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

2021-04-16 04:08王岷彭余佳
理论与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上市公司

王岷 彭余佳

【摘  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之一,通常指上市公司对于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没有按照招股说明书或配股说明书中所承诺的那样进行投资,而是将所筹资金转用在其他收益更高的项目上。本文通过从变更原因角度进行分析,把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分为善意变更和恶意变更两种类别,并结合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行为来进行具体分析,最终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是为了让公司获取更多的收益、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结论,且进一步了解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

【关键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善意变更;恶意变更

引言

上市公司,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拥有从投资者那里得到资金的优点,并将吸纳到的资金用于公司发展。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愈发活跃,我国上市公司未严格按照招股说明书或配股说明书中的要求使用募集到的资金,就此产生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现象。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在很大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企业形象等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从善意变更和恶意变更两个方面对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行为进行解析,又将善意变更和恶意变更两类别具体下划为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方面进行剖析,阐述此现象产生的原因。

1.善意变更

善意变更是指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并非上市公司的主观刻意所为,而是因为某些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外部形势与内部局势的改变,致使上市公司原来的投资计划被打乱,不得不进行调整,做出符合公司利益的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决策。

1.1外部原因

(1)国家政策改变。国家产业政策是为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推出的政策。我国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依据国家政策的改变做出相应的调整,上市公司才能向好发展。当国家针对各大产业出台相关政策,会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最初用途产生影响,上市公司应对国家政策的重大变更,及时给出相应的调整方案,从公司获得更多利益的角度,便做出了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决策。

(2)市场环境突变。我国证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秩序还不够稳定。于是,当市场环境突变时,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一旦对上市公司发展产生影响,那么上市公司必然要实施相应的措施以应对此种情况,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举动也就应运而生。

1.2内部原因

(1)主营业务变更。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时,在招股说明书或配股说明书中明确提出了上市公司本身的主营业务,后续也会按照说明书中所表明的项目进行主营业务的开展与实施。但是,上市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便选择了主营业务变更,进而当时募集资金的用途也随之变更,最终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主营业务变更这一因素,是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2)大股东变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也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若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变更,便意味着控制权的转移,公司的绩效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公司内部的稳定,董事会与股东的和谐相处,上市公司做出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决定。大股东变更,也是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之一。

2.恶意变更

恶意变更是指上市公司因为非客观原因,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意识、思想、认识等方面与原本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想法不同,管理层人员主观臆断,做出利己行为等,导致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

2.1外部原因

(1)制度缺陷。证券市场的监管制度不完善,项目审批制度欠规范化,缺乏有效惩罚机制,且因投资者对项目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无法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制度方面的缺陷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无法有效遏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2)政府干预。我国证券市场不够规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成本低廉,为其自身利益,扰乱市场秩序,政府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各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严格审核,上市公司为了通过审核,提供不符合公司自身的信息与募集资金的用途,待审核通过后,上市公司立即做出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决定。所以,地方政府干预是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原因之一。

2.2内部原因

(1)结构混乱。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都会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的产生。中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大股东控制了董事会行为,而中小股东对公司实际控制者的约束机制欠缺,中小股东缺乏参与意识和参与途径,致使公司内部结构混乱,最终使得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行为的产生。

(2)利益驱动。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公司的整体利益与发展,仅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做出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决定,这是上市公司管理者因利益驱动而做出的典型恶意变更行为。上市公司管理层贪大求快,为短期逐利,掩饰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将从投资者那里募集到的资金擅自投入到其他项目中,最终损害投资者权益,也破坏了企业形象,使得上市公司在投资者那里的信誉一落千丈。

3.以“远兴能源”为例深入分析變更原因

3.1行业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处于不利态势,内蒙古远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所处行业的形势与以往大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大,行业情况发生变化,远兴能源暂时未能找到符合主业和战略的可行募投项目。因此,公司决定将已终止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但尚未做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及结存利息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本次募集资金总额约29.81%。

3.2公司利益

公司为发展壮大、扩大经营规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业务发展规划,使公司有计划地在未来获取更多利润,同时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制定了《募集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的存储、审批、使用、管理与监督作出明确规定,保证募集资金规范使用,突显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公司发展需要,以及维护公司股东利益。远兴能源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促使公司向前发展,让公司利益最大化,也让股东获得更多报酬。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类别分为善意变更与恶意变更,这两类都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这一行为普遍存在的因素。上市公司执意做出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决策,归根结底是为了公司利益和发展,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募集资金投向变更,是公司寻找到了更好的投资项目,能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同时优化资源配置,让公司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并促进公司业务长远发展,进而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少波,戴文.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研究[C].经济研究,2004,039(5):88-97.

[2]侯林林.浅析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的影响[N].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027(1):35-36.

[3]杨晓东.我国上市公司IPO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原因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4):206-207.

作者简介:王岷(1997.03-),男,四川广元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彭余佳(1998.05-),女,四川内江人,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9

猜你喜欢
上市公司
创业板上市公司超募资金使用状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
浅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现状及对策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