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的三个维度

2021-04-20 12:04柴厚伟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案例深度法治

柴厚伟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理解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批判地掌握一些新的知识、技能及思想,将这些新的知识、技能及思想融入已掌握的学科认知结构中,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参考。

那么,在法治课堂上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呢?可以从构建以下三个维度来实践。

维度一 明晰法治常识

要实现法治课堂深度学习首先要从明晰法治常识开始。明晰法治常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

要实现法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讓学生感兴趣了,才能使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鲜活”起来,才能让学生接受,才能化“枯燥”为“鲜活”,使学生想学。这就要求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一些“鲜活”的元素,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典型案例和时政案例开展教学,让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例如,在深度学习“四大保护”相关内容时,教师结合当前因校园欺凌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开展教学,让学生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审判过程,分析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社会原因等。这样,学生就会对枯燥的法律条文产生兴趣,就会对所学的“四大保护”能较好地掌握。

(二)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善学

魏书生在《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一书中指出:“埋怨学生难教,往往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这就要求一线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是道法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

构建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法律知识结构体系,就是要求道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有限的时空内,把相关知识向学生讲清楚,通过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法治课堂的全貌、理论框架等知识体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熟练而又有技巧地引入法治常识,通过课堂讨论、分析一些典型的法治教学案例,帮助学生解决法治知识体系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深度学习“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时,教师在黑板上展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法治常识。

通过这个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这一知识体系就会一目了然。

通过以上方法和途径,能使学生熟练而较好地掌握法治常识的内容,进而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法治教育敲开第一扇门,为敲开第二扇门奠定牢固的基础。

维度二 培育法治意识

在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实行深度学习,还要从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对学生法治意识、法治观念的培养,从而为法治课堂的深度学习注入活力。

(一)整合多种资源:让学生博学

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整合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深度学习助力。

例如,在深度学习“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时,教师先出示了浙江省慈善总会、滴水公益专职义工王旭东的材料,然后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明白“义务”一词的三种解释。最后,教师通过精讲点拨让学生明白教材中“义务”一词的真正含义是: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例如服兵役。

(二)促成多方合作:让学生强学

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度学习,还要通过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来支撑。法治意识的培养除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法治知识的内化和法治意识的提高。

例如,可以通过提供法律援助、开展中学生法治征文比赛、法治手抄报评比、法治黑板报评比、创作演出法律心理情景剧、组织学生开展与法治相关的专题社会调查、开设法律咨询、组建模拟法庭旁听、法庭审判、参观法治教育基地等实践性法治教学,还可以外聘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和专职律师来校做兼职副校长或教师。这样,一方面,他们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增强了学生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将对法律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带给学生。

维度三 确立法治信仰

(一)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乐学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学。如果教师“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枯燥的法律常识,就会让一部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失去兴趣,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而通过创设一些有效的教学情境来营造课堂氛围,可以把那些抽象的法治常识变得生动而具体。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集中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在深度学习“我们与法律同行”时,教师首先引入这样一则案例:一男子深夜1小时内狂打30多个110电话“求助”,以发泄心中郁闷,最后,被依法治安拘留。教师首先让一组同学参与“情景再现”表演,然后让其他学生讨论:把拨打110当成发泄心中郁闷的途径是不是不尊重法律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拨打110吗?最后,教师总结得出: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个设计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情景再现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能够很好地把知识与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统一,不仅使学生确立了法治信仰,也提升了学生的法治素养。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真学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通过引入典型法治案例来开展教学。典型案例的适当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

例如,在深度学习“国家司法机关”这一主题时,笔者首先通过三个未成年人在“愚人节”相约去“抢劫”的玩笑案例来导入,让学生明白法律不会对不懂法的人网开一面,知法、守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法、知法有助于公民提高法治观念,建设法治国家需要公民通过学法、知法来提升法律素养。接着,教师通过“法律知识竞赛”“学法途径多”等活动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懂得法治国家需要法律知识,同时了解公民自觉依照法律规定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最后,通过“角色扮演”“主持公道”“法律咨询”三个活动,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会用法、守法、自觉护法,通过开展活动让学生体会公民的法律素养不仅体现在能够自觉遵纪守法上,更体现在敢于和善于运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上。

(三)设计探究行动:让学生成学

导行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深度学习的最终落脚点。要想把道德与法治课上成内容丰富、生动有意义的德育课,教师除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法治教育外,还要特别重视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德育功效,不断促进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走向深入。

例如,在深度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时,教师通过两个实践活动来“导行”。

步骤一 预防违法犯罪,从我做起——以班级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

首先,教师提出要求: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以“预防犯罪,从我做起”为主题,结合本校的相关实际,以班委会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并给出倡议书的格式要求。

最后,教师给出参考的倡议书。

步骤二 面向学校、社会(社区)、家庭发出我们的声音——给他们写建议。

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给你所在的学校或当地政府(或所在社区)写一份倡议书。

要求:每小组任选一个角度,展开讨论,组长总结展示。

通过这两个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很好地把已有的法律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通过倡议和建议行动,落实了用法和护法,从而使法治信仰得以确立。

注: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度学习范式建构研究》(编号:D/2018/02/81)的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案例深度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