社会工作者协调能力、策划活动、组织实施、掌握运用现代办公手段、语言文字表达、宣传、调解矛盾、应变等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8]。

4 结论

综上所述,加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内容,只有加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但就目前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而言,已经有了较大起色,但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人员应予以解决,具体可以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明确社会工作者职责、提高兼职人员专业程度、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队伍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我是小小志愿者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