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位”与“客位”视角的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类型研究

2021-04-24 08:25郭建伟张琳琳
风景园林 2021年3期
关键词:主位傣族方位

郭建伟 张琳琳

中国西南地区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地形险峻、民族众多、文化多元、政权更迭频繁的区域,加之诸民族语言种类繁多,大多数对于该地区风土聚落的研究均以他者/局外人(outsider)的视角做客观分析,较少从我者/局内人(insider)的视角进行主观阐释。西双版纳傣族风土聚落与中原汉族地区的聚落差异很大[1],具有独特的方位体系[2],但至今鲜有学者构建出较为全面的理论模型。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傣语作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民族志、类型学等研究方法,基于“主位”(emics)视角发现傣文古籍记载的聚落营建模式;从“客位”(etics)视角探析聚落特征要素。同时,以此说明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在中国民族地区风土聚落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1 文化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

“主位”与“客位”这对术语是由语言学家派克(Kenneth Pike)于1954年在其著作《语言与人类行为结构的统一理论》中提出,它们来源于“音位”(phonemic)与“语音”(phonetic)这2个词语[3],“为了在语言描述中包含某些非言语行为而创造出来的”[4]30。1964年,人类学家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文化的本质》[5]一书中将其引入人类学。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对术语已经在其他学科,尤其是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运用。

派克从行为出发定义了这对术语,认为“主位的观点来自从特定系统的内部研究行为的结果”,而“客位的观点是从特定系统的外部来研究行为,并将其作为外来系统基本初始的研究方法”[3]。哈里斯则更多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对其进行探讨,认为“主位陈述是指逻辑经验系统,其现象性的差异或‘事物’是建立在显著的、有意义的、真实的、准确的,或行为者自己认为的恰当方式的对比和区别之上”,同时“客位陈述所依赖的现象差异是由科学观察者群体认为的恰当方式来判断的”[4]48。

在哈里斯看来,“主观与客观、我者的视点与他者的视点、认知模式与操作模式、精神模式与行为模式”[4]50-52这4对概念较为全面地解释了“主位”与“客位”的内涵和关联。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Levi-Strauss)甚至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主位的而不是客位的,主位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接近事物的本质”[6]。文化人类学重视从主位视角出发,把局内人的观点和立场展示出来;同时,也非常注重一个事物在主位与客位视角下分别分析所得出的不同结论。

2 “主位”视角下的8种傣族聚落类型

在傣族文化基点上理解傣族聚落的诸多现象,地貌选择主要考虑地形与周围地质环境是否相合,可称为“地貌合宜”;形貌上考虑如何规避周围和场地内的不利因素,充分利用地貌上的有利条件来分布住宅和各方面设施,可称为“形貌适居”;从文化象征方面确定聚落类型,将地貌、形貌的有利条件演化为可识别的身份(identity)象征,可称为“聚落定名”。

具体而言,地貌上主要考虑山坡、平地、谷地3种地形下的“通风、蔽日、排雨、纳水”4个因素,来确定居住的适宜性;形貌以四方形态为标准;定名将傣文声母与寨名的首字母相对应并分组,再用动物标识每个类型的属性,共有8种聚落类型。

2.1 地貌合宜

通常情况下,民族地区在建城、建寨之前要对拟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傣文古籍对于建城、建寨有专项论述[7],从中可以发现傣族在选择聚落地貌上有着一套完善的标准和范式。

按照傣文古籍所述,所选地貌可分为适宜居住(吉地)和不适宜居住(凶地)两大类,吉地又可分为非常适宜、适宜和有条件的适宜三小类。其中,有条件的适宜类地貌要么需要有相应的处理或禳解方法才可以达到较为适宜居住,要么在居住的同时会带来少许灾难;其他两类则被视为无条件适宜居住的吉地。凶地一般不予选择,只有个别类型可以在禳解后居住,但仍然不宜选择。

由于西双版纳位于热带北部边缘区域,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无霜雪、长夏无冬,一年只分雨、旱两季,且雨季经常出现暴雨或阵雨天气,因此“通风、蔽日、排雨、纳水”成为地貌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针对山坡、平地、谷地这3种地形,综合分析4种因素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是适宜性地貌评判的重点。

对于山坡类地貌,“缓缓倾斜”的地势对于通风和排雨有所帮助,但也应考虑如何储水。高低起伏的“马鞍形”地貌,可以避免阳光直入,两侧的谷地有利于储水,可用于鱼塘养殖,不仅解决了生活问题,也适当调节了聚落内部的微气候。“马鞍形”“鸟形”(金凤抱翅形)是山坡类地貌的最佳选择,“宫殿形”被认为是坡度较缓的山坡类地貌,适宜居住。如果坡度过大,例如“塔形”(傣族的塔是凹曲线形)地貌虽然通风、排雨都很通畅,但地形陡峻、不宜纳水,建寨成本必然增加,因而被认为适宜性中等,往往是用地紧张地区新建村寨的备选方案。

西双版纳地区山峦起伏、平地较少,一般的地形地貌通过适当的布局调整,能较为容易地实现“通风、排雨、纳水”,如果有河流流经聚落,则会增强这3个因素的适宜程度,因而傣族村寨大多选择沿河布置。

对于谷地,“宝座形”作为最佳选择的地貌,三面被山体遮挡,另外一面可以将雨水顺利排出,部分汇入山脚的鱼塘,有利于人工疏浚聚落范围内的河流。“大金船形”地貌则是周围山体两面高耸、另外两面低平,比“宝座形”少了一侧高耸的山体。“高脚盘形”四周皆山,但山体都不太高,否则会成为“钵盂形”或“蛤蟆形”——它们四面山体较高而造成通风、排雨不畅。“蛤蟆形”地貌需要聚落范围内有大的水面,以防止存在地下溶洞而出现无法纳水的情况(表1)。

表1 傣族聚落适宜地貌分析[7]730-732Tab. 1 Analysis of appropriate landforms of Dai’s settlements[7]730-732

2.2 形貌适居

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理想的村寨空间形态比较统一,为“四方”形态。这是对方位的最好诠释,可以较为容易地布置寨内道路、寨心等各项基础设施,村寨在寨民心中的意象也较为清晰并容易辨识。除此以外,“界石”形态的聚落也适宜居住,“三角”形态需要禳解,其他形态均不适宜居住。

这与南传佛教文化中的“十方世界”学说和重视方位的观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十方世界学说认为宇宙由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8个方位,以及上、下2个方位构成。四方形态能够非常清晰地定位前8个方位,而界石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上、下2个方位的因素,因而在傣族聚落中被认为是最完美的聚落形貌。

从形态的角度来看,三角形、圆形等其他形态显然不适合表达聚落的方位体系。傣族建筑中只有塔可以用圆形,其他建筑类型几乎都为四方形态。具有四方形态的建筑单元体块可以重复组合,而三角形和圆形聚落会引起体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给居住者的心理带来不适感。因此,如果从建筑单体的角度来看,四方形态的聚落也容易营造和谐的内部空间。

2.3 聚落定名

傣族城镇、村寨的定名方式是将41个傣语声母分为8组,将这8组声母与寨名的首字母相对应,命名为8种聚落类型,再用8种动物与这8种类型相匹配,标识每个类型的属性和特征。4个环境特征要素“神、树、水、井”所处的方位是决定聚落类型的主要因素,4个环境特征要素彼此之间的关系则是次要因素。这8种聚落类型成为选择和营建环境要素的理想模式(表2)。例如,“曼岗纳”傣语为GÁ¡u!òbv(音标:pan3kaŋ1na4),属于2型(虎)聚落;“城子寨”属于3型(狮)聚落;“曼贺”傣语为GÁ¡uW¸‹(音标:pan3ho1),属于6型(羊)聚落;“曼岭”傣语为GÁ¡uRÁ°(音标:pan3leŋ6),属于8型(象)聚落。

表2 傣族聚落命名原则[7]727-728Tab. 2 The principles of naming Dai’s settlements[7]727-728

本研究中的“树”特指树龄很长的大树,有攀枝花树、酸果刺树、菩提树和榕树4种,在傣族文化中象征着“天神在那里守护”,通常情况下作为村寨里的“寨神树”。属相为“金翅鸟、虎、狮、狗、羊、象”这6个类型聚落的“天神”均在寨神树处守护。而“金翅鸟”型聚落除寨神树以外,白蚁堆处也有天神守护;猪型聚落中心为神石,龙型聚落三面被溪流环绕,猪、龙型聚落中均没有寨神树。“神”与“树”密切相关,“天神”与具有特殊意义的大树在聚落中的位置基本重合,这与傣族民间“神灵住在大树上”的信仰相吻合。火神的位置与此正好相反,必须远离大树。

水分为湖泊、河流、溪水、池塘4种,其中河流是聚落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除1型(金翅鸟)聚落没有对河流的方位有明确要求外,其他7个类型的聚落对河流方位均有明确规定。

水井所处方位与聚落朝向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在聚落朝向的反方位(坐向)基础上顺时针移动一个方位就是水井所处的方位,例如2型(虎)聚落朝向为西,则其水井所处方位为东南。但由于傣族“以东为尊”的方位观,水井不能位于东方位,因而朝向为西南方位的1型(金翅鸟)聚落的水井位于东北方位上,而不是东方位。“金翅鸟、狮、狗、猪、象”这5个类型聚落的水井与“神、树、水”的位置不重合;2型(虎)和6型(羊)聚落的水井与“神、树”的方位一致;7型(龙)聚落三面被水环绕,水井的方位在西,与其中一条河流所处的方位重合。

从表3中可以得到“神、树、水、井”4个环境特征要素与方位之间的规律。

表3 傣族聚落各方位的特征要素分析Tab. 3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of Dai’s settlements in various directions

1)8个方位被赋予象征涵义的频次不同。东北和南这2个方位的频次最高,分别有7种和6种类型的聚落在这2个方位布置有特征要素,其次是东(4种)、西和西北(分别有3种)、东南和北(分别有2种)。尽可能地避免在西南方位布置特征要素,只有4型(狗)聚落的西南方位布置有水井。按照特征要素被布置在各方位的频次来排序,依次为:东北>南>东>西/西北>东南/北>西南。

2)各方位的特征要素所代表的属性不同。从方位与特征要素的属性来看,东北方位设置神树的频次最高(3次),其次是东南、南和西(分别为2次);布置水(河流或湖泊)的频次以东北和东方位最高,南和西次之。

3)聚落坐向的顺时针一个方位是该聚落水井的设置方位;同时,水井不能设置在东方位。

4)“树”作为自然环境特征要素对于聚落来说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寨神树与“天神”的位置重合,并明确禁止砍伐寨神树。

5)河流与聚落的位置关系是聚落类型选择的先决条件,也是聚落选址的首要因素。

6)西南方位既不布置神性要素,也不布置河、湖、树等自然环境要素。

总而言之,8组傣文声母与“神、树、水、井”环境特征要素的8种组合模式相对应,形成8种聚落类型;同时,运用比附性象征手法化繁为简,以8种动物赋予聚落美好的文化涵义(图1~4)。

1 傣族风土聚落8种类型结构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eight types of Dai’s vernacular settlements

3 6型(羊型)典型聚落——勐海曼贺村[8]217Type 6 (sheep type) typical settlement: Manhe Village,Menghai[8]217

4 8型(象型)典型聚落——勐腊曼岭村Type 8 (elephant type) typical settlement: Manling Village,Mengla

3 “客位”视角下的傣族聚落特征要素

站在观察者立场剖析傣族聚落的特征要素,村寨常“分布于水田附近的丘陵地带或依山修建”[8]216,聚落一般由“1界、2心、5区域、多节点”构成。1界指“村寨的边界”,2心指“寨心”和“寺心”,5区域指“山-林-水-寨-田”,多节点由“水井、寨门、寨神树、凉亭”等要素构成(图5)。

5 傣族传统村寨构成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Dai’s traditional village

依据傣族聚落在历史上的演化过程及其在傣族人观念中的重要程度,将傣族聚落特征要素分为节点和标志物、区域和边界、路径这3种。节点和标志物以“双中心”(寨心和寺心)特征来呈现,区域和边界由“山-林-水-寨-田”的立体分布和仪式活动中所标识的村寨范围来构成,路径以路网和水网的编织来达成。

3.1 “双中心”特征:寨心与寺心

“寨心” 的傣语为!òbÌ)G¡Áu(音标:kaŋ1cǎi1pan3),由类名!òb(音标:kaŋ1,中心)、专名Ì)(音标:cǎi1,心脏、心灵)和专名G¡Áu(音标:pan3,寨子)组成,直译为“村寨的中心心脏”;而“寺心”傣语为!òbÌ)S¾l(音标:kaŋ1cǎi1vǎt8),直译为“佛寺的中心心脏”。不难发现,寨心和寺心的构词方式基本一致,且都有“中心心脏”之意。傣族谚语有“不搬动佛寺的基石,莫移动寨神的木桩”[9]之说,佛寺“寺心石”和村寨“寨心石”不可被触碰,这说明二者在聚落中同等重要,共同构成了傣族聚落的“双中心”(图6)。寨心是傣族聚落空间形态上的重心。建寨之初,要用占卜的方式确定寨心位置,之后按照先后顺序围绕寨心建盖住宅。“叭(头人)、召曼(村长)的房屋不仅大些,也常建在寨中央。例如勐阿的曼迈、曼宋、曼段和曼波,勐遮的曼根(曼译为村,曼某译为某村)。曼迈的召曼兼叭的房屋门前就是寨桩(寨心)。”[10]住宅距离寨心的近远与宅主人在村寨中所拥有的话语权大小、权力等级高下,以及迁入村寨的早晚有着较为直接的对应关系。“寨心”与寨门、水井、寨神、寨神树、佛寺等公共设施有机联系,所处位置四通八达,是村民日常生活的场所,代表着村寨的“世俗”中心。

6 傣族传统村寨的寨心与寺心(勐腊县曼朗村)Village center and temple center in Dai’s traditional village(Manlang Village, Mengla County)

寺心是沟通“彼岸理想国”的枢纽。傣族村寨几乎每村都有佛寺,建寺之初,确定寺院佛殿位置时需要首先确立寺心。佛寺一般不会建在寨中或寨脚,而要建在村头的寨门外,所处地势通常略高于所在村寨,在村民心中有着更为“中心”的地位。寺心与大殿内佛像所在的位置有着密切关联,佛殿内“佛像眼睛注视着的前方地面的下方是佛寺的寺心,在建造大殿时要埋置金银财宝等物品”①。寺心作为村寨的另一个中心,一般位于佛殿几何中心的地面以下。

寨心空间与寺心空间是村民活动聚集的重要场所,在空间感知上表现出“俗”与“圣”的二元对立②。寨心空间作为与村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节点,充满着平和与愉悦,村民视其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俗”的场所。寺心空间作为村内老人每日清晨和日暮做赕(献祭),以及重大节庆活动仪式的场所,表现出庄严与威仪,是人们与祖先沟通的枢纽,即“圣”的场所。人们身处寨心空间可以无话不说、无题不谈;而一旦跨入寺院大门,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话不可多说、目不可斜视[11]。因此,寨心空间代表着世俗社会村寨的中心,寺心空间代表了与彼岸理想国沟通的枢纽,二者共同构建了傣族风土聚落的“双中心”。

3.2 区域与边界:“山-林-水-寨-田”立体分布

傣族谚语有“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千条沟”[12]28,村寨大多建在田坝四周的丘陵地段,背靠山林,前临稻田,水渠从寨脚田头流过。傣族聚落非常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虽然在傣文古籍中并未发现明确描述这5个区域的理想布局模式,但通过众多历史资料的记录、口述史访谈,“山-林-水-寨-田”体系已被生态学、民族学等其他领域的学者证实(图7)。

7 傣族居住环境与生态布局意象图[12]44-45Image map of Dai’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layout[12]44-45

“竜山”傣语意为神山,有时泛指有山神的大山,传统意义上作为寨神和氏族祖先等神灵居住之地。其附近森林被称为“竜林”(神林),被视为禁地,涵养水源并维系着聚落的微观生态系统。

村寨一方面是寨民生产和生活的中心场所,另一方面是现实世界中聚落生成、演化,与周围环境发生关系的控制中心。佛寺通常紧邻村寨地势较高处的寨门外侧布置,一方面是寨民精神信仰的中心场所,另一方面作为“生者空间”与“彼岸世界”之间的枢纽③。在祭祀寨神时,用白色棉线绳围出村寨的地界,会将佛寺置于其外,佛寺并不属于村寨的“生者空间”。

稻田大部分位于山谷平地,与周边和内部水系共同形成一片片相对均质的网状“斑块”,鱼塘通常位于寨脚一隅的地势较低洼处。

这个体系很好地处理了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之间,竜山、竜林、河水溪流、村寨、稻田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竜山为竜林提供着生态基础,调节着不同季节时聚落对水的需求;勐山和勐林(勐译为地区,勐山指地区级的大山,勐林指地区级的森林)共同孕育了流经聚落的河流,为稻田提供着灌溉用水,保障村寨日常生活用水。

“水”成为构建立体生态系统的核心:不同级别的山、林保护着不同级别的水源地,同时保障着村寨和稻田对“水”的基本需求;村寨在这个生态循环体系中仅仅是一个终端要素,被强有力地保护着。“山—林—水—寨—田”的构成模式一直维持着傣族传统农耕文明与聚落的演化与发展(图8)。

8 傣族传统聚落生态系统结构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ecosysystem of Dai’s traditional settlement

3.3 路径:“水网”与“路网”的编织

傣族聚落的路网往往以联系寺心与寨心的道路为主通道。寺心空间和寨心空间作为公共区域成为村民活动聚集的主要场所,寨心是路网的节点中心,其附近的路网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寺心是进入聚落内部路网的重要节点;路网在顺应地势的基础上呈网状布局。

傣族聚落的水网在顺应地势的基础上,一般也呈网状布局。鱼塘作为面状水域,成为调节水利的主要场地,有时也作为聚落的边界;村寨附近的水网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路网系统与水网系统在布局、构成方式、肌理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1)2个体系均是在顺应地势的基础上呈网状布局。路网的单元大小是以道路所承载的邻里单位的极限为基准,水网的单元大小是以水渠所承载的稻田面积的极限为基准,两者的布局相似。

2)2个体系由主到次的构成方式相似,都呈树状模式。体系中均有点状或面状区域,向四周发散,起着节点的作用,并形成中心。

3)2个体系都是非均质的,构成肌理相似。靠近寨心的路网密度会高于其他区域的,村寨周边的水网密度会高于其他部分的。

聚落中的路网体系与水网体系通过叠合的方式组织在一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西双版纳地区的气候特征、傣族的稻作观念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共同决定了路网系统与水网系统在布局、构成方式和肌理等方面的同构现象(图9)。

9 路网与水网系统叠合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superposition of road network and water network systems9-1村寨路网系统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village road network system9-2聚落水网系统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settlement water network system9-3路系统叠合示意图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road system superposition

4 “主位”与“客位”视角在傣族风土聚落研究中的作用

通过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主位”视角理解傣族聚落的营建模式,从“客位”视角剖析傣族聚落的特征要素,试图构建出傣族风土聚落的形制。

大多数文化人类学家都认为,主位与客位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具体研究阶段,这2个视角同时发生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为了更好地从我者/局内人的观点出发,本研究在田野调查工作④中主要采用了主位视角,而在分析阶段着重采用了客位视角。不难发现,视角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同样的研究问题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切入,则可能获得不同的田野调查资料,影响着分析和判断,最终影响研究结论;2个视角各有优缺点,重点在于研究者如何抉择取舍。

具体而言,通过田野调查和查阅傣文古籍获知当地人的观念,是为了尽可能地站在傣族文化基点上发现隐含着的特定概念,例如在傣文字母、属相、方位、特征要素4个方面共同作用下的8种聚落类型,从而注重研究内容对于当地人的意义或价值。同时,站在观察者立场,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类来将较基本的理论问题联系起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形成客位观念,注重建立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如此,主位视角与客位视角共同阐释了傣族传统聚落的类型特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 结论

“主位”视角下,傣族在地貌、形貌、定名三方面创设并规范了聚落的8种类型。傣族聚落大多沿河布置,“通风、蔽日、排雨、纳水”4个因素是选择合宜性地貌的重要关注点;四方形态和界石形态被作为傣族理想聚落的适居形貌;“神、树、水、井”四要素之间的8种组合模式是聚落营建的重点,其中“树”和“水”这2个特征要素至关重要,河流与聚落的位置关系是选择聚落类型的先决条件,也是聚落选址的重要因素。

“客位”视角下,傣族聚落以水为核心、以“山-林-水-寨-田”为立体生态体系、以水网和路网为路径、以双中心为重要节点。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傣族文化逐渐转向二元构成,即佛教文化和原始宗教文化并置、共存,“十方世界”学说和方位体系的观念直接影响了聚落的空间形态和营建模式。

可见,文化人类学所注重的“主位”视角可以有益补充聚落研究中“客位”视角所忽视的内容,使研究由内而外、由外向内,更加全面地建立理论模型。“主位”与“客位”视角也应适用于西南地区其他民族聚落的研究中,例如佤族、布朗族、纳西族、哈尼族、彝族、藏族等民族。如何站在该民族文化的基点上,以该民族语言作为切入点,应该是此类研究的关键所在。

致谢(Acknowledgments):

感谢导师常青教授给予的悉心指导和张松教授的帮助。

注释(Notes):

① 笔者于2017年5月28日采访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龙脑香禅林住持召温香勒(当地民众对其的尊称)所得。

② 文中所说的“圣—俗”是指圣空间和俗空间的空间概念,而非具体的圣物或俗物,傣族先民在其生存环境中十分注重“理想”和“现实”的意义,二者是差异关系,而不是矛盾关系。“二元对立”一词是为了表达圣空间与俗空间“成对出现,相对而立”,二者“统一、互化”,并不互为矛盾。

③ 傣族观念中的聚居环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笔者用“村寨”和“聚落”加以区别。村寨是指生者居住的范围,与外部神鬼栖息之地共同构成了聚落。村寨范围内,傣族的日常生活以寨心空间为中心,基本与神林没有太多关联。村寨外聚落范围内,地势较高的上方位一般为佛寺与神林,在南传佛教传入后,神圣的中心逐渐转移至佛寺空间(举行赕佛、赕祖先等祭祀活动)。因此,佛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起到了枢纽作用。

④ 文化人类学中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一般要求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共同生活至少1年时间。笔者在借鉴此研究方法研究傣族风土聚落时,曾经深入西双版纳地区连续生活1个月,在此之前和之后又对该地区聚落和建筑进行了多次调研(包括补充调研),每次为期5 ~7 d不等,试图尽可能地从“主位”视角思考傣族聚落中的各种现象。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4~6、8由作者绘制;图2由朱良文教授提供;图3根据参考文献[8]整理绘制;图7引自参考文献[12];图9根据勐海县建设局提供的航拍图绘制;表1、2根据参考文献[7]整理绘制;表3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主位傣族方位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认方位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主位述位理论在大学英语四级听力中的应用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Word Fun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