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2021-04-22 07:32刘立勤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性核心素养

刘立勤

【摘要】想要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面。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大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的分析一下历史核心素养建构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从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有效性

【课题项目】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1246)。

【中圖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1-0150-03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里面包括的知识面很多,这也是学生掌握历史背景、信息、规律的主要场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研究背景

高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要在特定的时间里面,用高质量的手段对教学的任务进行关注,从而获得想要的教学效果。在进行高中教学的时候,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也是很有必要的,是一种教学有效性最大化的理念。其中可以被衡量的指标并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却仍关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就是讲究教师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最大化。对于历史这门学科来说,里面包含了很多年份和人物等信息,需要人们记忆的内容很多,可是如果可以落实到高效课堂中来,往往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情况下,高效课堂才可以更好地被构建起来。

二、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的观念依旧存在

很多教师没有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依旧坚持着传统的观念,这就阻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只关注自己知识讲解的情况,没有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让学生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没有办法进行具体的思考,从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没有运用信息技术

因为一些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只会将历史知识机械地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记忆下来,没有关注学生是不是真的掌握了知识。虽然一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主动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重难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够。

(三)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不足

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一些教师对它的了解不够,在具体的教学中也没有进行创新,这就让学生不能进行探究,最终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三、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

在历史的发展中,因为受到客观因素影响,一些历史事实都是用文字的方式存在,对于一些常见的历史事件,人们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是差不多的,而对于一些缺乏证据的信息,人们就会感觉比较棘手。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考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解读历史信息。

例如在学习“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部分的时候,里面就对第一次农民起义的性质进行了解读,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中这种起义是不正确的。但是从资源的分配上来看,这种打破封建主义的精神却是必须要肯定的。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强调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性,也要肯定它对整体格局的影响,告诉学生这种制度在之后的王朝统治中也在使用,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和加强。在这些历史事件里面,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一些材料,用作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考证。教师还要允许学生提出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因为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强调,在没有历史证据的证明下,不能随便更改历史,这也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基础态度。

(二)运用正确的世界观来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在近代史中,国人有接近一百年的时间都是在受列强的侵略,人们的生活很艰难。但在当前的和平时代下,特别是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条件很好,很难体会战争时代的生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构建一个有对比的社会信息环境。

例如在学习“开辟新航路”这一部分的时候,哥伦布为了更好地扩张资本主义,实现最大的利益,就进行了一系列的航海活动。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应该确定哥伦布对社会的贡献,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资源利用起到的作用。但是这些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很难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师就可以把同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事件拿出来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是用掠夺的方式,一个是用官方外交的方式,后者造成的影响更大。通过这种直观的比较就可以让学生带着家国情怀去进行分析,最大程度上地尊重历史信息。

(三)运用判断题目来建立学生的时空概念

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的时候,一些信息和当前的社会差距很远,学生想要研究就需要更加仔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还要准备好客观的条件,作为一种信息的补充带给学生。教师要忠于教材,也要找到其中隐藏的信息,和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当然教材的内容不仅需要学生熟练的记忆,也需要教师准确的把握,明确历史要点,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研究。

例如在一道选择题里面就描述了一幅作品,并让学生找出和材料风格一样的作品。这个题目虽然意思很容易明白,可是却需要学生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类型作品的风格进行准确的认识,再加上选项中加入了一些史学知识,就特别地考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白四个选项在时间概念上的区别,特别是对它的流派进行分析。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很容易做错。

(四)组织小组合作活动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选择合适的历史材料,组织学生使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查阅资料和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用史料来证明的习惯。教师可以选择一名学生当小组长,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有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也可以帮助自己的组员来进行分析,最后完成全部的工作,小组长要组织其他组员一起进行分析,之后再统一的发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交流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历史认知,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形成合作的意识,也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知道当时发生的事情。如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地增长,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根据这些材料,学生就可以用小组的形式来探究革命发生的条件,进而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发生是一个必然的事件。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对已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

为了更好地进行高中历史教学,实现高效的课堂,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需要从已有的课堂教学方法出发进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让他们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要借助历史唯物观念,对教材中出现的人物、事件进行分析,深入探索相关的史实内容,让内容和方法结合在一起,实现对历史问题的分析,构建起属于学生自己的实证方法。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借助对背景、过程的分析实现上面的目标,构建更加高效率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的计划,将班级里面的成员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对鸦片战争期间的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学生对那段历史的印象。特别是在介绍到“国家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史料的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质疑,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了解到鸦片战争不仅带给人们生活上的改变,也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改变,一些爱国人士也在积极的探索富强的方法。总之对已经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自主思考的状态下,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真正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新型教学方法的介入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运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法,让教材中的内容可以以新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能够以史为鑒,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理念。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地融入相关的历史文明观念,比如特定的文明、阶级等内容的分析,并和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戊戌变法”这一部分的时候,因为当时的社会正处于帝国主义的控制下,维新运动也从刚开始的理论宣传过渡到政治上的探索,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开始了相应的变法运动。教师在讲解完变法的背景之后,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进行视频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变法的具体情境,并把侧重点放在变法的内容上。在这种视频的情境带动下,学生就可以更好地感受变法的必要性,从而更加了当时社会的大环境。其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编写一些课本剧,并给其他同学表演一下,让历史中的人物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也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又比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相适应的歌曲,比如“松花江上”等等,从而渲染出教学的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运用多媒体进行内容的呈现,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当时中国和日本的关系,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引起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总之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史实,整合出更加有效的信息,防止他们机械的记忆一些内容。只有教师不断地优化教学的方法,学生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构建高效课堂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应该将学生放在中心的位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只有学生成为自己课堂上的主人,才可以深入地去了解知识,掌握历史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方法,更好地应对之后的难题。

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这场战争前后中国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探究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引出相应的事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的反抗意识,从而以客观的角度去了解历史事件。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学习和认识了历史之后,学生才会真正地了解历史,从而树立正确的观念。在高中时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历史信息都是零散的时间点,但是却可以为学生人生观的建立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东.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建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J].中等教育,2017(10).

[2]丁亚男.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建构[J].中等教育,2018(2).

[3]蒙丽勤.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J].中等教育,2013(7).

[4]吴新枚.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路径[J].中等教育,2018(6).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有效性核心素养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