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看待全球化经济的走向

2021-04-16 04:08郭乐源
理论与创新 2021年1期
关键词:全球化发展趋势

【摘  要】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现代最大和最快的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下降,其包括了贸易、投资和旅行等多个方面。虽然这导致了全球化出现了重大倒退,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根本崩溃。这次暴跌到底会有多深,全球资金的流动将如何反弹,未来的流动模式和过去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关注全球化轨迹的五个关键驱动因素來理解,它们包括:全球增长模式、全球供应链发展、大国间的政治经济环境、科技发展、社会舆论,充分地了解这些因素,这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采取行动来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变化。

【关键词】全球化;外国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1.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当全球政府及各届极力维持社会的稳定有序时,从经济上看,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将决定全球化未来的走向。最新的数据和分析指出,各国政府的全球化和发全球化的论调,也将决定着全球化未来的发展。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现代历史上国际流通中最大和最快的下降。2020的具体信息显示,商品贸易约下降13-32%,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30-40%,国际航空旅客下降44-80%。这些数字暗示着全球化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将发生倒退,但并不能代表全球一体化的崩溃。根据世贸组织的最新预测,2020年全球商品出口量可能降至200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这将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下降,尤其是在当今更大、更复杂的世界经济的背景下。大部分研究者认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贸易一体化进程并不可逆。

如果急剧下降的贸易流量不太可能消除全球化,那么外国直接投资(FDI)预计会出现更大的下降怎么办?像其他资本流动一样,外国直接投资往往会波动,因此两位数的下降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令人震惊。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了38%,跨国公司的外国业务活动并不总是密切跟踪外国直接投资的趋势。相比之下,国际旅行的崩溃则更为明显,其带来的损害也是毫无争议的。旅游业对全球产出的贡献要大于汽车制造业,商务旅行对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贡献更大。截至2020年底,每个国家都对国际旅行施加了限制,并且有45%的国家部分或完全关闭了对外国游客的入境边界。航空公司的座位减少了90%在国际航班上,国内航班占62%。

2.全球化的发展前景

目前根据各项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复苏,国际流通将出现反弹。2020年全球化跌入谷底,然而,这次的暴跌到底有多剧烈,全球资金走向如何,未来的流动将会发生何种改变,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迫切的回答,对于政府和机构、企业来说,这将影响他们对于未来的判断和在全球化环境下的重要决策。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全球增长模式

从过往的经验可以得知,是国际流通往往随着宏观经济周期而急剧波动的。在经济景气时期,由于人们和企业越过边界进行投资和合作,它们的发展通常比GDP增长要快,相反,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它们的萎缩也更快。证据表明,一些拥有强大的卫生保健系统的国家,即使在特殊的环境下,也能积极维持经济发展水平。这意味着全球企业相对来说可以拥有更多的主动性,领导者们一方面可以关注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全球化下的经济数据,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复杂形势下积累的经验,增长国际间合作。各行各业的公司已经采取行动,制造急需的医疗用品,大公司还可以从中减轻所受到的经济影响。此次衰退虽然对全球化经济造成了剧烈的打击,但是全球化的企业在发展中仍然有机会找到出路,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

2.2供应链政策的发展

不断变化的全球化供应链有可能重塑贸易和FDI流量,同时,全球化有关的关键焦点还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裁员。公司和国家会在国际多元化中寻求更大的安全性,还是会尝试促进国内的自给自足?从经济的逻辑上看,往往会倾向于前者,再加上国家需要储备真正的必需品,但是有时政治的因素会驱使向后者发展,而这又会带来更多的变数。有相关学者认为,特别是政治上敏感的行业,如生产必需品的健康产业或国家安全相关行业,以及主要销售到政府的行业,有可能发生供应链的变化。如果国际范围内的裁员成为常态,那么可能延缓全球贸易复苏,成为较大的拖累,同时又有可能造成各国贸易伙伴的更大程度的多元化的情况发生。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全球化供应链的发展有着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其趋势是极为复杂的。

2.3大国间的政治经济环境

在2020之前,超级大国的摩擦和脆弱性已然开始破坏国际商业环境,而2020年其中的复杂性则更加显著。国家权力的极大扩展,同时引入了更加复杂的意识形态使竞争增加了另一个舞台。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来自何处以及其与本国政府的相处状况将比以前更重要,这将决定在企业在何处筹集资本,也需要优先考虑的市场以及要培育的供应基础。许多学者预测,当前形势将加速全球经济沿着区域路线分裂的方向发展,而竞争集团则集中在中国,美国甚至欧洲。大多数国际贸易向着区域化方向发展,在过去几年中,短距离贸易的增长没有比长距离贸易快。这个阶段各方可以为可能出现更加区域化的世界做好准备,但也不必为其过多地担忧。

2.4持续的技术转变

2020年,很多产业反而出现了逆势的增长,例如电商、在线会议、在线教育、机器人等,这与特殊情况是分不开的。在2020之前,许多人就专注于新技术如何减少全球流动,例如,在区域的市场中通过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来弥补劳动成本高的不利局面。然而,如果不受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遏制,当前的形势并不一定会阻碍全球化的发展,反而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企业内部,可以考虑各个职能部门如何利用新技术提供的机会,同时在管理组织变更时要比员工和团队所面临的压力更加敏感;而在企业外部,需要考虑技术趋势如何可能改变公司相对于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等的地位。

2.5全球化的社会舆论

当前全球化的社会舆论出现了负面变化,从而缩减了民意中对贸易和移民提供的支持。显然的,更多的国际旅行确实受到限制,经济压力也可能会加剧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尽管强有力的公共卫生战略会大大降低全球化发展的障碍,但民族主义政客将指出此次国际协调失败,以坚持对全球化的强烈反对。反全球化与反资本主义运动的融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在关于全球化的舆论发展中的作用。跨国公司的领导人面临着跨越国家鸿沟的公共和政府参与的特殊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更多地关心实际情况的发展,并对不平等现象更加敏感,在强调实际的经济贡献的情况下,才可以帮助并支持更健康的全球化舆论导向。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2020作为特殊的一年,总体上来说更像是一个“助攻者”而非“主导者”。国际流量正在直线下降,但是全球化以及对全球化的反对将仍然可以持续带来各种商机和挑战。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通过对全球化的持续关注,了解其中的焦点要素的发展,可以更好的应对变化,甚至从中受益。在未来的全球经济发展中,跨国投资和跨国企业的发展环境将更为复杂,但也为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发展增强了韧性。

参考文献

[1]刘燕春子. 应对全球化挑战更需全球合作[N]. 金融时报,2021-02-26(008).

[2]佟家栋. 大变局新机遇下第二个百年大发展[N]. 天津日报,2021-02-22(009).

[3]杨晓猛. 出口企业如何在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中逆势上扬[N]. 大连日报,2021-02-22(006).

[4]班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背景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02):154-155.

[5]贺力平.世界经济两大板块变化趋势研判[J].开放导报,2021(01):15-23.

[6]李·豪威尔. 倡导多边主义的中国主张是重要指引[N]. 人民日报,2021-02-01(003).

作者简介:郭乐源,女,山东泰安人,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FDI与OFDI相关。

上海大学    上海    201800

猜你喜欢
全球化发展趋势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全球化遇阻
避免情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