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覆膜材料对旱地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2021-04-27 02:57白盼盼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土壤温度可溶性覆膜

王 雯,白盼盼,张 雄

(1.榆林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2.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榆林地区是我国春玉米的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约10万hm2, 旱地春玉米种植面积约占全区玉米种植面积的2/3[1]。该地区春季干旱少雨、气温较低,不利于春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研究表明,在西北旱地,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温度[2],保持土壤水分[3],增加碳、氮等养分含量[4],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微环境,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3],增加产量[5]。然而随着普通聚乙烯地膜使用量的增加和使用面积的扩大,农田残膜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残膜在土壤中积累,破坏土壤结构[6],造成耕层土壤理化性质恶化[7],根系难以下扎[8],最终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推广使用可降解地膜,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6]。降解地膜有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温度[4, 9],增加玉米产量[10],但有关降解地膜对土壤理化性质与玉米产量的综合研究少见报道。笔者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覆膜材料下土壤水热状况和养分含量变化,揭示不同覆膜材料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西北旱地春玉米高产环保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4-10月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进行(N 38°19',E 110°07'),试验地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0℃,年降水量395 mm,无霜期157 d,≥10℃积温3 030℃,土壤为黄绵土,pH值为7.7,速效氮、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分别为15.31 mg·kg-1、13.05 g·kg-1和1.06 g·kg-1。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置5个处理:T1(0.01mm PE,PE为聚乙烯),T2(0.01 mm PPC+KY,PPC为聚甲基乙撑碳酸酯;KY为光敏剂),T3(0.007 mm PPC+KY),T4(0.006 mm PPC+KY),CK(裸地),重复4次,共计20个小区,小区面积28 m2(4 m×7 m),宽窄行(40 cm + 80 cm)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春玉米于2019年4月22日播种,9月27日收获。地膜宽60 cm,先覆膜,然后将玉米播种于地膜边际的2~3 cm处,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前在地表撒施尿素225 kg·hm-2,P2O5105 kg·hm-2,K2O 90 kg·hm-2,翻耕入土。在大喇叭口期和花粒期结合自然降水,采用人工开沟深施,追施尿素225 kg·hm-2和150 kg·hm-2。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在春玉米各生育期采用烘干法测定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用曲管地温计测量0~25 cm土层土壤温度。

(2)在春玉米成熟期采集0~20 cm土层土壤,测定有机碳、速效氮、全氮、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腐殖酸含量。有机碳采用重铬酸钾-分光光度法测定;速效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全氮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可溶性有机碳用碳分析仪测定;流动分析仪测定滤液中的无机氮含量,用过硫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可溶性全氮含量,可溶性有机氮含量为可溶性全氮与无机氮含量之差;微生物量碳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来测定;微生物量氮测定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

(3)小区产量为实打实收,每小区采集中间两行玉米带回实验室进行考种,测定穗长、穗粗、穗重、穗粒数、秃尖率和千粒重;春玉米耗水量为收获时0~100 cm土层含水量-(播种时0~100土层含水量+春玉米生育期降水量);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为耗水量/产量。

1.4 数据分析

运用SPSS软件进行不同处理间数据的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Duncan检验(P<0.05)进行平均值间的多重比较,用Origin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由图1可见,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土壤温度随土层加深均呈现下降趋势,0~25 cm的平均土壤温度表现为T1>T2>T3>T4>CK。在苗期,T1和T2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小,较其他覆膜处理高1.97~3.19℃,较CK处理高4.34~4.70℃。在拔节期-灌浆期,T1和T2处理的土壤温度较其他覆膜处理高1.54~3.81℃,较裸地高2.24~6.05℃,其中,T2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1处理低0.54~2.65℃,较T3和T4处理高0.58~4.03℃;CK处理下各土层温度比其他处理低0.03~7.04℃。在成熟期,T1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3、T4和CK处理高3.80~4.96℃,T2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3、T4和CK处理高0.82~1.71℃,T2处理的土壤温度较T1处理高1.63~2.98℃,差异增大,T3和T4处理较CK处理略高0.89和0.66℃,差异进一步缩小。

图1 不同覆膜处理对春玉米各生育期土壤温度的影响

2.2 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图2表明,在整个生育期0~1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表现为T1>T2>T3>T4>CK,且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含水量呈增加趋势。0~40 cm土层中,T1和T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其他覆膜处理低0.42%~2.02%,较CK处理高1.42%~4.44%。T2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T 1处理略低0.12%~2.14%,较T3和T4处理高0.42%~2.41%;CK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比其他处理低0.20%~5.01%。40~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与0~40 cm土层基本一致。80~100 cm土层中,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高于裸地,且T1和T2,T3和T4之间的差异较小。

图2 不同覆膜处理对春玉米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3 不同覆膜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由表1可见,与裸地相比不同覆膜材料均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在0~20 cm土层中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表现为T2>T1>T4>T3>CK,腐殖酸含量表现为T2>T4>T3>T1>CK,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表现为T2>T4>T1>CK,速效氮和全氮的含量表现为T1>T2>T3>T4>CK。T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腐殖酸、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分别较其他处理高4.69%~43.44%、17.99%~46.71%、5.38%~59.24%、16.03%~39.77%、12.26%~34.34%和7.33%~37.05%,且显著高于CK(P<0.05)。T3处理的N素含量较T4处理高2.62%,T4处理的C素含量较T3处理高2.77%,T1处理的速效氮和全氮含量较其他处理高3.32%~32.74%和5.03%~18.25%。

表1 不同覆膜处理对0-20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2.4 不同覆膜处理下春玉米产量指标的变化

表2显示,不同覆膜材料下的春玉米的产量指标均高于裸地。T1和T2处理下春玉米的穗重、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CK处理1.69%~25.55%、5.28%~12.85%、3.35%~12.49%、9.94%~21.87%(P<0.05),且T1和T2处理下的春玉米穗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T3和T4处理(P<0.05)。T1处理的穗长、穗重、千粒重和产量略高于T2,T2处理的穗粗和穗粒数最高,且秃尖率最低。耗水量变化与产量相反(表2),T1和T2处理的耗水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5.77%~10.05%(P<0.05)。较高的产量和较低的耗水量致使T1和T2处理的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2.33%~35.54%(P<0.05),T1和T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

表2 不同覆膜处理下春玉米产量指标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不同覆膜材料下旱地春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高于裸地。0.01 mm普通聚乙烯地膜和降解地膜覆盖下土壤保温保水效果明显。在春玉米生育中后期0.006 mm和0.007 mm降解地膜覆盖下土壤保水保温能力下降,由于在春玉米生育后期降解地膜膜面破裂导致土壤裸露[9~11],原有密封环境被破坏,保水保温效果降低[12, 13]。

不同覆膜材料下土壤养分含量高于裸地。0.01 mm降解地膜覆盖下土壤有机碳,可溶性碳等含量均高于0.01 mm聚乙烯地膜覆盖,这可能是由于聚乙烯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较高,加速了有机质的分解矿化[3, 14],从长期看,不利于土壤中有机养分的积累。0.007 mm和0.006 mm降解地膜覆盖下土壤养分低于0.01mm降解地膜覆盖,可能是由于降解地膜较薄,膜面过早分解破裂,土壤裸露,导致养分挥发或随雨水淋溶[9],也可能是膜面降解导致土壤温度下降,土壤微生物分解残体速率减慢,土壤养分含量降低[15, 16]。

不同覆膜材料下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高于裸地。T1和T2处理下土壤水分和温度较高,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具有良好的保水、保温和保肥作用,有利于春玉米的生长发育[3, 13]。虽然0.01mm降解地膜覆盖的穗长、穗重、千粒重和产量略高于0.01 mm聚乙烯地膜覆盖,但0.01 mm降解地膜覆盖的穗粗和穗粒数最高,且秃尖率最低,与聚乙烯地膜相比,0.01 mm降解地膜覆盖下玉米品质较好。并且0.01 mm降解地膜覆盖下,春玉米耗水量较少,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降解地膜(P<0.05)。丁宗江等(2018)和唐文雪等(2019)也报道了降解地膜在减少玉米耗水量[17],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8]的作用。笔者研究显示,在西北旱区,0.01 mm PPC+KY降解地膜覆盖可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春玉米产量,改善品质,可考虑作为替代普通聚乙烯地膜的环保型覆膜材料。

猜你喜欢
土壤温度可溶性覆膜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越冬期埋土防寒层厚度对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民和县玉米春季覆膜工艺试验研究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气溶胶铁可溶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获揭示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化学—渗透压法温和破碎处理下大肠杆菌细胞胞内蛋白质的释放率