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叶采收方式对长春柳河烟叶质量和产值效益的影响

2021-04-20 18:14黄永成齐啸王志春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黄永成 齐啸 王志春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春柳河烤烟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分批采收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方式下,烟叶产量略有下降,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显著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产值效益略有增加。

关键词 上部叶;采收方式;烟叶质量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time harvesting way was better than divided harvesting way, which could improve tobacco appearance quality, smoking quality, percentage of superior leaves, average price and chemical elements. By using one time harvesting, tobacco yield decreased slightly,but the output value enhanced slightly.

Key words Upper leaf;Harvesting methods;Tobacco quality

近些年,随着卷烟降焦工作的深入进行,烟叶的可用性发生了變化。中部叶用在低焦油卷烟中,其浓度显得较淡,工业要求香味更浓、烟碱含量略高的烟叶为主料烟,以补偿降焦后卷烟香味的不足,好的上部叶在现代混合型卷烟和低焦油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中起主导作用,对卷烟香味及其风格至关重要[1-2]。国内外关于采收方式对提高烤烟上部叶品质的研究很多[3—13],普遍认为改变上部叶的采收方式对改善上部烟叶的质量有一定效果,特别是上部叶一次性采收技术能显著提升上部烟叶质量,这也是近几年国家力推的一项重点生产技术。但目前该项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南方烟区,对吉林,乃至东北烟区上部烟叶质量和产值效益的具体影响仍鲜见报道。鉴于此,笔者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下长春柳河上部烟叶的质量和产值效益情况,旨在为推行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提升本产区上部叶烟叶质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吉烟9号,试验田设在吉林省柳河县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进行。试验田在同一地块,自然条件基本一致,生产过程中农事操作相同、烟株长势基本一致。

1.2 试验设计

根据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共设2个处理:T1处理为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即顶部1~2片叶达到充分成熟时,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T2处理为上部6片叶常规采收,即分2次采收,上部4~6片叶成熟后采收一次,上部1~3片叶成熟后采收一次。

1.3 材料选取和测定内容

按照试验设计逐竿标记,采用烟夹编烟、装房,按照三段五步式工艺烘烤,烤后烟叶标记保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烤烟(GB2635—1992)》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将烤后烟叶随机选取各叶位50片进行评级、记录外观质量、测量单叶重;随机选取2个处理烤后B2F等级烟叶各2 kg,进行常规化学成分检测;统计分析各处理下上部6片叶的经济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单叶重的影响

单叶重是构成烟叶产量的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留叶数确定的情况下,烟草叶片重量可作为衡量烟叶产量和产值的主要因子。在一定范围内,烟叶单叶重与烟叶质量呈正相关,但超出一定范围,烟叶质量反而下降。近几年,卷烟工业企业提出长春产区烟叶单叶重存在过高问题,因此降低单叶重是目前烟区的一项重要生产工作。由表1可知,与上部叶常规采收方式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烤后各叶位单叶重有所降低,且两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2.2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外观质量的影响

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与烟叶田间发育成熟度有较大关系。当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烘烤时,顶部1~3片叶成熟时,下部4~6片叶已经达到充分成熟,避免了顶部只留1~3片叶造成烟株不能正常发育而导致的叶片偏厚、组织紧密、难以烘烤等问题。由表2可知,与上部6片叶常规2次采收方式相比,上部6片叶1次采收方式下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上明显改善,在颜色、叶片结构、身份、色度等方面也明显较好。

2.3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般而言,优质烤烟理想的化学指标为:总糖18%~24%,还原糖16%~22%,总氮、烟碱1.5%~3.5%,蛋白质7%~9%,氮碱比在1左右,糖碱比在10左右。受吉林烟区的气候条件影响,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与优质烤烟理想的化学指标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调整采收方式,烟叶中烟碱、还原糖、总糖和淀粉等化学成分指标有所改变。从表3可以看出,与上部6片叶常规2次采收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B2F中烟碱含量由1.38%提高到1.56%,还原糖含量由26.64%降低到25.48%,总糖含量由33.02%降低到32.13%,淀粉含量由6.47% 降低到5.92%,钾含量由1.88%提高到1.95%。但烤后烟叶中氯含量变化不明显。

2.4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中的糖碱比、两糖比和氮碱比均较低,钾氯比较高。糖碱比、两糖比和氮碱比的降低说明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烟叶成熟度。钾氯比的提高是由于2个处理氯含量基本一致,而在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烤后烟叶中钾含量增加所致。烤后烟叶中的钾含量与田间生长时间有一定关系,烟株打顶以后,田间生长时间越长,烟叶中钾含量流失越多,在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成熟较快,采收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因此叶片中钾含量相对较高。

2.5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感官评价样品中均为中间香型,劲头和浓度分别处于适中、中等范围内。而T1(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处理下,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方面均较好,这表明在上部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方式下,上部烟叶香吃味可以明显改善。

2.6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6可知,T1(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处理下,上部6片叶产量比分次采收减少108.75 kg/hm2,上等烟比例提高8.41%,均价提高2.26元/kg,上部6片叶产值增加242.70元/hm2。因此,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上等烟比例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改善,可用性明显提高。另外,虽然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产量有一定降低,但随着均价的上升,最终产值比常规分次采收方式下略有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上部烟叶占整株烟叶的1/3以上,在不斷优化下部烟叶的情况下,其产量已占到烟叶总产量的5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上部烟叶存在叶片厚、组织结构紧密、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刺激性大、杂气重等缺点,因此工业可用性不高。通过开展上部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推迟了烟叶采烤时期,能够使上部烟叶充分发育成熟,提高工业可用性。该试验也进一步证实,在吉林长春烟区,推行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虽然在提高产值效益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在改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单叶重、内在化学成分以及评吸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该项技术适宜在该产区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大光.低焦油卷烟原料探析[J].中国烟草科学,1998,19(2):41-42.

[2]陈顺辉,黄一兰,巫升鑫,等.我国烤烟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1,22(3):34-37.

[3]成本喜,侯留记,熊向东,等.烤烟上部叶一次采烤方法研究[J].烟草科技,1996,29(6):35-36.

[4]朱尊权.生产优质烤烟特别是上部完熟烟的窍门[J].烟草科技,1995,28(5):33.

[5]谭青涛,刘光亮,薛焕荣,等.上部烟叶带茎割收一起烘烤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7,18(2):45-46.

[6]徐增汉,王能如,王书茂,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60-662.

[7]赵元宽.顶部烟叶带茎烘烤试验简报[J].烟草科技,2004,37(4):36-37.

[8]许自成,黄平俊,苏富强,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3-17.

[9]赖秀清,林桂华,童旭华,等.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的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1):29-31.

[10]徐建平,胡选彪,朱颖勋,等.不同采收方法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及烤烟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09-1610.

[11]徐秀红,王爱华,王传义,等.烘烤期间带茎采收的烤烟顶部叶某些生理生化特性变化[J].烟草科技,2006,39(9):51-54.

[12]袁黔华.一次性带茎砍烤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6(4):30-31,42.

[13]滕永忠,胡从光,徐建平,等.带茎烘烤的烤烟上部叶的水分散失[J].烟草科技,2007,40(2):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