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2021-04-23 20:57欧兰珍杨园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3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应用价值

欧兰珍 杨园

摘要:目的:探究在下肢骨折手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对预防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5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针对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护理。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80.00%,其中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例;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6.00%,其中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4例;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0%,其中满意者10人,基本满意者10人,不满意者5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00%,其中满意者16人,基本满意者8人,不满意者1人。两组数据比较有一般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下肢骨折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现在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207-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下肢骨折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收集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并进行统计对比:对照组共2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15-37岁,平均年龄为24.73±1.67;观察组共25例患者,年龄12-35岁,平均年龄23.65±1.89,。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参加此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其内容主要包括协助患者进行骨折术后的常规检查,给予患者常规的健康知识宣教,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护理干预,其内容主要包括:①预防方案的制定。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和评估,评估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并制定手术围术期内的防御性干预计划。②健康知识宣教。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讲,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注意事项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③对患者患肢进行严密监测。在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的患肢情况,如患者患肢的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温度、伤口是否感染等。若发现患者的患肢出现温度升高、疼痛、肿胀、发红等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检查和处理,以免血栓带来严重的后果。④早期康复训练。在术后 尽早地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预防深静脉栓塞的发生[3]。其康复训练可在患者麻药完全消除后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在运动前还需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知识的普及,以免其在康复活动中出现意外。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在数据处理中P<0.05代表数据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情况

在患者的手术位数期间,每日对患者的双小腿进行最大周径的测量(其最大腿周静的检测点应该在双侧髌上10cm)。在患者进行手术后的30d对患者进行双下肢的B超跟踪检查,观察患者下肢是否形成血栓,然后就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發生率为80.00%,其中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0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5例;观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6.00%,其中未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2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1例.观察组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的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比较有一般显著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血栓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0.00%,其中满意者10人,基本满意者10人,不满意者5人;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6.00%,其中满意者16人,基本满意者8人,不满意者1人。两组数据比较有一般显著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2。

3 讨论

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对于其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目前我国对于骨折的手术治疗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治疗后却多发深静脉血栓。血栓的发生会导致皮炎、继发性静脉曲张、瘀滞性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影响治疗进程。因此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下肢骨折手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现在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莹.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20(4):93-94.

[2]席冬梅,熊敬.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5):1263-1265..

[3]王月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211-212.

作者简介:欧兰珍(1980-2-),女,汉族,本科,云南嵩明人,护师,现工作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勤联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勤联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云南昆明 650032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应用价值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7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治分析
预防脊柱外伤与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探析
下肢骨折术后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