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构建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2021-04-17 14:42乌海市委组织部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党组织党员单位

乌海市委组织部

针对社区党组织在组织宣传动员党员群众方面的作用发挥不足、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不高、基层治理方式方法简单粗放等现实困境,乌海市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模式,建立了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为群众服务工作机制。为了解该机制运作情况,更好发挥机制作用,2020年6月至9月,乌海市委组织部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个别访谈、典型调查等方式,对“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常态化机制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背景起因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有机联结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但在实践中,乌海市部分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能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组织宣传动员党员群众作用发挥不足。社区党组织由于承担任务繁重,导致聚焦主责主业的精力不足,在听取民声、了解民意、排解民忧、解决民困方面有很多瓶颈,对组织关系不在社区的在职党员、“两新”领域党员等群体缺少积极有效举措,党员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积极性不足。二是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整合利用效率不高。社区内“两新”组织力量日益活跃,冲击原有社区格局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多样资源,社区党组织对辖区资源挖掘和利用不足,仍未实现对行政体系的优势资源、公共福利资源以及其他社会群众团体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三是面对社会各类矛盾问题基层治理方式方法不够多元。随着基层治理主体增多,各方面利益冲突及诉求也相应增多,对基层治理也提出了新要求。社区党组织如果仍按照以前的工作模式,对各项工作大包大揽,不注重整合利用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将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

二、主要做法

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乌海市制定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做好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为群众服务的通知》,以基层党组织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为民服务,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联动,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促进“区域”“组织”“资源”“业务”四大要素充分融合,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联互动、协调发展”的共驻共建区域化融合发展党建新格局,不断提高城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双报到”是指单位党组织到驻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双报告”是指单位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报告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报告;“双考核”是指单位党组织履行社会责任考核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考核。

优化区域融合机制,凝聚城市基层党建整体合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责任链条。建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6”制度体系为统领,以“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为载体的融合机制,由市委牵头抓总,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链条,城市社区、驻区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联结。二是建强基层堡垒,织密组织体系。将全市划分为786个网格,采取居民小区和相邻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联合党支部、党小组等方式,实现网格内党的组织和工作100%覆盖,共建立独立党支部115个、联合党支部149个、党小组28个,形成了“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实现了兜底覆盖。三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打造责任共同体。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责任,推动各区党委统筹谋划的第一责任,街道党工委履行全程指导的直接责任,社区党组织履行统筹推动的具体责任,并建立问题清单、供需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构建起上下、内外、左右的联动体系,实现街道社区和单位行业两个层面党建资源的有机整合。

创新组织融合方式,打破城市基层党建条块限制。一是及时报到,下沉资源。每年3月底前,机关、国企、事业等单位党组织到驻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主动提供本单位基本情况、可提供资源、所需服务与需求信息;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主动提供个人基本信息、特长爱好、个人需求及所属党组织联系方式,将人员、场地、业务专长等资源下沉至社区,成为社区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资源。二是组织相加,突破条块。社区党组织在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报到后,统筹辖区内党建工作资源、需求、项目,依托“三个清单”,建立“社区+机关”“社区+园区”“社区+企业”等一批跨领域党建联合党组织,探索出“八联八建”“一体两翼四线”“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职工促生产”等党建载体,推动组织之间的叠加互动。三是提升覆盖,横向联动。采取片区联建、行业共建、龙头带建等方式,灵活采取“支部+支部”“党委+支部”“党委+党委”等形式开展党建工作,推动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有效嵌入、融入区域党建中,实现横向党建联动。

拓展资源融合深度,激活城市基层党建内生动力。一是人才要素融合,壮大党建力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第一身份是党员”理念,在职党员通过开展“志愿式、专长式、清单式、结对式”服务,主动担任兼职网格员,积极参与社区事务。二是场地要素融合,扩大党建阵地。推动场地整合共用、资源共享共建,实现一个阵地、多种资源、多种功能、集约服务,打造覆盖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商圈、产业园等党群服务中心119个,建成市党性教育实践中心、党员政治生活馆等若干党建阵地,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三是信息要素融合,打破党建壁垒。整合各级党建信息平台与政务信息平台、城市管理服务平台资源,横向上打通部门间的数据“隔离”、行政“隔断”,纵向上打通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行政网络,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服务深度融合,为公众提供“全天候”服务。

增强业务融合程度,促进城市基层党建作用发挥。一是持续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2016年起持续三年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2020年开展“最强党支部”建设,通过“强强联合”“以强带弱”“抱团取暖”深入推进各领域党建融合,有效破解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平衡问题,推动组织有机链接、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上一线、当先锋”活动,累计设立525个临时党支部,设置党员“先锋岗”“志愿岗”1332个,全市1.13万余名在职党员就地到所住小区报到,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统一指挥调度。建立党员干部包片、包户、包人的工作机制,承担起登记排查、卡口值守、体温检测等工作任务,以坚强组织力筑牢防控堡垒。三是深化“五步工作法”助推中心工作。社区党组织统一组织在职党员参与“五访五问五帮”工作,即访先进典型、老干部、党员示范户、困难和弱势群体、矛盾纠纷及信访户,问创新举措、发展良策、城市治理见解、存在困难难题、产生矛盾纠纷及上访原因,帮群众排忧解难送温暖,化解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优化发展思路,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三、主要成效

有效破解“各抓各”问题,基层党建模式得到转变。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有效促进了治理力量的整合,实现各级各领域党组织的融合发展,破解了党组织间信息、人才、场地等资源壁垒,提高了各级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转变了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有力推动全地域有力融合、全领域有效融合、全要素有序流动、全功能有机衔接,增强了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效。

充分激发“实打实”成效,基层治理方案更加完善。单位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使“社区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健全,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跟踪落实”的网格化治理模式,以活动共建促进力量同增,畅通了机关事业单位联系群众渠道,推动了共驻共建共享格局有效形成。

有效推动“心贴心”融合,基层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单位党组织的报到服务拓宽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渠道,在职党员的报到服务丰富了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资源,使社区党组织治理模式由“散点式”转变为“组团式”,推动基层治理的手段更加宽泛、服务群众的方式更加精细、服务领域广度得到拓展,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水平。

四、思考启示

进一步突出党建引领。着力加强党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组织领导,增强社区党组织在本辖区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统筹资源服务群众的能力,整合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力量和资源,有效运用社会各种力量和资源,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提升。

进一步推动融合党建。以实施“融合行动”为突破口,保持“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机制中党组织之间的互联互动的优势,在总结共驻共建、共联共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搭建活动平台、创新基层党建载体,推动各领域各行业的单位党组织同频共振、有效衔接,实现党组织间的共驻共建共享、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全域推进整体提升。

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有效发挥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作用的经验做法,探索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协调委员会,强化统筹调度指导。探索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个清单”,精准对接供需服务。探索建立在职党员分类设岗制度,实现常态化提供高质量服务。探索建立社区和属地党组织双向需求征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协调、双向评价通报机制,推动强化基层治理合力。

猜你喜欢
党组织党员单位
我是党员向我看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党组织公开
填单位 要推敲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看错单位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协办单位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