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兽医教育发展趋势分析

2021-04-20 20:25张欣张国中沈建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国家标准发展趋势

张欣 张国中 沈建忠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改革中逐渐规范,兽医服务体系在建设中日趋完善,兽医行业在发展中不断前进,兽医教育的内涵也随着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变化。教育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石,在经历了特定时期的规模式发展后,新形势下兽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为新命题。分析了在新时代高教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兽医教育如何迈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从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着手,对标OIE标准指南,为我国兽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兽医教育;发展趋势;国家标准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veterina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ng mechanism are gradually standardized in the reform, the veterinary service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erfect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veterinary industry is moving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The connotation of veterinary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needs of the industry. A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fter a specific period of pattern develop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veterinary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has become a new proposi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olic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d how to develop the veterinary education of China with high quality, starting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of the quality of animal medicin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enchmarking the OIE standard,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eterinary education in China.

Key words Veterinary education;Development trend;National standards

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根本任务,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明确了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地位,我国本科教育进入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兽医教育改革迎来良好政策和发展环境。笔者分析了新时代高教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兽医教育如何迈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从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着手,对标OIE标准指南,为我国兽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政策导向

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一直在关注质量,而我国的关注点主要在发展规模上。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出现,特别是2015年以来党和国家发布重要文件要求提高本科教学质量。2018—2022年进入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期,教育部先后出台新时代高教40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一系列政策,打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

1.1 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工作,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包括全部587个本科专业,属建国以来首次。此次研制工作要求尊重学科规律及人才成长规律,制定的国标是集准入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价标准3种功能的“三合一”标准,要让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及学生都满意,具有国际视野。经多番酝酿,2018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正式颁布。以国标为抓手,教育部通过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展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三项核心任务,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1-2]。2019年4月,教育部委托各专业教指委启动了“建金专”工作,拟在3年内开展建设约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3-4]。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战略背景下,教育部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的一套组合拳,主攻专业、课程、教师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和专业三级认证为突破口,为我国兽医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为兽医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政策环境。

1.2 生均拨款投入提高

提高教育质量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而生均投入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5]。2011年,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农科类本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由原来的8 300元提高到18 000元。2012年,原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3826号(教育事业类263号)]中指出:“在现代社会,兽医在保障动物源性食品供应及安全,预防人畜共患传染病,开展生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研究及保护国家农业和生物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兽医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到兽医执业水平,进而影响到国家对动物疾病及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能力”,强调了兽医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部为改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条件,2013年将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至2.7万元,加大了对动物医学教育的支持力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3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发文要求高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专业教育也需要通过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变革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定义[6]。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专”与“创”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专业技能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2010—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兽医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举办了5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3届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旨在加强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临床实践能力,促进高校之间实践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经验交流,推动技能训练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升动物医学专业的教育水平,培养行业需要的有用人才[7]。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竞赛项目包括外科-绵羊瘤胃切开术、禽的病理剖检和病原检查,均为实操项目;小动物医师技能大赛大学生组竞赛项目包括理论知识竞赛和实操竞赛。这些竞赛自开办以来参与学生超过2 000人次,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关键纽带。

2 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质量为王,标准先行”,以国家层面的质量标准来规范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世界各国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通行做法。专业质量国家标准的建立可以实现高校以标准来办学、政府以标准来管理、社会以标准来监督[8]。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受教育部委托,经多次研讨和反复论证,研制了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并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培训与交流。2018年1月30日,我国建国以来首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正式颁布。标准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基本原则,内容包括概述、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八大部分[9]。就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动医国标)而言,融入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发展理念,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有定性又有定量的标准和要求,指明专业建设方向,对兽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2.1 清晰的专业定位,体现“同一个健康”理念

动医国标明确指出动物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生命科学和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一个世界、一个健康”发展理念,多目标、多层次阐述动物医学的专业内涵和根本任务,强调了专业在疫病检疫和防控,保障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提高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性,维护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保护人类健康中的关键地位,同时点明专业特点(职业性强、涉及面广、知识点更新快[10])。

2.2 明确的培养目标,兼具多样性和动态性

相对于大多数本科专业以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动医国标明确指出应以适应我国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分类管理要求,培养合格兽医师为根本目标[10],强调专业的职业性和技能性。提出高校应结合办学定位和专业特点,细化和个性化培养目标,体现多样性;根据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及国际化的需求,定期评估培养目标,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体现动态性。动医国标在培养目标提出上的明确性、多样性和动态性对各高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 培养规格、学制和课程体系

由于多种原因,我国目前动物医学本科专业学制4年制与5年制并存,动医国标要求现有四年制的专业原则上在5年內逐步过渡到五年制[10],延长学制是培养合格兽医师的内在需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发展规律。动医国标清晰定义和概括了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六大素质要求、八大能力要求和五大知识要求,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以产出为导向,强调了产出质量,可操作性强。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动医国标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包括通识类、公共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实习及毕业论文环节,总学分不低于20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类实验、专业类实训、专业类实习、专业相关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占动物医学总学时的40%以上[10]。明确界定了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同时,加大并量化了实践教学所占比例。

2.4 细化办学条件和基本要求

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和根本保障,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中农林院校本科专业的合格标准规定的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和生均图书指标,动医国标进一步细化,要求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40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专任教师人数相较于其他专业国标要求偏多,动医国标制定时审慎考量,结合专业特点,定为不少于40人,不是按照办学的最基本要求设置,而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同时,根据学科特点,要求具备不少于10人的执业兽医师,临床专业课教师应具有动物医学教育背景和执业兽医师资格证。在师资队伍能力建设方面,研究能力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动医国标同时强调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应回归本分,以教书育人为第一要务,不仅要业务能力精湛,而且还要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保障实践教学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然而各高校在实践经费投入和实践基地建设上存在较大差距。动医国标给出了明确具体的“门槛”:设有本专业院校必须拥有1所以上教学动物医院,面积不小于1 000 m2,配备10人以上的专职执业兽医师,应具备候诊、诊疗、处置、化验、检验、取药、手术等功能,诊疗设施齐全,设有住院部[10]。

2.5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外部质量控制体系。动医国标对教学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管理,保证教学资源、专业建设管理制度、临床实践教学资源等每一个教学、工作环节都是合格的、高质量的,是为内部质量保障;办学单位应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动物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接受行业的教育水平评估,是为外部质量控制。同时,要求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落实“学生中心”理念和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使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使培养单位建立完善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敏捷响应-有效改进的质量改进循环机制。

3 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与OIE标准指南的比较

OIE意识到世界范围内兽医教育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为提高兽医学教学质量制定了《OIE兽医毕业生能力推荐标准》和《OIE兽医教育核心课程指南》等OIE标准指南,可为我国兽医教育机构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3.1 能力要求基本相符

动医国标与OIE标准指南均体现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教育理念,并具备“同一个健康” 的国际化发展理念。其中,《OIE兽医毕业生能力推荐标准》对能力的要求与动医国标基本相符,详见表1。我国兽医教育机构应抓住国际兽医教育的先进理念,以能力为导向,推动我国兽医教育高质量发展。

3.2 课程设置总体相似

动医国标搭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并根据课程类别将其分为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OIE兽医核心课程指南》中没有包括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且未在药学、手术、诊断成像、兽医产科学、麻醉学研究上作具体推荐,仅列出了兽医教育机构应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动医国标较《OIE兽医核心课程指南》更为全面。但尽管如此,仍能看出《OIE兽医核心课程指南》注重专业的延伸性和学科交叉性,设置了遗传学、生物数学、动物行为学课程和农村经济/商业管理/畜牧生产、交流、专业的法律体系及伦理等跨学科课程。这些课程虽未在动医国标中列明,但我国部分高校已将其列入专业必修或选修课中开展,如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开设的兽医统计学、动物行为学、兽医法规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国所有兽医培养单位都应参考动医国标和《OIE兽医核心课程指南》,强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尤其是计划申报国家级一流专业和专业三级认证第三级的院校,建议理解并掌握《OIE兽医核心课程指南》,深化课程建设。

3.3 侧重点不同

动医国标侧重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与动物医学专业三级认证标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共同构成专业认证标准体系,是我国未来开展专业认证的重要基础。OIE标准指南则聚焦能力要求和核心课程,其中《OIE兽医毕业生能力推荐标准》是OIE兽医机构效能评估工具中的一部分,《OIE兽医核心课程指南》是支撑能力要求的伴侣指南,并不构成完整的专业建设评价标准。

4 发展建议

4.1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向导

质量革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是这场质量革命的核心理念,在我国动物医学类专业教指委研制的动医国标和专业三级认证标准中均有体现,国际高等教育最新理念“学生中心”开始成为共识[11]。我国兽医教育机构应紧跟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理解并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2 切实落实动醫国标,做好专业三级认证

我国兽医教育转入内涵式发展的质变阶段,应立足发展现状,切实落实动医国标要求,做好专业三级认证。近年来,我国兽医高等教育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整体情况仍差强人意,各院校间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亟待解决和提高的几个核心问题如下:学制年限不一、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定位模糊、课程体系连贯性差、实践教学比重低、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差距大等。

4.3 适当开展有行业参与的专业认证

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外部质量控制体系。动医国标、专业三级认证标准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共同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推动了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进程,为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评价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仍缺乏外部评价,我国现有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织教育界专家进行,贯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是促进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行政性措施。我国兽医教育还需建立有行业参与的外部质量评价体系。行业的参与有助于教育与行业产业的紧密结合,兽医教育机构可以及时了解行业人才需要,行业能够及时反馈教育产出质量,从而促使培养单位持续改进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建立与注册兽医制度相衔接的认证体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5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兽医教育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社会普遍期待我国在兽医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兽医教育机构应抓住高教政策红利,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聚焦内涵式发展,着力质量提升,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专业认证体系,推动我国兽医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全面把握新时代要求 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R/OL].(2018-11-02)[2019-04-30].http://jwc.sspu.edu.cn/jhdt/54156.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教育部举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有关情况发布会[EB/OL].(2019-04-29)[2019-04-30].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jyb/Document/1653544/1653544.htm.

[3]董鲁皖龙,万玉凤.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EB/OL].(2019-04-29)[2019-04-30].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4/t20190429_229854.html.

[4]张晨,李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教40条” 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EB/OL].(2018-10-18)[2019-04-30].http://www.jyb.cn/zgjyb/201810/t20181018_1249894.html.

[5]方芳,刘泽云.2005—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变化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8(4):78-85.

[6]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34(12):59-67.

[7]张欣.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行[J].中国兽医杂志,2014,50(8):94.

[8]宁滨.认真学习本科教学国家标准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8(10):27-29.

[9]本刊编辑部.打造一流本科 培养一流人才——访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教授[J].世界教育信息,2018,31(7):3-12,16.

[10]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1]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4-12,17.

猜你喜欢
国家标准发展趋势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最新出版国家标准
7项造纸国家标准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