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和人格特征及其与受精成功率的关系

2021-04-24 01:25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不孕症成功率人格

杨 琳 张 静 刘 燕

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科,安徽阜阳 236000

为解决生育问题,诸多生育辅助技术不断涌现,夫精人工授精目前已广泛应用[1]。夫精人工授精成功率较高,同时具有损伤小、时间短、价格低等优势,为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2]。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受诸多因素影响造成受精失败[3]。目前,如何提高夫精人工授精成功率已成为生殖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人工授精成功影响因素诸多,包括患者年龄、受精次数等[4]。有研究显示,在不孕症女性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或心理压力增加、婚姻关系紧张等情况可能会引起心理应激反应[5]。另外,由于女性自古以来承担的孕育者角色,不孕症患者可能承受一定精神压力,这可能会影响患者人格发展[6]。由此推测,心理应激状况与人格特征的异常可能对夫精人工授精的成功率有一定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及人格特征与受精成功率的相关性,以指导后续提高该类疾病的受精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接受夫精人工授精的127 例不孕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受精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33 例)与失败组(94 例)。失败组年龄21~40岁,平均(31.50±2.46)岁;不孕病程1~11 年,平均(4.53±1.36)年;丈夫精液量2~7 mL,平均(4.24±0.97)mL;丈夫精液正常形态精子占比58.64%~96.56%,平均(82.35±9.68)%。成功组年龄21~40 岁,平均(31.25±2.31)岁;不孕病程1~10 年,平均(4.49±1.40)年;丈夫精液量2~7 mL,平均(4.25±1.02)mL;丈夫精液正常形态精子占比57.23%~96.77%,平均(82.42±9.19)%。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妇产科学》[7]不孕症诊断标准;②生殖科输卵管积水、粘连、巧克力囊肿等方面不孕症经腹腔镜检查证实,宫腔粘连方面的不孕症经宫腔镜检查证实;③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2)排除标准:①男性不孕因素;②巨大创伤事件影响研究结果。

1.3 方法

1.3.1 心理应激状况评价方法 应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LES)[8]评估,包括工作学习(13 条)、家庭生活(28 条)、社交及其他(7 条)3 个方面,共48 条我国常见的生活事件。各生活事件对受测者的影响分为5 级,无影响、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分别记0、1、2、3、4 分,根据自身的切实感受,判断所经历的事件对本人来说属于正性或负性生活事件,总分为正性或负性生活事件得分相加。

1.3.2 人格特征评价方法 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9]进行评估,包括效度量表(L)、心理变态量表(P)、情绪性量表(N)与内外倾向量表(E)4 个量表,分别有20、23、24、21 道题,评分范围分别为0~20 分、0~23 分、0~24 分、0~21 分,分数越高表示倾向性越明显。L 评分>18 分表示受测者掩饰倾向,测验结果可能失真;P 评分>8 分表示孤独、不关心他人等;N 评分>14 分表示焦虑、忧心忡忡等强烈情绪反应;E 评分>15 分表示人格外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心理应激状况及人格特征对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受精成功的影响。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夫精人工授精结果患者心理应激状况

两组LES 量表正性生活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失败组LES 量表负性生活事件、总生活事件评分均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不同夫精人工授精结果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分,)

表1 不同夫精人工授精结果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分,)

2.2 不同夫精人工授精结果患者人格特征

两组EPQ 中L 评分、P 评分、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失败组N 评分高于成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夫精人工授精结果患者人格特征(分,)

表2 不同夫精人工授精结果患者人格特征(分,)

注:L:效度量表;P:心理变态量表;N:情绪性量表;E:内外倾向量表

2.3 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及人格特征对受精成功率的影响

将负性生活事件评分、总生活事件评分、EPQ 量表N 评分作为自变量,受精成功率为因变量(赋值情况:1=受精失败;0=受精成功)。经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总生活事件及N 评分是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受精成功的影响因素(OR=1.297、1.369、2.453,P <0.05)。见表3。

表3 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及人格特征对受精成功率的影响

3 讨论

作为人类的正常生理过程,生殖是自然的,但当正常的生殖功能发生障碍时,可能诱发个体的各种负性心理,如抑郁、焦虑等[10]。在我国,妇女一直以来是生育者的形象,不孕症患者受传统文化、舆论等影响,可能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与精神压力[11]。夫精人工授精技术成功率较高,但仍存在部分失败患者[12]。除精液不化、感染等生理因素外,心理因素也可能对其成功率具有一定的影响[13]。

心理应激实际上是一种人在感受到应激源的威胁时所产生的心理或生理机能变化的过程,应激源包括社会性、文化性、心理性应激源[14]。当不孕症患者因为心理挫折或心理冲突产生抑郁、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时,其心理性应激源即可能诱发患者心理应激反应[15]。心理应激反应可抑制机体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活动,造成促性腺激素释放、卵泡刺激素分泌,造成排卵障碍,影响生殖内分泌系统功能,抑制卵巢合成雌激素,从而对夫精人工授精成功率造成阻碍[16]。有研究发现,抑郁、焦虑等应激反应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女性生殖内分泌功能[17]。免疫、机械、心理应激等应激反应可诱导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不仅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还可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亢进,可能对夫精人工授精成功产生负性影响[18]。心理应激反应还可增加机体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可明显抑制黄体生成素脉冲幅度和峰值,对患者排卵前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卵泡期雌二醇无法适时甚至无法达到峰值,影响夫精人工授精成功[19]。本研究结果显示,失败组LES 量表负性生活事件、总生活事件评分均高于成功组,提示夫精人工受精的成功可能与心理应激有一定联系。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应激状况是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受精成功的影响因素,提示要提高夫精人工授精成功率可通过一定的干预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由于疾病的困扰,不孕症患者可能长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波折可能较大,对其人格特征发展产生影响。有研究显示,不孕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人格特征变化,与正常人比较,具有较大差异[20]。这从侧面佐证了本研究观点,结果显示,失败组N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夫精人工授精失败的患者较易发生焦虑、郁郁不乐等情绪,易产生较大情绪波动。“不孕”这一应激源可能对患者产生长期相同的刺激,诱发甚至加重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状态,使患者人格特征发生改变[21-23]。一方面,焦虑、抑郁等情绪特征可能造成患者心理压力增加,而情绪波动与心理压力可能会造成丘脑神经受体异常、儿茶酚胺水平异常、神经传导异常等,影响肾上腺素水平与皮质醇水平,造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和黄体生成素、促性腺激素分泌受到抑制,从而对生殖生育造成影响[24]。另一方面,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卵巢轴,情绪波动与心理压力可影响机体多种激素水平,其中,甲状腺激素对卵巢功能、性腺成熟等生殖相关方面均具有一定影响[25]。由于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由于心理压力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下降,继而影响夫精人工受精结果[26]。本研究结果显示,人格特征是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受精成功的影响因素。提示,不孕问题可能对患者人格特征发展具有负性影响,而人格特征会影响夫精人工受精的成功率。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增加心理咨询工作,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夫精人工授精成功[27-28]。

综上所述,心理应激状况及人格特征对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受精成功有一定负性影响,临床应采取合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应激状况和情绪特征,这对提升夫精人工授精患者受精成功率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不孕症成功率人格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假排卵与不孕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氯米芬结合热敏点灸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