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女性生殖道CT感染流行趋势分析

2021-04-20 02:53卢红艳李茜瑶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殖道妇幼保健年龄组

徐 敏,卢红艳,李茜瑶,陈 强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引起性传播最常见的病原体,女性生殖道CT感染是常见的生殖道感染之一,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全球新发1.28亿例CT感染,女性患者总患病率为4.2%[1]。女性CT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盆腔炎、异位妊娠和不孕症,并可通过产道传播,引起新生儿眼结膜炎和肺炎等[2-3]。自2008年起,北京市将CT感染列为重点监测的传染病,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病例报告。为了解北京市近年来女性CT感染的流行情况,现将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女性CT感染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5年至2019年的数据报告,人口学资料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软件对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包括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率、构成比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感染的流行趋势

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女性CT感染报告病例数和报告发病率逐年增加;报告病例数由2015年的664例增加到2019年的1 599例,年均增长24.57%;报告发病率由6.24/10万(664/10 638 650)增加到15.11/10万(1 599/10 584 918),年均增长24.73%,见表1。

表1 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各年龄组报告CT感染发病情况

2.2 CT感染的年龄特征

20~49岁性活跃人群的CT感染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93.35%(5 345/5 726)。2015年至2018年CT感染发病率最高为30~岁年龄组,2019年CT感染发病率最高为20~岁年龄组;各年龄组2015年至2019年报告CT感染发病率均有所增长,增幅最大为20~岁年龄组,其次为15~岁年龄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3.93%和43.08%,见表1。

2.3 CT感染的地区分布

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各区都有CT感染的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最多的依次为朝阳区(1 915例)、大兴区(769例)和通州区(763例),这3个区的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60.20%(3 447/5 726),见表2。

表2 北京市CT感染病例地区分布情况

2.4报告病例机构来源

女性CT感染病例主要由综合医院报告(69.00%),其次是妇幼保健机构(13.10%);妇幼保健机构报告病例所占比例由2015年的8.89%增加到2019年的17.20%,呈增长趋势(χ2=29.94,P<0.05),见表3。

表3 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CT感染报告病例来源分布[n(%)]

3讨论

3.1近年来北京市女性CT感染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本研究显示,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女性CT感染报告发病率呈增长趋势,这一结果与全国105个性病监测点的结果[4]一致,提示在下一步性传播疾病防控中,CT感染的防治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期北京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淋病报告发病率小幅升高后又降低。北京市女性CT感染报告发病率增加推测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生殖道CT感染在人群中尤其在性活跃年龄人群中的传播增加。本研究中20~49岁年龄段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93.35%(5 345/5 726),该年龄段人群处于性活跃期,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②更多的医疗机构开始重视对生殖道CT感染的筛查。③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采取了检出率更高的检测方法。近年来,北京市部分三甲医院使用核酸扩增实验(NAAT)方法检测生殖道CT,NAAT对检测样本要求不高,但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5]。

3.2关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并重视15~24岁女性的生殖道CT筛查

本研究显示,2015年至2019年北京市女性CT感染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最大为20~岁年龄组,其次为15~岁年龄组,病例传播有年轻化倾向。美国2018年CT感染者中2/3的病例年龄为15~24岁,国内有研究表明年龄18~24岁是CT感染的危险因素[6-7]。英国启动了国家CT筛查项目,自2002年开始为25岁以下人群提供CT筛查服务[8]。因此,要关注青少年人群的性健康教育,在该人群中树立安全性行为的意识,同时重视对该年龄段人群的筛查,及早诊断和治疗,减少并发症和远期危害。

3.3加强女性CT筛查并明确诊断上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数据的准确性受疾病筛查率、诊断率及传染病报告率等多方面的影响。

由于女性CT感染者中大部分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所以筛查是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手段。山东省一项抽样调查发现,女性CT感染率为2.3%,而深圳市调查发现女性居民感染率为4.12%[9-10]。以上数据都远高于本资料中报告的CT感染发病率,提示还有大量感染者未被及时发现。同时,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发现,部分门诊对淋病或尖锐湿疣等性传播疾病患者常规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筛查,但很少筛查生殖道CT。另外,部分医生对生殖道CT筛查阳性患者仅诊断为“生殖道感染”,而未进行更明确的诊断。理论上,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有相似的感染途径,有共感染的可能性,性传播疾病也是CT感染的高危因素[11-13]。以上资料均提示临床医生要重视生殖道CT的筛查,尤其对于性病患者。

多年前,美国、英国和瑞士等国家已将CT感染列为法定传染病进行报告[14-15]。我国2013年卫生部颁布的《性病防治管理办法》中,虽将该病列为重点监测的性病之一,但目前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北京市自2008年起要求对该病进行病例报告,但在监测工作中发现,部分医生未按照要求对明确诊断的CT感染病例进行传染病报卡。以上各个环节都影响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对该病流行情况的判断。

3.4妇幼保健机构是女性CT感染发现的重要场所

本研究发现,北京全市妇幼保健机构报告病例所占比例呈增长趋势,推测与许多女性患者因生殖道感染或其它妇科疾病、孕前检查等原因到妇幼保健机构就诊有关,这也提示妇幼保健机构是女性CT感染发现的重要场所。因此,除应重视对女性CT的筛查外,妇幼保健机构也承担着治疗、随访和健康教育的重要职责。

综上所述,近年来北京市女性CT感染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和优生优育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在目前尚无有效疫苗上市[16]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是避免高危性行为。因此,应对目标人群加强健康教育,扩大筛查范围,及早诊断和治疗,同时减少漏诊和漏报,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生殖道妇幼保健年龄组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妇幼保健机构发展机遇来了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升妇幼保健服务水平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985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