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2021-04-23 20:57秦霞刘顺发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3期
关键词:抑郁症

秦霞 刘顺发

摘要:自杀未遂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抑郁症是自杀未遂的高危人群,本文对影响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进行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自杀未遂;相关社会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3-258-02

自杀是一个重要的精神卫生和公共卫生问题,自杀未遂是自杀的重要预测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自杀率的慢性精神疾病,超过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曾经有过自杀的行为,大约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是抑郁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自杀的危险度是普通人群的20-50倍。本文总结了可能影响抑郁症自杀未遂的社会心理因素,综述如下。

1自杀未遂概念

自杀指故意杀死自己的行为,又称为自决、自尽、自裁等。国际上目前一般将自杀分为三类:①成功自杀(completed suicide):指有自杀的行为,并导致死亡;②自杀未遂(suicide attempt):指有自杀的行为,但未导致死亡;③自杀意念(suicid eidea):有自杀的想法并且愿意去死,但没有自杀的行为。在自杀未遂的研究中,自杀未遂有时也包括那些并不想结束自己生命但有自杀的表现。为了确切概括后一類自杀未遂,Mongan(1979)提出蓄意自损。蓄意自损分两种:①意向性自毁行为,但至少有部分想死的念头,包括自杀姿态;②没有任何自杀意向的蓄意自毁行为[1]。自杀未遂动机一般可分为三种:①结束生命;②逃避现实;③寻求帮助。多数自杀未遂者的动机为后两者的结合。自杀未遂按自杀行为致死性的大小可分为两种:①自杀姿态;②自杀失败。

2自杀未遂相关社会心理因素

2.1 自杀未遂史 自杀未遂史是抑郁症再次自杀的风险因素,是预测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一项Mate分析显示,既往有过自杀未遂人群的自杀风险为一般人群的30-40倍[2]。国内刘连忠等研究显示,一年后自杀未遂者自杀意念及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仍比较高。而抑郁症是高自杀率的疾病,自杀未遂史是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的高危因素。董曼等通过对住院的124例无自杀未遂史和71例有自杀未遂史的抑郁症患者研究发现,既往有自杀未遂史的患者自杀风险明显高于无自杀未遂史的患者[3]。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心境的影响下,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产生消极想法,使自杀意念增强和对抗自杀风险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自杀风险的升高[4-5]。而自杀未遂人群往往具有不良的应对模式,在较高自杀意念的基础上,既往不良的问题处理模式会重新启动,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研究显示,既往有自杀未遂史的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与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抑郁情绪越重,消极观念越强,自杀风险越高,经抗抑郁治疗后,随病情的好转,抑郁情绪的改善,患者的自杀风险逐渐降低[3]。因此,有效的抗抑郁治疗,对降低有自杀未遂史的抑郁症患者再次自杀的风险有积极的作用。

2.2自杀意念 自杀意念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影响因素。周雪莹等人研究发现,自杀意念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成正相关,大约24%的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未遂行为[6],而且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与自杀意念密切相关[7]。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产生与抑郁情绪密切相关。抑郁情绪会导致患者认知功能受损、自我评价低等,对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抑郁情绪越重,自杀意念越强[8]。尽管有少量研究得出不一致的结果[9],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杀意念可以预测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10-13]。自杀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部分有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在一年内逐渐出现自杀行为,最终自杀死亡[14]。因此,在临床中,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意念,及时进行干预,降低自杀风险。

2.3 临床特征 研究发现,抑郁程度重与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密切相关。一项Meta分析,通过收集有关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研究的病例对照研究,筛选出这些文献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后发现,高绝望感患者的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低绝望感者或无绝望感者的5.67倍;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与高绝望感、妄想、自杀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为成强相关;与焦虑感高、认知障碍、自责成中度相关。通过计算上述高度和中度相关的六个风险因素的PARP(当前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结果显示,除外自杀家族史因素,其余各因素的归因危险度均在20%以上[15]。另外有研究发现,严重认识障碍也是导致自杀未遂抑郁症患者选择再次自杀的风险因素[9,16]。抑郁程度严重的患者,容易出现极端的思维、不合理的信念、认知的僵化等心理变化,这些心理变化会加重患者的低落情绪,出现悲观厌世态度,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15]。因此,当抑郁症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和心理改变时,医务人员应把它视为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信号而高度重视,对患者积极治疗和严密监,对减少和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抑意义。

研究发现,抑郁频繁发作和反复住院的抑郁症患者更易出现自杀未遂行为[9,17]。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抑郁频繁发作反映患者病情复杂严重,治疗效果差,疾病慢性迁延,使患者承受的压力更大,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更多,从而使自杀风险升高。大多数研究显示,发病年龄早的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更高,也可能与发病年龄早的抑郁症患者病程更长,发作次数更多,治疗效果更差,更容易导致疾病慢性迁延,从而使自杀的风险较高[18]。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抑郁频繁发作、反复住院的抑郁症患者更需要积极治疗其抑郁症状,减少抑郁发作频率和因抑郁住院的次数,从而使自杀的风险降低。

研究显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的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更高。国外有研究[19]显示,抑郁症患者合并重大躯体疾病时,疾病负担重,经济压力大,导致生活质量更差,自杀风险更高。国内研究,SANNA等[20]研究认为抑郁症合并甲状腺或肝脏疾病的患者其疾病负担增加,自杀风险容易升级。因此,对合并严重躯体疾病的抑郁障碍患者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可能会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

2.4 社会生活事件 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未遂关系密切。国内研究报道,恋爱婚姻受挫、家庭矛盾、人际关系不良、学业受挫是导致个体自杀行为发生的可能原因,并且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发生的风险越大。而负性生活事件可能会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加消极观念,产生自杀意念。国外研究发现,负性生活事件是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发生的预报因子[16,21]。

2.5 其他因素 女性和文化程度低与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关系密切。国内研究发现,女性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差别更加明显。这可能与女性情绪较不稳定且易多愁善感有关,而在农村地区女性地位相对更低,遭遇的负性生活事件更多;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因文化程度的影响,更容易产生不良的信念,不合理信念和认知偏差更不易得到合理的自我疏导,故两者群体更容易采取极端方式[3]。在自杀未遂的研究中,低文化的女性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抑郁症自杀未遂是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对其的研究应从人口学、社会心理因素及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和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入手,并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认识和准确预测抑郁症自杀未遂行为,对抑郁症自杀未遂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预防。

参考文献

[1]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3.

[2]Brown G K,Ten H,Henripues G R,et al.Congnitive therapy for prevention of suicide attempt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J].JAMA,2005,294(5):563-570.

[3]董曼.有无自杀未遂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与风险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2):167-170.

[4]苏晖,江开达,徐一峰,等.抑郁症首次发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146-149.

[5]热娜古丽·艾买江,阿迪拉·阿吉,邹韶红.维吾尔族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505-506.

[6]周雪莹,易军,王黔艳,等.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9,45(8):488-491.

[7]BAC-GARCIA E,MERCEDES PEREZ-RODRIGUEZ M,0QuEND0MA,et a1.Estimating risk for suicide attempt:Are we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Passive suicidal ideation as a marker for suicidal behavior[J].J Affect Disord,2011,134(1/3):327—332.

[8]王玲,路仕容.大学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2-424.

[9]杜桂丽.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0(2):102-104.

[10]陈林,刘艳红,郑启文,等.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3,46(6):339-343.

[11]董佳妮,毕波,孔令韬.综合医院心理科门诊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9,10(21):1460-1463.

[12]PARK E H,HONG N,JON DI,et a1.Past suicidal ideation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uicide behaviours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J].Int J Psychiatry Clin Pract,2017,21(1):24-28

[13]EIKELENB00M M,BEEKMAN A T F,PENNINX B W J H,et a1.A 6-year longitudinal study of predictors for suicide attempts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Psychol Med,2019,49(6):911-921.

[14]王玲,路仕容.大學生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自杀意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2-424.

[15]KESSLER R C.BORGES G.WAIJERS E E.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lifetime suicide attempts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J].Arch Gen Psychiat,1999,56(7):617—626.

[16]刘晓秋,白志军.中国抑郁症患者自杀危险因素的元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4,22(2):291-294.

[17]MIRANDA R,GAIJAGHER M,BAUCHNER B,et a1.Cognitive inflexibility as a prospective predictor of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young adults with a suicide attempt history [J].Depress Anxiety,2012,29(3):180-186.

[18]辛立敏,陈林,杨甫德,等.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J].中国神绛精神疾病杂志 2015,41(10):613-617.

[19]ZHU T.DE LUCA V.GALLAUGHER L A.et a1.Admixture analysis of age at onset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Gen hosp psychiatry,2012,34(6):686-691.

[20]WEBB R T,KONTOPANTEUS E,DORAN T,et a1.Suicide risk in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major physical diseases:a casecontrol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12,69(3):256-264.

[21]SANNA L,STUART A L,PASC0 J A,et a1.Suicidal ideation and physical illness:does the link lie with depression[J],J Afect Disord,2014,152(1):422-426.

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