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环境教育,提升地理核心素养

2021-04-20 12:04龚烨铧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外人口环境保护

龚烨铧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結合挖掘教材资源、开展校园活动、参与课外实践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挖掘教材资源,主题探究

在备课时,教师只要深度挖掘和延伸教材,就会发现很多课本内容都可以作为环境教育的素材。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结合教材资源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能从教材资源中获得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并将其积极地转变为环保观念与环保行动。

例如,在教学《人口的合理容量》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知识点,让学生基于教材资源开展主题探究,深入思考人口合理容量衍生的人口问题。从我国的人口国情来看,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多年来我国的人口政策也发生了几次改变。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地理知识点,开展关于人口问题的主题探究活动。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分组收集、查找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历程和内容,并分析我国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人口政策的原因,思考我国的人口问题和政策措施,并形成分析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展示和交流。通过挖掘教材信息开展主题探究,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的地理知识,进一步意识到人口发展应该和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相适应,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人口观。

对于地理教材中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和内容,教师要合理利用起来,让学生深入理解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可行性措施,在意识上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实现知识技能和环境教育的双重目标。

二、开展校园活动,潜移默化

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地理知识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体验一些实践活动,组织一些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讲座、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环境教育更加形象和生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教师可通过组织以环保为主题的班级演讲比赛,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自由进行演讲稿的创作。具体到比赛细节上,要求演讲时间在3—5分钟,演讲内容能够紧紧围绕主题,富有启发性,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同时,邀请语文老师、班主任等担任比赛评委,最后评选出优胜组,准备相应奖品,规范演讲比赛的程序设计,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稿件准备、创作、演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环境保护的可行性举措,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加强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发展观与环境观,深化可持续发展理念。

通过开展校园活动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环境意识,自觉践行爱护环境的环保行动。教师在设计、组织校园活动时要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教育性和创新性等诸多影响因素,真正实现活动的环保教育意义。

三、参与课外实践,升华意识

教学的初衷是将教材内容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吸收、理解、掌握和应用。要将环境教育的内容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意愿践行环保行动。

例如,在介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教师就可以渗透环境教育。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结合主题明确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学习到的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保护环境的措施等设计成海报、宣传单,带领学生到超市、社区等场所进行环保知识的讲解和宣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宣传中来,利用自己的方式倡导环保,带动更多人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就高中地理这门学科来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相应的环境保护的课外实践活动中去,加强环境教育,让学生树立环保忧患意识。

总而言之,教师要不断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价值,并善用丰富多样的课外拓展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去,知行合一,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并以环保观念为指导,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进行保护环境的活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外人口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