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经》成书及版本考略*

2021-04-17 21:03荆达李华荣
中医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刊本成书道人

荆达,李华荣

1.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太原030619;2.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目前,国内对《易筋经》的研究主要以试验研究为主,针对两类人群展开。第一类人群是学生群体,针对学生的久坐、缺乏锻炼、精神紧张等问题,进行易筋经干预,验证易筋经对体质、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第二类人群是中老年人,针对中老年人群运动能力下降,高血压、血脂血糖异常、失眠、肺功能下降、免疫力不足等状态,验证易筋经对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以及亚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仅从《易筋经》功法的角度展开研究,难以了解《易筋经》的本来面貌,还需通过对原始文献进行梳理和脉络整理,辨清易筋经的传承发展源流,正本清源,为《易筋经》的进一步传承创新奠定基础。

1 《易筋经》释名

“易”者,乃阴阳之道也,即变化之“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1]。”所谓“易”,即是变易阴阳,探求改变生命规律、追求健康长寿的一种方式方法。

“筋”者,谓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经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2]。此处的“筋”并非常理意义下的解剖学名词,而是独具中医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应当解为经络。《灵枢·脉度》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灵枢·海论》言:“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3]。”故可知,经络是连接周身,贯通上下,源于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路,无论营气卫气等气,还是五脏六腑之精均通行于其中,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筋”者,谓变易筋骨,弱者易之强,病者易之康,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2]。“易筋”一词,按原书所解,应是强壮筋骨,改变体质之意。

“经”,《说文》本义为“经,织也”,织布机上的纵线;《广雅》释为:“经,常也”,即常理,应当遵循的道路。故“易筋经”应解为通过变易经络,强壮体质的一种常规的方式。

2 《易筋经》成书年代与作者

目前,《易筋经》的成书与作者暂无定论,根据不同版本的序跋内容和对相关书籍的考证以及学者的学术观点,现有以下3种推论。

2.1 达摩说《易筋经》传本中都有题为唐代李靖与宋代牛皋的两个序,序中记载该书成书于北魏,为达摩所作。达摩大师在魏孝明帝太和年间,自梁适魏,面壁少林寺,待九年功毕后坐化,少林僧人在修葺达摩大师面壁处时,得一铁函,后取出函中经书两帙,一名《洗髓经》,一名《易筋经》。《洗髓经》帙归于慧可,附衣钵,共作秘传,后世罕见,惟《易筋经》留于少林,以永师德。经书由天竺文所写,众僧难以译得全文,故不得要领,失却作佛真正法门。其中有一僧,志向高远,怀《易筋经》遍历山岳,得遇西竺圣僧般剌密谛,才得以详译其义。后随圣僧进修,得所谓金刚坚固地,入佛智地,为有基筋矣。乃随圣僧化行海岳,不知所踪。徐鸿客遇之海外,得其密谛,既授予虬髯客,虬髯客复授予李靖,上述是“李序”的主要内容。

“牛序”中主要记载牛皋途中路遇一游僧,手持一函,嘱其予岳飞,岳飞见函后,自知将休,付函于牛皋,牛皋藏册于嵩山石壁之中,待后世有缘人自得之。

关于“李、牛二序”中的内容,清代学者凌廷堪和周中孚以及民国时期徐哲东、唐豪两位先生都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并列举出其中与历史不符的内容,认为《易筋经》是后世伪托达摩之名所作的伪书,但作为全书之序介绍了《易筋经》的由来、传承以及相关的人物和事件,而且众多版本中均有此二序,所以暂可作为《易筋经》成书年代和作者的一种推论。

2.2 紫凝道人说唐豪先生最早提出《易筋经》是紫凝道人写的一部伪书。其在《少林武当考》一文中提道:“祝本有天启四年紫凝道人跋。”《易筋经洗髓经牛李二序之伪》《易筋洗髓二经之作者》两篇随笔中,提出恐是羽流所作的怀疑。后在其1958年所写的《旧中国体育史上附会的达摩》一文中明确指出:“在体操方面附会达摩的,开始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天台紫凝道人伪造的一部《易筋经》,天启四年以前绝对找不到一点有关六世纪时达摩的体操资料[4]。”

《易筋经》文后的“紫凝道人跋”,出现在西谛本《易筋经义》和述古堂本《易筋经》等早期版本中,跋文没有署名和标出明确的时间,“紫凝道人”和“天启四年”是在唐豪先生提及的祝本之中出现的,但是祝本原书至今并未发现。近些年发现的谢藏祝本和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可以看到后跋中落有“时天启四年岁次以甲子三月天台紫凝道人宗衡跋”的字样[5]。

目前“紫凝道人说”成为被广泛认可的一种推论,但是通过阅读跋文内容和相关研究的论文,尚无法验证这一推论的真实性。目前,最早的《易筋经》版本成书于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故《易筋经》成书当不晚于1624年。

2.3 新说“新说”是在石爱桥等多人撰写的《易筋经源流考略》中提出:“易筋经源于中国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养生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四家流传。易筋经曾经少林寺僧侣改编用以健身。易筋经改编和形成于唐宋间,明代开始传向社会。易筋经虽非达摩所原创,但与达摩有其渊源关系,起码有其名与实的相关关系[6]。”

《易筋经》的流传过程扑朔迷离,但就现今已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文中内容的确与养生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涉及道、释、医、武四家。虽然学界已证实牛李二序存伪,但是其与达摩、少林寺始终是有相关关系的,所以“新说”从养生术发展的历史角度得出这一假说,不失为《易筋经》的成书和作者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3 版本流传情况

当前流传的《易筋经》版本众多,内容驳杂,许多珍本难以亲见,故版本情况多据周伟良教授以及张志斌教授的研究整理。

3.1 主要抄本情况《易筋经》主要抄本如下:①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所藏《养生两种》中的《易筋经》抄本,成书于1624年,龚居中撰[7]。②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易筋经义》抄本,原为著名学者郑振铎(字西谛)所捐献,故名“西谛本”。据考书中“净心抱冰雪”方形白文章,为明末清初著名书画鉴赏家梁清标(1620-1691年)的鉴赏章,故抄本年代应是明末清初[8]。③台湾图书馆所藏《易筋经》抄本,该抄本曾为江苏常熟钱遵王(1629-1701年)述古堂之藏本,故称“述古堂本”[9]。④浙江省图书馆善本部所藏《易筋经》抄本,据书中钤印“老当益壮斋”及“王端履字福将号小谷”,考证为清乾嘉学者王端履所用之章,故判定此抄本至少为清嘉道时期[10]。⑤河南陈氏本《易筋经》,据钤印考证及陈氏家人介绍,此抄本为陈氏祖先陈静抄本。陈静曾为乾隆时期太医,后出家为道,故陈氏本抄录年代可能是稍早于来章氏辑本之前的道光年间[11]。⑥谢藏祝本《易筋经》,是指经一位名叫“谢季云”者收藏过的题曰:“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抄录的嘉庆祝文澜本《易筋经义》,现藏于浙江义乌的杨志勇先生处[12]。⑦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藏《易筋经》,书号303-47,该馆书目著录为江户写本,约在1797年前传入日本[13]。

3.2 主要刊本情况《易筋经》主要刊本如下:①祝文澜辑《易筋经》刊本(原本未见),现仅见“谢藏祝本”《易筋经义》和1917年10月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名为《少林拳术精义》的图书。②傅金铨辑《易筋经》刊本,即市隐斋版《易筋经》,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新刊,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有重刻本(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有藏)。③来章氏辑本《易筋经》刊本,又称本衙藏版,来章氏辑本是目前流传较广的清代刊刻本[14]。

此后,《易筋经》刊本在内容上出现较大变化,出现大量的增演本,如:潘霨于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刊印的《卫生要术》,宋光柞于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刊印的《卫生易筋经》,王祖源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刊印的《内功图说》,上洋席扫叶山房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刊印的《易筋经义服气图说》,周述官于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刊印的《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上海大声图书局于1917年刊印的《少林拳术精义》,席裕康于1920年刊印的《内外功图说辑要》[15]。

4 结语

《易筋经》一书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可知成书当不晚于明代天启四年,即1624年。其作者断不可能是李靖、牛皋等人,但达摩年代久远,现存资料不足支撑推论,仅是少林寺内口口相传的一种传说,暂不能作为结论;虽浙江天台山为佛教天台宗之祖庭,又为道教上清派支派天台派发源地[16],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之美誉,且明代嘉靖年间开始,由于受倭寇袭扰,习武之风盛行[17]。这样一个地区杂糅佛、道、武等多元文化,的确满足诞生《易筋经》一书的文化背景,但跋文中明确指出“予观易筋经”,且跋文中多为练功之心得,列于全书之后,可见作者也并非紫凝道人;关于新说提出的易筋经源于秦汉时期的方仙道之养生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分为4家流传,这一论点也缺乏确凿的实证材料,且易筋经与八段锦、五禽戏之类的方仙道之养生术具有很大的不同,故此说法也不足信。易筋经的确融合了道家养生术的内容,但主体应是以释家为主,且与印度瑜伽的许多动作有极高的相似性,故推测易筋经当从西来,在逐渐的演变流传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道家、医家的内容,成为如今所见之易筋经。

在《易筋经》的众多版本之中,抄本当属“西谛本”和“述古堂本”最为古朴、珍贵,刊本中“市隐斋版”“本衙藏版”影响较大,且“本衙藏版”流传最为广泛。在各种抄本、刊本中内容均有不同,且后期出现了许多增演本,在传承发展中,“本衙藏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内容相对完整,故可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展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刊本成书道人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做地道人 制道地药
Majorana zero modes,unconventional real–complex transition,and mobility edges in a one-dimensional non-Hermitian quasi-periodic lattice
从刊本到手稿——王建中钢琴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研究(上篇)
明代戏曲刊本插图的非叙事与图像重构
Analyze differ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articulation in Schubert’s Impromptu Op.90 No.1 and No.2
西夏文刊本《三才杂字》残页考
陈继儒评《西厢记》的刊本流变及其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